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灭亡后,百万契丹人去哪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契丹族?

契丹族曾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强大的王国,传位9帝,享国210年。疆域也非常大,今日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以北区域都属于大辽国。这个以契丹民族为主体的国度,人口超过百万。但是,辽国灭亡后,我们就找不到契丹族的影子了。那么,百万契丹人去哪了?为啥现在没有了契丹族?

辽国疆域图



上图是辽国的全盛时期疆域图,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国土面积非常大。

这个国家是契丹民族建立的。这个民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关于契丹的记载,从唐朝时期有了明确的记载,契丹族早期分为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管辖这个区域。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唐朝末年,契丹民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 916年称帝,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国。

与其他民族不同,契丹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至今还会在一些文物中出现。此外,契丹人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他们的作品有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各种体裁,有述怀、戒喻、讽谏、叙事等各种题材。作者包括帝后、宗室、群臣、诸部人和著帐郎君子弟。

更让人羡慕的是,契丹民族画家也很多,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和东丹王耶律倍所画多入宋内府,被誉为“神品”。

契丹民族



契丹民族骠勇善战,足智多谋,遗憾的是在1125年被后来崛起的金国灭掉。根据资料记载,契丹人口众多,要超过100多万。但是让人疑惑的是,辽国灭亡后,这些契丹人就像风一样飘走了,以至于我们现在都找不到契丹民族的影子。

那么,这些契丹民族去哪了呢?

1、本土居民融入到女真族

辽国最后一位皇帝是天祚帝,面对金国的崛起,天祚帝只能做亡命天子,从走西串,最后被杀死亡。国内居民融入到金国土著居民中。当时,金国灭亡辽国后,害怕契丹民族起义,绝对不允许叫契丹族。所以,时间一长,契丹族就融入到金国的主体民族女真族中。

2、融入穆斯林居民中

根据资料记载,在辽国灭亡前,1124年,辽国大臣耶律大石(辽太祖八世孙)因被天祚帝猜忌,为求自保,率200铁骑逃跑,途中又集各部精兵万余人,向西进军。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其国土东北至叶密河(今新疆额敏河),东有今天山南路之地,西到今天的咸海,南至今天的阿姆河,是当时西域的最大强国。当时,辽国内很多居民看到天祚帝残暴,仰慕耶律大石,纷纷从辽国西奔投靠耶律大石。

遗憾的是,西辽国只传了两代,1218年被蒙古大将者别率军灭亡。1222年,西辽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今伊朗的克尔曼省建立了完全伊斯兰化的起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或西契丹。1303年,起儿漫王朝被伊尔汗国灭亡,这是契丹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后来,这些契丹人逐渐融入到了当地穆斯林居民中。

契丹人



3、流散全国各地

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但是,这些人已经无法聚堆了,而按照民族的划分,应该是在固定区域内居住很多人,才可以叫一个民族。但是,契丹族太分散了,最后无法继续叫契丹族,融入到各个民族中。

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没有契丹族。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到,我们已经找到了含有契丹人血脉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达斡尔族。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兴趣: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这个传说把达斡尔与契丹联系在一起,但传说中的故事会是历史的真相吗?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

契丹武士



在云南,也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

据说在辽国灭亡后,天祚帝八弟阿育率部转战云贵川一带,他们就地落户,取阿保机的首字改姓阿,继而改姓莽、蒋,后来自称“本人”,现有人口10万,主要散居在云南保山、大理、临沧等地,分属汉、彝、布朗、佤等10多个民族。

2004年以来,在有关专家用DNA技术认定南阿、莽、蒋姓“本人”为契丹族后裔。不过,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不复存在了。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多数契丹人如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样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