士兵服装上的“兵”和“勇”

在古代,不同官职的职位都会有对应的制服,最具特色的就是用动物来区别职位的等级。军队里的制服也是有区别的,清朝的军队里,就会有“兵”和“勇”,同样的作战,但是性质却不同。

“兵”是清代的常备武装,主要包括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以勇猛之势入关,但是入关后,随着疆土的扩大,八旗兵的数量远远不够,所以,就进行了汉人兵的招募,汉人兵使用绿色旗帜,所以称绿营兵。绿营兵驻守疆土,八旗兵则保卫皇城与皇室。随着国力的强盛,八旗兵发挥的作用渐少,养尊处优,失去大部分战斗力。

当战斗之时,八旗兵与绿营兵的数量与战斗力不足用时,则就地即战争地区招募兵,称为“勇”,这种临时招募兵即战即用,战争结束后即解散,“勇”与正规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待遇比起来天差地别。

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早已失去战斗力的八旗兵与绿营兵不堪一击。清政府特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操练乡勇,组建湘军淮军,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因其极强的战斗力,逐渐取代了“兵”成为国家的主要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