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上篇: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土地、奴婢、流民问题,与豪强实力的膨胀交织在一起,外戚与宦官相互征伐不休,经过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全国各地逐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关东联军破董卓

公元190年,关东各地州郡共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遭到孙坚击败,董卓被逼迫着挟天子西迁长安,自封相国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施反间计,董卓被部下吕布所杀

接着关西军阀内部展开了五年的混战,西北军阀虽最终覆灭,但东汉王朝已经回天乏术

曹操壮大,迎天子

而关东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展开了大规模的割据混战,各路军阀各揣心思,少数几人欲光复汉室,而更多的人,或是割据一方暂时观望,或是有了代汉自立的野心,袁绍早已心猿意马

而羽翼不丰的曹操,最初在反抗董卓的战争中相当积极,希望匡扶天下,而宦官养子出生的曹操,一开始的实力远不如四世三公的袁绍

曹操最初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袁绍的扩张,青州黄巾和河北黑山两支农民军迅速壮大,袁绍一方面要阻止两支义军会师,另外又要往兖州发展实力,控制黄河中下游,袁绍认为才干出众的曹操可以帮助他,袁绍以盟主的身份任曹操为东郡太守,得到机会的曹操肃清黑山军,又收编黄巾军精锐,发展出自己的青州兵,几年内,东征西讨,逐渐在兖州和豫州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

在各路诸侯全神贯注扩张自己地盘的时候,曹操做出了政治上至关重要的决定,谋迎天子

公元196年,汉献帝张杨等控制下,返回了故都,曹操充分利用各方矛盾,抓住董承提供的机会,进兵洛阳,控制天子,并携天子移驾许都,从此将天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虽然曹操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权,但在军事上扔处于包围之中

官渡之战前,曹操三征张绣,东讨袁术,灭吕布,控制住了扬、徐、兖豫诸州

当袁绍兼并公孙瓒以后,中国北方形成了两强对立的局面

官渡之战上演

实力更强的袁绍决定先出手,南下攻许

袁绍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对曹操集团造成极大冲击,其中一些人早已暗通袁绍

曹操利用荀彧郭嘉的言论稳定军心,马上制定对策,决定先发制人,进军黎阳,并分兵把守官渡

袁绍出兵之前,许都的刘备抢先动手,举兵反曹,在官渡的曹操,于建安五年击破刘备

建安五年,袁绍发表檄文讨曹,一个月后兵至黎阳,并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

曹操没有解官渡之战,而是自官渡北上,进军延津,吸引袁绍,再迅速掉头,率领轻骑赶赴白马,斩杀颜良,击杀前来救援的文丑,取得了决战前的小胜

之后两军长期对峙,少有交战

袁绍决定一战以求速决,向南进军,曹操依旧深沟高垒,坚壁不出

许攸投敌,曹军烧袁军粮草

此时,袁绍对谋士的不屑,再次成为时局扭转的关键,谋士许攸被数落,投奔曹操,将袁绍粮草的囤积情况全盘托出

曹操亲率五千骑兵,打着袁军的旗号偷袭乌巢,袁绍得知消息,不但不派兵解围,反而派张合、高览领大军进攻官渡,只派数千骑兵救援乌巢

结果曹操斩杀奔赴乌巢的援军,斩杀淳于琼,烧光所有粮草

军心全失的袁绍,在曹操的攻击下,只和长子袁谭逃过黄河

官渡之战,袁绍一蹶不振,不久积病而亡

官渡之战是汉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