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籍将领黄光炎在潮汕对日作战往事


国军陆军少将黄光炎

————陈仰天与黄志雄合照于横塘村

黄光炎将军是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横塘村人,我们县唯一获授将星的军人,也是国家颁布的“中国抗战殉国将领”,他的生平入选《和平县志》的历史人物,

黄光炎,原名行仁,字强恕,1903年岀生于和平县大坝镇横塘村,1923年入读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步科,1925年春毕业后,在湘西地方军供职,任湖南澧州镇守使署教导团教官, 1931年他转入十九路军60师119旅第三团,次年随军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日,1934年在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受训。1938年任广东保安二团上校团长,驻防粤北韶关一带。

1939年6月,日寇攻占潮汕,黄光炎受命率保安二团赴潮安前线英勇抗日。

1941年黄光炎升任广东省第六区保安副司令。1942年任陆军暂编第二军司令少将参谋长。
1942年12月3日,黄光炎外岀巡视,于乳源境内发生车祸,不幸身亡。

一直以来,潮汕人民不忘黄光炎团长在潮汕抗日作岀的英雄风范,传颂他!纪念他!下面是潮汕人民记述黄团长英勇作战的故事

一、黄团长上阵斗敌寇
1939年夏日本侵略军侵占占据了潮州和汕头,他们分兵盘踞在潮汕铁路和护堤公路沿线的云路圩、庵埠等据点。其时,我第四战区前线部队在竹篙山以北山地、枫溪镇、乌洋、桑浦山等地部署兵力,与敌形成对峙态势。

广东省保安第2团黄光炎团长率部正面布署潮州城和云路圩敌军战线。保2团团部设在凤塘,第2营防守枫溪左翼阵地;右翼阵地在乌洋与枫溪之间的村庄,第3营以一个连据守乌洋及其前沿乌石山;第1营为预备队驻防枫洋。
1939年9月间,盘踞潮州的日本侵略军,挟其优势武器,重点进攻保2团左翼阵地枫溪镇。清晨,敌人的炮声打破了沉寂的战线,第2团左右翼阵地都发现了敌情。经过观察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是我左翼阵地枫溪镇,在我右翼阵地前活动的少数敌人是佯动。
潮州金山上的敌炮兵发射的炮弹都落在枫溪阵地的前沿,敌飞机一架飞临枫溪上空盘旋扫射,投了几个炸弹;随后敌军还开来3辆坦克,掩护步兵向我左翼阵地猛扑。我枫溪前沿阵地部队,奋起抗击,利用村庄家屋,穿堂过室,机动灵活变动射击位置,打击敌人,坚守阵地。敌继续用小钢炮轰击,摧毁我掩体,又出动坦克冲毁一部分院墙,在激战中我突出阵地的1排长壮烈牺牲,前沿阵地逐步后撤到主阵地,联结一大片家屋为屏障。
在主阵上的2营营长蓝举初沉着指挥,坚守阵地,使敌人无法接近。战斗到近午,团长命令3营以一个连射击进攻之敌,支援我左翼阵地,但遭到敌人顽抗,进展缓慢,未能抑制敌人的进攻,但枫溪阵地始终仍坚守着。

至下午4时许,敌人因久攻不下,将主力从枫溪右侧迂回我左翼阵地侧背,被我驻守池湖村的第3营第8连猛烈阻击。敌人集中优势火力对8连阵地猛攻,我官兵顽强奋战,伤亡惨重,池湖阵地一度被敌突破。此时,团长黄光炎在池湖右后方指挥所,得知池湖危急,立即放下听筒,拔出手枪,呼唤在他身边的卫士和我:“跟我上去!”
他冲在前头,带领特务排一部分士兵,直向池湖冲击,碰到一些退下来的士兵,就带领他们回到阵地。池湖守军见到团长冒着横飞的弹雨,亲临第一线指挥,士气大振,由是8连稳住了阵脚并反击敌人。一场激战打到时近黄昏,敌军虽狼奔豕突苦战竞日,仍屡攻不逞,只好借着夜幕掩护,拖着尸体和伤员,撤退回湖州城去。

我军的一个近百人的连队,仅剩下连长以下30多人!后来团长率领官兵举行沉痛的追悼会,追悼为保卫国土、为民族生存而壮烈牺牲的忠勇官兵!

二、黄光炎团长乘夜反攻敌军
  10月初,潮州城日军又企图夺取我右翼阵地右侧突出部的乌石山制高点,迫使我军撤出乌洋村,解除我军对其护堤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威胁。敌利用夜间分三路沿着迂回曲折的水沟和田坎,偷偷摸摸接近乌石山潜伏,拂晓发起突袭。

但天刚蒙蒙亮即被我哨兵发现。据守乌石山我3营7连前哨班奋起射击,全连迅速进入阵地,展开反击。敌人集其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火力,一齐倾倒到乌石山阵地上,打得石土飞扬。

乌石山是我右翼阵地的突出部,三面受敌。我守军武器较差,仅靠轻机枪、步枪、手榴弹抵挡敌人强大的火力攻击,仍然顽强战斗,激战终日,后因伤亡太大,黄昏后一度撤退到山后乌洋村。当晚,黄光炎团长命我传命令给7连,要求乘黑夜组织反攻夺回乌石山阵地。子夜,7连终于夺回乌石山,敌军被击退,窜回云路圩。是役敌我互有伤亡,7连官兵牺牲甚大。

黄光炎团长指挥的这两次战斗,迫使潮州城和云路圩之敌以后很长时间龟缩城区,不敢再越雷池半步,战线得以相对稳定。
这两次战斗,官兵上下用命,中华儿女忠贞卫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可歌可泣,永远为潮汕人民所敬仰。

资料来源于《潮汕抗日英烈》


作者:陈仰天

编辑:蜀中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