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泽东第一次游长江始末:曾遭众人劝阻,往后一游就是十年

“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 青年游湘江, 老年游长江。”

1963年,郭沫若在参观毛泽东旧居时,陪同人员向他介绍了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酷爱游泳的故事。

在听完讲解后,他不禁发出了这句感叹。

在很多人眼里,生长在山区的人一般是不擅长游泳的,但在湘中韶山长大的毛泽东,游泳是他在看书之后最大的爱好了。

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流经长沙的湘江,成为了他消暑避热和锻炼意志的好去处。

之后由于闹革命上了井冈山,万里长征,去延安,转战南北,戎马倥偬,便很少游泳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泰民安,游泳便成为了毛主席强身健体的首选项目,在中南海的游泳池,在北戴河边,在长江,都留下了他乘风破浪的英姿。

图 郭沫若


关于毛主席游长江的壮举,必须说一说。

在1956年以63岁的年龄首游长江,到1966年已经73岁,这十年时间毛主席创造了游长江高达18次的佳话。

毛主席为何这么爱游泳?1956年他第一次游长江时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早到晚日理万机,在进入北京的前几年,他既要研究与大陆残敌作战的方针,又要酝酿新的国家政权的组建、巩固,接着便是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等等。

其殚精竭虑更胜以往,有时甚至忙到足不出户,整日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与思考上。

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和卫士们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身体状况。

于是大家开始商量着能用什么办法促使主席运动起来,即便是活动活动筋骨也好。

从每天的散散步,到春藕斋跳跳舞,再到打乒乓球,在想了几个点子之后,卫士们想到了主席年少时就喜欢的游泳。

几天后,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在与他一同散步时,试着把话题往游泳上引,他问主席: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在哪里?”

毛泽东感到诧异,说道:“在大海呀”。

医生又问:“生命的最佳运动是什么?”毛泽东认为是散步。

但医生说其实是游泳。

接着又费了好大一番口舌,讲到游泳能够接触自然,锻炼心肺,塑造肌肉等等,这么一大圈兜下来,毛泽东心里了然,医生其实想劝他多游泳,然后点了点了头:

“游泳,可以去的”。

图 毛泽东

说去就去,毛泽东一行来到了清华大学的室内游泳池,这是他进京之后的第一次下水。

保健医生并不知道主席的水性,所以他很细心地在游泳池中护着主席,但是当他见到主席在深水区一会侧泳,一会仰泳,那如鱼得水的神态,才知道是自己自不量力了。

自打在清华大学一游之后,毛泽东对于游泳的兴趣就彻底恢复了。

从此,只要一入夏,他就会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游上一段时间,后来他又把中南海的游泳池,作为接待外宾和国内重要人士的场所。

比如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原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夫妇等人。

自从游泳成为了毛泽东的特殊运动和休息方式,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高兴。

毛泽东是一个喜欢去江河湖海乘风破浪的人,时间一久就不再满足于在游泳池里游泳。

到了50年代中期,他经常去北戴河的海边游来游去,因为喜欢热闹,又特别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游,这时候的毛泽东游泳兴致是极高的,他会边游边和年轻人谈笑风生。

有一次海边的浪太大了,毛泽东带着一种冒险的快乐说:

“赶浪去,我们赶浪去!”

结果刚走几步,一排汹涌的巨浪扑面而来,把主席和游泳的人一下打出四五米远,推倒在了沙滩上。

他被扶起来后,看着大海,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说道:

“我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对手!”

接着他对大海发起一连串的冲击,虽然每次都被无情的巨浪拍打回来,但毛泽东从不气馁,最终冲过了巨浪,游进了大海,他一边游一边告诉身边的游泳好手:

“你们不要紧张,我们只会被海水冲上岸,不会被拖进大海回不来,你们正年轻,要经历一番风雨磨炼,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

图 中南海颐年堂


北戴河的海边游久了,毛泽东又开始尝试搏击新的风浪。

他把目光投向了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江,世界第三大河,激流奔涌,江心深不可测,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鲜少听到有人游长江的消息。

然而,毛泽东在第一次游长江时,遭到的阻挠是巨大的。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无一人同意他下江游泳,“大警卫员”罗瑞卿,甚至拿出了一份绝密报告来劝阻他。

罗瑞卿,一米八几的大高个,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他既担任当时的公安部长,也是毛主席的“大警卫员”。

他草拟的那份绝密报告写了什么呢?

第一点,便是说江水很脏,含有很多病菌。

第二点,是说江水中有鳄鱼、水蛇、江猪那些带有攻击性的江中生物。

第三点,考虑到江水流速比较急,江心有危险的漩涡,还有一些易碰到的沉船、礁石类。

第四点,基于以上原因历年都由武汉市政府出示报告,禁止老百姓入江游泳。

图 开国大将罗瑞卿

然而,主席看了这份绝密报告是什么态度呢?

他的念头并没被打消,到了1956年的初夏,他开始付诸行动。

这年夏天,他来到了广州考察,广州天气闷热,酷爱游泳的毛主席去珠江口白鹅潭游了一圈。

但他始终觉得不过瘾,又向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罗小舟,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表示想去武汉游长江。

主席要去武汉游长江,这等大事令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卫士长李银桥、公安部长罗瑞卿,罗小舟、王任重等人里连连劝阻,解释游江的危险性。

罗瑞卿更是第一个不答应,他觉得这已经不是主席个人的事情了。

说多了,毛主席恼了,他问道:

“无非就是你们怕我死在那个地方!你们怎么晓得我会淹死?”

罗瑞卿一听这话脸唰的白了,他显得非常不安,赶忙解释道:

“主席,我不是那个意思,保护您的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责任,我不同意您拿生命冒险,哪怕一点危险也不行。”

其实毛泽东理解罗瑞卿的良苦用心,但对于游长江一事,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想了想,主席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韩庆余去武汉实地考察一下,由他实际考察的情况去决定能不能游。

图 毛泽东外出视察时留影

韩庆余时任广州中央警卫团一中队队长,他赶到武汉时正值长江流域进入雨季,一连数天烟雨锁江。

韩庆余拿着温度计,与当时的武汉公安局局长谢滋群一同对长江的水温进行了测试,并观测了水流。

等他回来后就告诉主席,沿江群众都说现在长江不能游。

毛泽东听着听着皱起了眉头问道:

“你下水了没有?”

韩庆余摇了摇头。

“没有下水你怎么知道不能游?你不要在这里呆了,你走吧!”

韩庆余张了张口想解释,可主席已经转头喊来了李银桥:

“你把孙勇给叫来。”

孙勇是毛主席的副卫士长,也是一位游泳好手,主席吩咐他:“你再跑一趟武汉,务必下水,亲自试下长江能不能游!”

孙勇去了武汉游了一趟长江后,体验良好,立刻回了广州向主席报告长江可以游。

主席一听乐了:“这就对了嘛,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你们都说不能游,孙勇这不是游了么?”

这话呀,其实就是说给罗瑞卿听的,也是说给阻挠他想游长江的领导听的。

图 1967年毛泽东与钱嗣杰等身边工作人员合影


有了副卫士长的亲自试游,这长江是非游不可了。

为了迎接毛泽东畅游长江,武汉方面加紧了对护游队的训练。

1956年5月的最后一天,毛泽东乘坐专机从长沙来到武汉,当飞机刚刚降落在武汉机场后,主席对武汉市领导的第一句话便是:

“先去游长江。”

登上武汉军用码头后,在一众领导的陪同下健步登上了轮渡“武康号”。

他先巡视了长江大桥的水、陆施工现场,听取了工程局局长的汇报。

下午,轮渡行驶到武昌汉阳门码头附近水域,毛泽东从容地脱下浴衣,缓缓扶着旋梯下水,接着扑腾到了大江之中。

陪同主席下水的人员有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王尔重,武汉市副市长孙耀华等人。

长江水面虽不是惊涛骇浪,但也是滚滚浪花,然而毛主席的水性极好,时而踩水前进,时而仰卧水面,时而奋臂侧游。

护游的水手们更是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以半圆形跟随在毛泽东的身后。

主席一边游泳,一边和年轻人谈笑风生。

“头枕波峰”,“极目楚天舒”,正当他说到开心处时,看到自己的周围跟着好几条小木船,小船上摆满了救生圈,也站满了众多“大力水手”随时准备应急。

主席嚷道:

“叫这些船都走开,走开,不要太靠近我。”

为了不扰毛主席游泳的兴致,负责人指挥其他小船划走了,只留下了保健医生的一条船,不远不近地悄悄尾随。

图 1955年汪东兴向毛泽东汇报工作

等游到汉口武汉关前的江面时,他们已经游了一个多小时了,毛泽东正和护游同志说着话,突然一个浪打来主席从容的吐了一口水,大家关心的问他是不是喝了水,主席却幽默的回道:

“是咧,长江的水好甜!”

“武康轮”上的领导试了下水温只有20℃左右时,担心主席的体力不支,便劝他早点上船休息,但主席只说了声“还早咧”便奋力往前游去,一直游到汉口湛家矶的江面才起身上船。

这是1956年毛泽东第一次游长江,游程接近26华里,历时两小时令4分,上船后的毛主席整个人红光满面,精神饱满,不见丝毫疲态。

他游兴未尽的对身边人说道:

“如果给我个馒头吃,我还能再游2小时!”

这一年毛泽东已经63岁,体力和身体素质依然很好。

自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仅隔一天之后他又接连两次畅游长江。

即便是面对着下着蒙蒙细雨,江面有三、四级北风时,也依然没有挡住毛泽东游长江的热情,武汉领导们起初建议他在东湖游,但主席却说:

“长江是一个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

也是在那次畅游之后,主席诗兴大发,大笔一挥,写下了著名词篇《水调歌头 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1966年7月16日,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在武汉游长江,这一年,他已是73岁高龄,虽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

图 1966年7月毛泽东检阅畅游长江的游泳健儿

这一天也正值武汉举办第十一届渡江比赛,将近5000名游泳好手参加,长江两岸,大桥上下围着数不胜数,到处都是彩旗飘飘,场面壮观极了!

毛泽东在湖北领导的陪同下登上快艇,检阅游泳大军,江里,岸边的群众们看到毛主席后激动不已,高喊着:

“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主席微笑着挥手喊道:

“同志们好!”、“人民万岁!”

横渡比赛结束后,毛泽东从大堤口江面也下了水,他一边游一边告诉身边一位陪游的同志:

“长江水流湍急,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锻炼意志。”

另一位同志告诉他,这已是自己第二次横渡长江。主席听了鼓励道:

“”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

这一次,毛主席有了接近30华里,用时1小时5分钟,上船后他的精神依然很好,毫无倦意。

图 1954年毛泽东视察杭州,手持竹杖登上了草木青葱的山头,微笑着留下了这张照片


1974年,毛泽东在长沙休养期间,仍然不忘游泳这项伴随了多年的爱好,于是他在长沙游泳馆游了一会,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游泳。

热爱乘风破浪的他,每每游泳时,他会常说一句话来激励身边的同志们:

“人类社会就是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