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袁世凯嫡长子,被骂欺父误国,后拒绝当汉奸,结局如何?

袁世凯,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了。一心想成为皇帝,维护帝制的他也有许多小妾,有几十个孩子。但嫡长子的地位始终不变,儿子袁克定是和原配妻子于氏所生。而袁克定也跟随袁世凯走了许多地方,经历风风雨雨,可见袁世凯对这个儿子的重视程度。

和原配于氏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谐,袁世凯的风流自在,原配于氏的安分保守,许多许多的差异,让两人说不上话。不过,凭着心里的礼教观念,袁世凯还是给了这个女人正妻应该有的待遇,生前,在袁世凯称帝时,把她封为皇后,死后,两人还合葬在一起。

袁世凯算得上一代枭雄,可儿子袁克定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纨绔。相反,他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对这个儿子,袁世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教育上投入许多,不仅学习传统文化,也学习外国先进知识,可谓是学贯中西,在父亲袁世凯需要和外宾交流时,他也常常充当翻译。

1910年,作为革命党人的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自然是得判死刑。革命党员想起汪精卫与袁克定有所交情,便请求袁克定求情。仗义耿直的袁克定也答应了下来,在用金钱疏通多方关系后,汪精卫最后改判监禁,当然,这和清廷自身也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武昌起义后,革命人士同袁世凯谈判。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次谈判,袁克定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代表父亲袁世凯,定下了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等多个条件。

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他跟随父亲一起去北京,在途中不幸从马上摔下来受伤,稍有不注意就会成大问题。因为当时国内医疗条件的限制,只好去德国求医,在德国期间,他受到很高的礼遇。恰好当时德国也处在帝制时期,德国威廉二世也十分支持中国恢复帝制,并称帝制在中国大有前途,袁克定看到德国的繁荣后。回国后十分兴奋地告诉了父亲,并认为帝制在中国能行得通。

当时中国好不容易结束封建统治,人民并不买账,包括很多社会知名人士也不支持,包括段祺瑞等。但有一个文化人,杨度,却十分拥护,他在袁克定面前大肆鼓吹。

袁克定自然也是想让袁世凯称帝,他的心蠢蠢欲动,但苦于没有一个可以行动的理由,于是他想到了制作一份假的报纸,《顺天时报》是当时的畅销报纸,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发言权,袁克定便在这上面打了主意,他集合了一批文化人,制造了一份假的《顺天时报》,而这份报纸上几乎都是些拥护帝制的内容。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情,最后还是暴露了,袁世凯知道后,大为愤怒,家法伺候了袁克定。

可这并没有熄灭袁克定野心的火焰,他号召一批人物,集合了各种请愿团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复辟运动。

袁世凯称帝后,袁克定也很快暴露出了他的野心,但后来的结局我们也是知道的,称帝不是人心所向,那么这个荒唐的闹剧也会很快结束,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下台,含恨而终。家产被分,袁克定作为嫡长子分得最多的家产。后来抗日战争,袁克定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骨气,不愿做汉奸。

袁克定后来的日子过得很是贫苦,因为习惯了平时的大手大脚,而且还要养一批男宠,一些值钱的东西也被偷了去,让人唏嘘不已。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妥善安排到了文史馆工作,也算有了个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