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界的叶问,在中国开宗立派的清代健美大师

适合人群:所有人内容标签:中国健美 发展史 拓展阅读


很多伟大的事业,当你去发掘它们开端的时候,总会发现宏伟的起点竟然只有那么一小搓人。

中国健美的起点是谁?

这个名字你可能非常陌生,赵竹光。

就这样一个陌生的人,直接改写了中国健美的历史。




他出生在清代宣统元年,公元纪年1909年,生于广东新会,1991年离世。

民国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一个很神奇的时期,在很短的时间里英雄与叛徒辈出,各种思潮出现交织,充满了颓废,又充满了积极向上。

在民国18年以前,也就是赵竹光20岁之前,他都是一个默默无闻,没有人在乎的普通百姓,甚至过得还不如普通百姓。4岁父亲偷渡去美国当华工,客死他乡,10岁母亲也因病离世。

缺少了父亲强有力的家庭经济来源和母亲贴心的照顾,身体孱弱也是情理之中。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父亲兄弟姐妹的资助下,完成了中学的学业,他尤其爱好文学。

1929年他来到上海,考入了沪江大学,就是现在黄浦江边的上海理工大学。。在求学阶段他通过写文章和做杂工,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把大学生活维持了下来。

他自己在书中写道:“我绝不是一个如此轻易被屈服于命运之下的人。虽则当我苦恼的时候,仍免不了在静寂的深夜里跑到江边去痛哭,但我哭过仍旧咬紧牙齿来努力。”


后期的译制版本




求学期间,他得到了一本改变他一生的书《肌肉发达法》,这是一本美国健身院的函授教材,是赵竹光接触到,也是后来亲自翻译的第一本健身书。

当时他的一位同学是南洋华侨,同学把这本书赠予他,两人通过研究技巧,一起训练。

在当时西方的训练体系之下,赵竹光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肌肉强度也迅速开始显露。这种变化获得了同学们的关注。

于是大家纷纷跟随赵竹光训练,形成了训练小组。


“看一众外国人打棒球,发现到外国的运动员体格魁伟,中国人却瘦小得可怜,心里难受的很,回到学校后便大胆的向校方提出开设体育必修科的建议,校方开设了健身课安排了一个可供八十多人练习的健身房。”

沪江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当时很多学生的英语实力很强,能接触到的外国训练者和英文训练资料也很多。

于是赵竹光就组织大家去上海每一个外国健身院去学习,然后把获得的材料汇总起来。选择有效的方法,编订成训练课程。

同时要求学校图书馆订阅训练杂志,还让早年间去美国的叔父购买《体格锻炼法》这类书寄到国内,着手大量的整理和翻译。

随着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参加训练小组的人越来越多,赵竹光向学校申请,正式成立“沪江大学健美会”。当时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全亚洲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健身组织。

这是当时成立时的合影,可以看出当时的器材配置,仅有哑铃和简易杠铃,杠铃的配重也时固定的


他也没有想到他创造的“健美”这个次,竟然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成为一个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很多人现在觉得很奇怪,健美的英文明明是bodybuilding,翻译过来应该是“肌肉塑造”,没有说到美的事情,为什么会翻译成“健美”这个词?那么现在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赵竹光当时就决定bodybuilding=健美,现在不服也没有用!)

他没想过挣大钱或者扬名立万,当时想到的是中华全体人民健康,他在沪江大学健美会开创词上写道:

“这是我们的第一声,不是鹿鸣,而是巨狮的吼,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洪声,可以令醉生梦死的人惊醒。这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福音。”

健美会反响火热,甚至一度获得当局政府的支持,添置了很多必要的器材,主持聘请外籍老师来授课。

民国22年,赵竹光就职于知名的商务印书馆。在馆中编审体育类书籍,创刊《健与力》杂志。

这本就是1938年12月第一卷创刊号


当时的赵老身材也印在其中


民国28年,在现在上海南汇路上创办上海健身房,因为参加的人太多,搬迁到了南京西路。

半年后,搬迁到陕西北路,上海健身学院正式成立。



这是专门的健美培训班,正式学员达到600人,算上函授学习和一些外籍训练者,累计超过2000人,算是实现了中国健身的人才播种。

资料源于腾讯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赵竹光调任上海市体育宫副主任兼市举重训练班教练。1960年,在上海体育学院任教。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赵竹光一生翻译了大量的健美书籍《体育训练与健康》、《力之秘诀》、《肌肉发达问题解答》、《最新哑铃锻炼法》等等几十本。


当时对于肌群的认知




其中一些甚至被应用在军事训练中。从理论上实打实打造了中国人民学习健美的基础。


即使在七十多岁饱受鼻咽癌折磨的情况下,赵老依然完成了两本健美书籍的编写,甚至坚持一周锻炼3-5次。“我就是要与癌魔比个高低”

一生成就车载斗量,播下的健美星火,更是可以燎原。

曾维祺(1916-1996),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主任,是最早加入赵竹光“上海健美会”的成员,与跟随赵竹光共同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健美比赛,创立的时间比当红的奥赛还要早。

右二



娄琢玉教授(1925-2005),中国健美之父,大力促进了中国健美与国际接轨。

培养了大量健美运动,现在很多老一辈的运动员都曾经向他学习,水天翮老师、张萍老师。娄琢玉教授初学健美的地方就在曾维祺前辈创立的“现代体育馆”内。


著名健美杂志FLEX对于娄琢玉老师的专门报道




健美之火一脉相承,还有很多名字与故事,一一列举,可以写几天几夜。

在此感谢各位前辈对于行业的巨大贡献,如果有机会必将慢慢写完。

同时也要感谢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兰台世界杂志,《中国健美第一人》作者刘淑娟、章华明。我参考,甚至直接引用了他们很多的资料。感谢他们对于中国健美历史的记录,让本人有机会向粉丝们转述这样一段不惊心动魄但意义深渊的历史。


推荐阅读:

1.最大化你的健身效果:你不得不看的7条戒律

2.保健品如何生产?跟着索队来世界级工厂看看吧

3.这个“巨石”肌肉男,除了热爱欺骗餐,竟还想挑战奥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