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2020年12月23日19:30:29 历史 1900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说起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最为神秘的皇陵是哪位皇帝的呢?想必很多读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秦始皇。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在陕西西安的骊山脚下,留下一座神秘而又让人无比震撼的皇陵。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骊山,它是秦岭的一个支脉,骊山海拔虽然不高大概1000多米,但是骊山是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功中隆起形成的断块山,“华山和庐山都属于断块山”。

这种断块山最大的特点就是山峰陡峭,沟壑很多,骊山上有很多南北走向的山谷,每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都会爆发山洪,在骊山的北面形成一块块冲击扇,而秦始皇皇陵就建在其中的一个冲击扇上面。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在秦始皇皇陵修有一道长有3500米的防洪大堤,这条大坝不仅起到抵挡山洪的作用,还有疏导洪水的作用。

骊山经常爆发山洪,规模如此巨大的陵墓,那秦始皇为何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仍要把陵墓墓址选在骊山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传言和说法:

第一种就是秦始皇为了实现长生不老,史料记载秦始皇非常迷恋长生之术,为了能够永久的统治万民,秦始皇不断派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传言说骊山的每一道峰脊都像一个花瓣,整座山看起来像一朵莲花,这种形状的山很是聚气,如果把人埋在这种地方死者可以吸收天地之气,最后成为神仙。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趣,但是经不起推敲,太迷信了。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第二种说法比较让人信服,有人在《水经注》里找到了另外一种解释,水经注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这句话意思是说秦始皇大兴厚葬之风,在骊山为自己修陵,因为骊山北面有很多黄金,那面有很多美玉,秦始皇想把山上的黄金和美玉据为己有,所以想把自己葬在骊山。

这种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说法也遭到了质疑,经过人们的探测骊山中的黄金和美玉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第三种说法是现代的考古专家推断说,秦始皇皇陵选址骊山,应该跟当时的丧葬礼制有关。

在古代长辈与晚辈之间有着严格的宗法礼数,即便死后陵墓所处的位置也有尊卑之分,秦始皇虽然统一天下,独揽大权但是他在长辈面前也得退居后位。

在《礼记》和《尔雅》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有记载:“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这西记载都说明了,长辈埋在靠西的地方,而晚辈们都埋在靠东的地方。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经过考证秦始皇皇陵符合“后辈居东”的礼制。

有专家认为秦始皇皇陵不仅与“后辈居东”的礼制有关,还受到了“依山造陵”这种观念的影响。

秦始皇皇陵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山势起伏层峦叠嶂的骊山就想一个巨大屏风立在皇陵的后面,是一出一位理想的墓地。这种说法也不是最终的定论,但是这个观点最科学最严谨的说法了。

秦始皇明知骊山山洪频发,为何仍执意建陵于此?答案揭晓 - 天天要闻

有关秦始皇皇陵的建造之谜还有很多,但是由于陵园现在还没有被发掘,从葬区也还在探究当中,是以很多疑问依然还是未解之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 天天要闻

黄埔学员、台湾退将许历农逝世 生前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台湾媒体4日报道,黄埔学员、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于当天清晨在台北过世,享年106岁。 许历农1919年生于安徽贵池,是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曾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来台。退伍后,许历农曾任台当局“退辅会主委”,在台湾政界被尊称为“许老爹”。2014年9月,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香港举行开幕典礼,许历农致辞。...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