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挖出清朝公主墓,墓主宛如活人,还身穿价值上亿的龙袍

2020年07月16日02:18:12 历史 1144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国所经历的每一个朝代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距离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虽然清政府后期表现极差,但是在康熙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水平都处于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个人物便是清朝的一个固伦公主,在挖掘她的古墓时,大家惊讶地发现,她的尸身不仅保存得相当完整,而且这位公主还是身着龙袍下葬!

内蒙古挖出清朝公主墓,墓主宛如活人,还身穿价值上亿的龙袍 - 天天要闻


正文

1673年,固伦荣宪公主出生了,作为康熙的第三个女儿,她19岁便获得和硕公主封号。同年六月,她远嫁蒙古,与乌尔衮喜结连理。在我国古代,联姻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很多帝王以联姻之名拉拢各地藩王,而固伦荣宪公主之所以嫁给乌尔衮,也是有一定政治原因的。1728年,这位远嫁蒙古的公主因病逝世。56岁的她就这样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不过在清朝,能够活到56岁已经算比较长寿的人了。

其实我国古代存在着严苛的礼法规则,按照礼法,“固伦公主”必须是皇后所出,这个称号也是清朝公主中最高的一个等级。而荣宪公主的母亲是容妃,按理说她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不过史书记载,荣宪公主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于是康熙便在1709年破例将其升为固伦荣宪公主。由此可见,固伦荣宪公主与康熙皇帝的父女感情十分深厚。

内蒙古挖出清朝公主墓,墓主宛如活人,还身穿价值上亿的龙袍 - 天天要闻

1972年,我国相关人员在进行考古工作时发现了固伦荣宪公主的古墓。这个远嫁蒙古的公主死后被葬在内蒙古境内的赤峰巴林右旗。固伦荣宪公主墓规模十分宏大,整个古墓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达105米,东西方向宽达45米。整个古墓的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对于一个公主来说,此等古墓已然是十分豪华气派了。古墓的整体布局与灵悦寺、荟福寺等清朝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墓中有东、西配殿,东边的是炊事房和陵丁室,而西边的配殿这是存放祭品和祭陵官员的房间。

根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固伦荣宪公主的遗体经过240年的埋葬之后,依旧如活人一般,其皮肤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在我国的考古史中是极其罕见的现象。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公主下葬时竟然头戴金凤冠,身着珍珠团龙袍。150厘米长的珍珠团龙袍绣工精巧,金丝线穿珍珠绣制的八条龙极其壮观。据悉,上面大概有10万粒珍珠,而金丝线也价值不菲。由于工艺精巧,材料昂贵,这件龙袍的市值已突破亿元,不过现今已成为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

内蒙古挖出清朝公主墓,墓主宛如活人,还身穿价值上亿的龙袍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龙袍在我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除此之外,公主的身上还有金手镯、戒指等各种昂贵的饰物。经过测量数据,发现荣宪公主身高为156厘米,漆黑的辫子也有75厘米的长度。在公主棺材的南边和东边放着两个骨灰坛,里面盛放着公主的夫君与孩子的骨灰。

其实除了父亲对她的宠爱,固伦荣宪公主也为清朝的政局稳定尽了绵薄之力。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清朝入关之后,蒙古新疆等地便虎视眈眈,而联姻便是拉拢这些族群的最好方式。在联姻之后,乌尔衮曾经屡次与康熙一同征战沙场,为清朝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心血。而清朝皇帝并没有忘记两人的贡献,并且为两人提供了优越的待遇,允许固伦荣宪公主着珍珠团龙袍下葬,便是清朝皇帝对其的莫大恩赐。

内蒙古挖出清朝公主墓,墓主宛如活人,还身穿价值上亿的龙袍 - 天天要闻


结语

不得不说,19岁的少女能够为了家国安定,远嫁他乡,的确十分不易。而这份不易也为她换来了身后的无上光荣。身着珍珠团龙袍下葬的固伦荣宪公主将成为史籍中独特的存在。她的古墓也为我国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国考古专家与历史专家都需要通过对古墓与文物的鉴赏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以此来填补我国历史研究中的缺口。由此看来,古墓对我国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细说清朝》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有人当场哭了?美国白宫国安委裁员“降级” - 天天要闻

有人当场哭了?美国白宫国安委裁员“降级”

据多名消息人士5月23日透露,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裁撤人员,计划从数百人减少至数十人,且职能重大“降级”。5月23日,在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走向南草坪准备登机。新华社发大裁员路透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当天数十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员被裁,场面混乱,一些人甚至当场哭泣。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 天天要闻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762-779年),是安史之乱后力挽狂澜的守成之主,却终其一生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淖,其统治时期堪称大唐由盛转衰的缩影。一、李豫之死:积劳成疾的悲剧终局 李豫的去世与长期高压统治密切相
马占鳌降清后清政府对甘肃河州两万回民的安置 - 天天要闻

马占鳌降清后清政府对甘肃河州两万回民的安置

同治十二年十月,清军奉命将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老弱妇女回民集结起来,迁徙到兰州。据左宗棠的《奏稿·安插肃州老弱回民片》记载:“其老弱妇女二千数百名,概行递解兰州。俟臣凯旋,择地安插。现在肃州实无一回羼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