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天京陷落,李秀成将好马让给幼天王洪天贵福,自己骑着一匹劣马作战,不幸被俘虏,而幼天王则顺利突围而出,去了湖州。应曾国藩之请,李秀成写下数万言《自述书》,谈到幼天王时,说:“无知少年,死于乱军之中,又有谁人知”。意思是,幼天王已经死了,总督大人可以不用再去管他。
两江总督曾国藩呢?果真上奏朝廷,说幼天王死于乱军之中,还与左宗棠大吵一场,彼此之间关系恶化。其实,幼天王并没死,他就在湖州躲着。4个月后,幼天王“主动”送上门,被席宝田俘虏,送往南昌凌迟处死,割了一千多刀,年仅15岁。其实,幼天王本可以不用死,但是太平天国“教育失败”,错过了2次求生机会,真是可惜了。
01、少年15岁,能够干嘛呢
许多人都说,幼天王洪天贵福只是一个未成年孩子,被清军俘虏难以避免,情有可原。未成年就一定不能求生吗,15岁少年,究竟能干些什么呢?康熙皇帝15岁时,擒拿四朝元老鳌拜,除掉最强政敌,真正掌握实权。
英王陈玉成,15岁时担任“童子军”首领。1853年1月,率50敢死队冒着被地雷炸飞之危险,闯入武昌缺口,为大部队开路。李秀成养子,忠二殿下李容发,15岁时带十余“童子军”进入深山,逮捕清朝间谍张继庚。岳飞儿子岳云更厉害,15岁时已经上阵杀敌,成为一员将领,追着金兵吊打。
生在乱世,15岁已经算是“成年人”,必须学会独当一面,谋求生存。但是,洪天贵福15岁时,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着实可悲。
02、洪秀全“独特”教育方式
幼天王15岁时极为糟糕之表现,源自于洪秀全“特色”的教育模式。洪秀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规划孩子人生,完全脱离实际需要,不是储君正确培养方法。那么,洪秀全是如何培养储君呢?
因害怕血统出问题,洪秀全后宫除了自己、幼天王,就没有一个男性。教育自然由姑姑洪宣娇承担,所学之内容是洪秀全亲自编订的启蒙读物,如《十全大吉诗》、《三字经》、《幼学诗》、《千字诏》、《醒世文》,等等。整天背诵“妈别崽”、“姊别弟”、“哥别妹”、“嫂别叔”等毫无实际意义之内容。
本着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之原则,幼天王9岁那年,洪秀全就给他找了4位老婆照顾他日常起居,提前享受帝王之美好生活。
03、“独特教育”模式下,幼天王性格养成
生在乱世之中,洪秀全不想着如何提高幼天王之生活技能,不学习如何处理军国大事,而是及时享乐,整天与一帮宫女混在一起。如此,幼天王之性格就可想而知了;懦弱,缺乏阳刚之气,没有担当精神,就是幼天王之真实写照,也是他的悲哀。
9岁少年,身边没有博学鸿儒,也没文武将帅,而是整天跟着姑姑洪宣娇学习低级的基督教读物。久而久之,洪天贵福性格就越来越懦弱,丝毫没有乱世君王之风范,也难怪他日后“主动”送上门,被活捉。
洪天贵福懦弱,没有阳刚之气,从一件事可以看出。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军还在激烈抵抗,阻止对手攻势。此时,洪天贵福慌了,直接丢下他4位老婆,跑去忠王府躲着,而不是指挥部队抵抗,或者策划突围。
04、错过2次求生机会,还“主动”送上门
从洪天贵福《自述书》中可知,他有2次求生机会,可以成功躲避清军追杀,无奈都被他“浪费”了,真是可惜。杨家牌之战惨败,数万太平军被杀,洪天贵福跌入山沟,躲过一劫。此时,他本可以拿着一些生活物资,在山里生存下来。但是,洪天贵福没有生活技能,不知如何在野外生存;吃完老者给的饼干后,直接下山,到处乱窜。
若能在山里生存,洪天贵福可以躲过一劫,但他没能抓住。下山后,洪天贵福跑去一户老农家里,老农很喜欢他,还给他剃发,留在家里。但是,洪天贵福不会干农活,又好吃懒做,老农便找个理由赶他出去。如此,洪天贵福错过第二次生存下来之机会。
从老农家里出来后,洪天贵福随身携带粮食吃完了,饥肠辘辘。于是,他“主动”跑去湘军大营,求得一顿饭。起初,湘军以为他是难民,给饭吃。谁知,一口客家话,暴露了身份,被活捉。
05、湘军大营中“吐槽”,着实幼稚可笑
一口客家话暴露了身份,着实是悲哀。此时,洪天贵福若是假扮聋哑人,只管吃饭,不要开口说话,吃饱后赶紧离开,应该可以活下来。更悲哀的是,洪天贵福在湘军大营,还“吐槽”太平天国,对清朝抱有幻想,具体如下:
其一、太平天国闹事,是洪秀全的事,与我(幼天王)无关。所以,我不承担责任,你们也不要杀我。
其二、太平军都是“土匪”,如今战败了,我可以不用再奔波。
其三、我想去湖南定居,参加科举考试,当清朝官员,然后娶老婆,成家立业。
这就够搞笑了,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差点灭了清王朝。此时,幼天王居然想着朝廷能网开一面,给自己当官,成家立业。可以说,洪天贵福不谙世事,充满幻想,只能沦为笑柄。
综上所述,15岁洪天贵福之死:太平天国“教育失败”,乱世之中,连基本生存技能都没有,还“主动”去湘军大营找饭吃,不被凌迟才怪。若是洪秀全教育给力,洪天贵福有陈玉成、李容发之本领,或者有基本生存技能,他可以在老农家里安度一生,成功躲避清朝追捕。例如,洪天贵福堂兄——洪全福,生存技能超强,不但躲避清朝追捕,还参加同盟会,若多活两年,就可以推翻清朝了。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李秀成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