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在陇南(六十四)

2025年04月09日20:03:08 历史 1493

祁山即岐山两山加一水

尧 (约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 。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氏村)。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一、大禹治水治梁及岐

《史记·禹本纪》记载:“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于衡漳。禹贡雍州之地,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周武王都丰镐,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秦襄公在岐丰以西建立秦国。秦襄公将岐丰以东之地还周

《书·禹贡》曰: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孔安国注曰:此谓梁山龙门也。)壸口雷首,至于太岳,(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此二山者,连延东北,接碣石而入沧海,百川经此众山,禹皆治之也,不可胜名,故以沧海山川言之也。)西倾朱圉鸟鼠,(西倾朱圉在积石以东,鸟鼠谓所出,在陇西,三者雍州之南。)至于太华,(相首尾而东也。)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四山相东南,在豫州,洛经熊耳,经外方淮南桐柏,经陪尾,凡此皆先举施功之山,而后条列所治水于下以相备也。)导嶓冢至于荆山,(漾山嶓冢山梁州,经荆山,荆山在荆州也。)内方,至于大别,(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汉所出。)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岷山,江所出,在梁州。衡山,江所经,在荆州。)

《河图》曰:嶓冢山,上为狼星。武关山为地门,上为天高星,主囹圄。荆山为地雌,上为轩辕星。大别山为地理,天以合地以通。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上为天苑星。岐山在昆仑东南,为地乳,上为天糜星。汶山(岷山)之地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上为天井星。桐柏山为地穴,鸟鼠同穴山之干也,上为掩毕星。熊耳山,地门也,精上为毕附耳星。据《史记·周本纪》记载: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给昌,就一块逃到了南方荆、蛮之地,随当地的习俗,在身上刺上花纹,剪掉了头发,把王位让给季历。说明岐山和荆山相连。

《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翼方。”社豫注:“唐虞及夏同都冀州。"大禹治水从陇南市礼县开始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灭冀戎,置冀县。”冀州就是秦国设置最早的冀县,治所在地在天水市甘谷县南,管理着陇南市礼县大部分地方。“治梁及岐。”即甘肃陇南市、陕西汉中市古为梁州,岐:陕西省凤县为南岐州。岐或祁山(祁山,秦人西垂宫大堡子山)

二、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带领家众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脚下居住。戎狄的薰(xūn,熏)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古公亶父就主动给他们。于是带领家众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脚下居住。豳邑的人全城上下扶老携幼,又都跟着古公来到岐下。以至其他邻国听说古公这么仁爱,也有很多来归从他。于是古公就废除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建筑房舍,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又设立各种官职,来办理各种事务。民众都谱歌作乐,歌颂他的功德。

秦人就居住在西垂、西犬、古冀州,今礼县;古梁山,今西秦岭(大梁)的祁山大堡子山即西犬丘。祁山即岐山(弃山),由南岈和北岈组成。大禹治水的九河即西汉水从天水云光山(属西秦岭、梁山)发源后,由东向西流经祁山(岐山)南北二岈之间,同为“逆河”。二山为岐。现礼县祁山堡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祁山二岈之间建的司令部。武侯《表》云:祁山去沮五百里,有人万户,瞻其丘墟,信为殷矣。今山西南有南北二岈。古语:南岈北岈,万有余家。武侯出祁山,祁山万户出租五百石供军,是也。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带领家众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脚下居住。秦人就居住在古冀州,今礼县;古梁山,今西秦岭(大梁)的祁山大堡子山即西犬丘。祁山即岐山(弃山),由南岈和北岈组成。大禹治水的九河即西汉水从天水云光山(属西秦岭、梁山)发源后,由东向西流经祁山(岐山)南北二岈之间,同为“逆河”。二山为岐。现礼县祁山堡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祁山二岈之间建的司令部。武侯《表》云:祁山去沮五百里,有人万户,瞻其丘墟,信为殷矣。今山西南有南北二岈。古语:南岈北岈,万有余家。武侯出祁山,祁山万户出租五百石供军,是也。

《诗》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图经》曰:岐山亦名天柱山。《禹贡》曰:导岍及岐。

漆水和沮水、潜水都发源于陇南。《诗经·周颂·臣工之什·潜》曰:“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意思是: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潜水有多种鱼。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漾水(汉水)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县(陇南市徽县)东南流入沮县,沮水所出端闱谷也。会于沔。沔水又东南,迳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武都郡沮县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的。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漾水经沮水戌与沔水合为汉,曰沮口,沮口即现在的沮口村。沮水戌就是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

三、“仇”陇南市当地人读“祁” 仇池山也叫祁山

关于“仇池”地名中“仇”字的读音,存在分歧。一种读音为“qiú”,与姓氏有关。认为仇池山曾有仇维道人居住过,以姓氏命名此山,按照普通话读音,读为“qiú”,若读音,读为“qiú”当地人把池读“zi”仇池读(qiu zi龟兹)山。乾隆版《西和县志》记载:“仇维,周时人,居仇池,池为三十六洞天之一,后仙去,山又名仇维。”民国版《西和县志》从此说。《辞海》也将仇池山的“仇”注音为“qiú”。今西和县与仇池山相距不远的蒿林乡、宕昌县有“仇”姓,当地人读为“祁”,不读“qiú”。今西和方言中也把仇恨的“仇”读成“shóu”。仇池山的“仇”,与“仇恨”之意关系不大。;再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仇”注为“巨九切”。由此可知,汉代“仇”读“jiu”,仇池,应读“jiuchi”。今仇池山洛峪河谷有黑虎峡,古代称““鸑鹫峡”,与仇池山相连的山脉最高峰为香山,清代香山碑文中称为“鹫岭福地”。这里的“鹫”与“仇”字在汉代读音“jiu”相一致。

“鹫”就是王十朋诗《【行可生日·千载岐周鸑鹫闻】中的“鸑鹫”,也就是陇南市两当县鸑鷟山的“鸑鷟”。也就是《国语》: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

《全唐诗》第二十四卷八百陆拾页载有张果《题登真洞》诗一首,并附小传“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yuè zhuó)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擢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九域志》中都有“鸑鷟山在甘肃两当县”的记载,《图经》中介绍鸑鷟山时还提到“昔张果先生夏居豆积,冬居此山”。时至今日,在当地老百姓当中还流传着很多张果老的传说。通过这些历史记载,人们看到张果老,真名张果,老字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神仙加上的尊称。数百年来有关八仙的神话故事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甚至在东南亚、日本、朝鲜以及西方各过都广为流传。这些记载和传说充分证实了张果老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人物,他并非是人们争论的陕西、山西或者河北人,而是甘肃两当人。

鸑鷟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五凤之一,身为黑色或紫色,鸑鷟象征着较为坚贞不屈的品质。《小学绀珠》卷十,五凤谓:“五色为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为鸑鷟,白名鸿鹄。”

人们之所以把鸑鷟与凤凰等同起来,是因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鸑鷟解释为凤凰的一种。更有甚者,陕西的凤县就是由于其境内的鸑鷟山而得名,并且以凤为城标。

鸑鷟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古时,由于鸑鷟多被认为是一种瑞鸟,故常见于许多古籍或诗词中,有时也会出现于小说中。“鸑”“鷟”二字有时也会被分开使用,但仍表示凤属神鸟,如“凤鷟”“鸾鷟鹓鸑”,仍多象征明臣贤士。 鸑鷟作为一般水鸟的意义,有时也会出现于古代诗词中。

岐山的“形”象仇池山。岐山一名天柱山其峰髙峻状若柱然。仇池山就是昆仑丘,就是天柱山。据《后汉书》记载:仇池山“山,在成州上录县南。《三秦记》曰:仇池县界,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仓洛二谷之间,常为水冲击,故下石上土。形似复壶。”。《仇池记》曰:“仇池百顷,周九千四十步(《汉书·食货志上》说:“六尺为步”。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天形四方,壁立千仞,自然楼橹却敌,分置调均,竦起数丈,有逾人之功。仇池凡二十有一道,可攀援而上,东西二门。盘道下至上,凡有七里。上则岗阜低昂,泉流交灌。”郦道元注《水经》曰:“羊肠盘道三十六回,”《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积石峨嵯,嵚岺隐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故又名百顷也,山上有沣水泉,所谓清泉涌沸,润气上流者也。《秦州记》说:仇池山本名仇维,山上有池,似复壶,有瀑布,望之如舒布。《水经注》曰: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复壶,据《太平御览》引《遁甲严山图》载:“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三秦记》曰:仇池县界,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仓洛二谷之间,常为水所冲击,故下石而上土,形似复壶。”《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成州》说:“禹贡梁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后为白马氐国。西南夷自冉駹以来以十数,白马最大。有山曰仇池,地方百顷,其地险固,白马氐据焉。秦逐西羌置陇西郡,秦末氐羌又据之,汉元鼎六年,置武都郡,今州界二郡之地,后魏于此置仇池镇,理百顷岭上,后又改为郡,梁改为秦州,齐废帝改为成州。”又《上禄县》说:“仇池山在县南八十里,壁立百仞,有自然楼橹却敌,分置均调,有如人功。上有数万人家,一人守道,万夫莫开。其地良沃,有土可以煮盐。杨氏故累世据焉,州城即杨难当所筑也。”东坡《志林》赵德麟曰:“仇池,小有洞天之附庸也。”王仲至(苏轼好友工部侍郎王钦臣(仲至))谓余说“尝奉使过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怀之,可以避世如《桃源府志》云尔。”据《略阳县志·卷四·艺文部·仇池碑记》记载:自两仪肇判,混气既分,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岗,禹别九州,奠高山大川,积石、龙门、彭蠡、震泽、砥柱、太华、恒山之名著,载于记籍,班班可考。

武王兵出祁山,在九州,牧誓八国,自己是白氐,加起来就是九牧。灭商后召开了九牧会议。武王伐纣的盟友都是江水和汉水流域的。《尚书牧誓》提及商末期,周武王率“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伐商。这些都是江水和汉水流域的部落。有羌无氐。殷商甲骨卜辞中,已出现氐字,如在武丁时的卜辞“雀取氐马羌”、“牧氐羌”、“氐羌刍五十”等等。因为周是居住在“西”地的氐人。西王母之山。奄山即崦嵫山也。“西”者,鸟入巢也。崦嵫(音同“弇兹(yan zi))山日入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亭姓。”氐族自称“盍稚(雉)”音同“弇兹(yan zi)”,“翟”(氐、狄同音):长尾山鸡。仇池就是瑶池。

四、成县有昆仑山,昆仑山就是岐山。

成县小川镇在1958年以前叫昆仑乡,现小川镇内有昆仑山、有寿丘。成县小川昆仑山是中国地图上除了青海昆仑山之外,唯一被地图标注为昆仑山的地方。诗圣杜甫在《木皮岭》中有云,“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来到成县看见鸡山和南山山脉后,感慨自己终于看到了昆仑悬圃。

成县上古为《禹贡》雍州之域。据《史记·禹本纪》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浮于积石(这个积石山就是仇池山下积石山),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大禹时昆仑山就在雍州。岐山一名天柱山其峰髙峻状若柱然。据《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

方百丈。鸡峰山,就是昆仑山。因"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似鸡首"而得名

昆仑山上有凤凰台。陇南成县城东南约4公里的凤凰山有凤凰台。鸡峰山据唐李泰《括地志》载,秦始皇西巡陇西,登鸡头山,即为此峰。清乾隆《成县新志》记载,秦始皇登鸡头,公子扶苏吹箫引凤于此。自宋以来,鸡峰以风景秀美,古迹众多闻名遐尔。《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称:"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清《成县新志》载:"汉武帝过回中,登崆峒,至鸡头山"。相传唐王李世民亦巡幸鸡山,山上至今留有唐王殿。故远自秦汉时起,鸡峰山就是帝王将相、名儒显宦、骚人墨客寻幽揽胜,吟咏抒怀之地。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鸡峰山为秦皇祭天的圣地,是雄鸡之源,被誉为“中华秦皇第一山”。

杜甫《凤凰台》原文: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五、《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记载的祁山

据《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记载:故《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其水东南径宕备戍西,东南入汉水。汉水又西南,合左谷水,水出南山穷溪,北注汉水。又西南,兰皋水出西北五交谷,东南历祁山军,东南入汉水。汉水又西南,径祁山军南,鸡水南出鸡谷,北径水南县西,北流注于汉。汉水又西,建安川水入焉。其水导源建威西北山,白石戍东南,二源合注。东径建威城南,又东与兰坑水会,水出西南近溪,东北径兰坑城西,东北流注建安水。建安水又东径兰坑城北,建安城甫,其地故西县之历城也。杨定自陇右徙治历城,即此处也,去仇池百二十里,后改为建安城。其水又东合错水,水出错水戍东南,而东北入建安水。建安水又东北,有雉尾谷水,又东北,有大谷水,又北,有小祁山水,并出东溪,扬波西注。又北,左会胡谷水,水西出胡谷,东径金盘、历城二军北,军在水南层山上。其水又东注建安水。建安水又东北,径塞峡。元嘉十九年,宋太祖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伐杨难当,难当将妻子北奔,安西参军鲁尚期追出塞峡,即是峡矣。左山侧有石穴洞,人言潜通下辨,所未详也。其水出峡西北流,注汉水。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径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在上邦西南二百四十里。《开山图》曰:汉阳西南有祁山,溪径逶迤,山高岩险,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今此山于众阜之中,亦非为杰矣。汉水又西南,与甲谷水合,水出西南甲谷,东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径南蚜北蚜中。上下有二城相对,左右坟垅低昂,亘山被阜。古谚云:南蚜北蚜,万有余家。诸葛亮《表》言: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汉水西南径武植戍南。武植戌水发北山,二源奇发,合于安民戍南,又南径武植戍西,而西南流,注于汉水。汉水又西南,径平夷戍南,又西南,夷水注之。水出北山,南径其戍,西南入汉水。汉水又西径兰仓城南,又南,右会两溪,俱出西山,东流注于汉水。

(一)、《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记载的岐山郡就是今祁山堡即诸葛亮垒

《元和郡县志·三十九》记载:天水。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孝王时,其地始为秦邑。孝王使非子主为于、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邑诸秦,使为附庸,今天水陇西县秦亭秦谷是也。其后秦仲始大,襄公列为诸侯。武公伐邽戎,灭而县之,今州理上邽,州治上邽县,上。郭下。本邽戎地,秦伐邽戎而置县焉。汉属陇西郡,晋属天水郡。后魏以避道武帝讳,改曰上邽,废县为镇。嶓冢山,在县西南五十八里。漾水之所出也,东流为汉水。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拒之,此其垒也。诸葛亮垒(今祁山堡),俗名下募城,在县东二里。初,亮出,议者或欲自芟上邽左右麦以夺贼食,帝不从,又勒令护麦。及宣王与亮相持,赖此麦以为军粮。

大禹治水在陇南(六十四) - 天天要闻

(二)、建安水就是今天的漾水河,建安城就是今天的西和县县城汉源镇

西和县漾水河在《水经注》中称建安川水,发源于河口乡铁古坪,由南向北,流至何坝汇南峪水,至十里铺新城。横岭水流入;至赵五乡孟磨村,赵五河注入;至汉源镇花园村,任河注入;至汉源镇北关,白水河注入;至张磨村,卢家河注入;至麻池坝,玉泉河注入;至西峪坪,苏家河注入;至杜河村,稍峪河注入;至张刘村,张刘河注入;至王崖村,水磨川河注入,呈羽状水系,至礼县蒙张村注入西汉水。

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位于祁山上。可以肯定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的岐山,就是礼县祁山。就是周人的岐、丰之地。祁山以西赐襄公建立秦国,岐(祁山)以东献之周。周又分给晋。秦人把自己的领土内的河流称江,秦人把晋国的河流称河。《水经注·漾水》中称岐(祁山)以东天水至礼县盐官镇的西汉水称西汉水,祁山以西的西汉水称汉水。现在陇南市礼县、西和以漾水河为界,以东称河,以西祁山堡至礼县县城间西汉水称漾水河

(三)礼县大堡子山在祁山上

祁山指西起大堡子山,东至礼县盐关镇,长度在二十公里左右的山脉,不仅是西汉水与渭水的分水岭,亦即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的分水岭。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写到:“祁山自昔为陇右襟要矣。”直接点明了祁山所处的扼要之地。

《开山图》曰:汉阳西南有祁山,溪径逶迤,山高岩险,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今此山于众阜之中,亦非为杰矣。汉水又西南,与甲谷水合,水出西南甲谷,东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径南蚜北蚜中。上下有二城相对,左右坟垅低昂,亘山被阜。古谚云:南蚜北蚜,万有余家。诸葛亮《表》言: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于成都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后,进入汉中设临时丞相府。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四月,亲率主力首次北伐(一出祁山),陇右的天水等三郡降蜀。由于先锋马谡失街亭,情势急转直下,亮只得拨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是年冬,诸葛又率大军二次北伐,出散关(宝鸡西南),围陈仓(宝鸡市东),后因粮草不济而退兵。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三次北伐,亮派陈式占领了魏之武都(今成县),阴平(今文县)二郡,亮本人曾到达建威城(今西和县城附近,距祁山仅20公里)。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四次北伐,诸葛亮派魏延西入羌中(今天水、陇南一带),郭淮截阻魏延于祁山一带,被延击败。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亲自进行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输粮草,再出祁山,六月破上邽(今天水市麦积区)。由于李严假传退兵旨令,亮在退保祁山途中射杀张郃于木门道(今礼县罗家堡附近)。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从汉中乐城(今城固县北)出发,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杀出斜谷口,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南),始以流马运送粮草,八月卒于军中。六役中,诸葛亮北伐直接出祁山两次,间接出祁山二次,(一次是亮到祁山南的建威(今西和),一次是魏延与郭淮战于祁山一带),还有两次未经祁山,总称“六出”,是泛指其西线北伐战略行动的整体而已。

祁山中部峰顶,三国时有城,极为严固,城南三里有亮故垒,今名祁山堡,距礼县城25公里,。祁山武侯祠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文官机构。祁山武侯祠已对外开放,慕名旅游者络绎不绝。

位于陇南地区礼县城东23公里的祁山乡,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统师三军,挥师北上进攻曹魏的营堡,因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起平泉大堡子山,东至盐官镇。它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也不是什么风景名胜区,它只是一条小小的山脉,长度不过25千米左右,高度不过200多米,比之珠穆朗玛峰,可以说就是毛毛雨啦。

  对于蜀汉来说,曹魏在东北,祁山在西北,诸葛亮为何舍近求远,绕道西北打曹魏呢?

  诸葛亮不是路痴,他之所以选择绕道西北,主要是想以西北为根据地,进而一步步向东蚕食曹魏。

祁山位于今天的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是蜀国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

选择祁山还有一个优势,古代没有机动车,一切运力要靠自然,人力,牲畜,或者水的力量。祁山有多处水流,西汉水的走向刚好与攻打陇西的方向一致。

如果占领此地,就能利用水运,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西汉水与祁山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平坦的山顶,这个地方位置比较高,周围环境有利于排兵布阵,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因此诸葛亮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军事堡垒,这样这个地方军事价值就更大了。

诸葛亮的北伐之师几乎是蜀汉的全部家底,不能冒险行动。

即使这样粮草还经常不足,所以诸葛亮特别谨慎,利用军队屯田,补充粮草,建立西线战略后防军事基地,"考微劳,甄壮烈,布所失于天下,励兵讲武,以为后图,戍士简练,民忘其败";

同时"休士劝农","植谷农桑",操练军队,设计制造"木牛流马","戍阵齐而号令肃","以侯大举",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是竭尽全力,甚至超水平发挥了。

首选祁山古道,虽然第一次失利,可是接着蜀军就逐渐顺利了。实践证明,纵观前四次北伐,走祁山古道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送出《出师表》后,他请求亲率大军北伐,拿下祁山。刘禅听完,有些沉默,但还是允了。

为何偏偏选择祁山?

祁山位于陇右一带,地形险要,是通向中原的要道。

对蜀汉来说,控制祁山便可进一步向关中推进,打开进入中原的大门。

诸葛亮早在第一次北伐前就已反复考量,祁山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一旦蜀军占据此地,便能借地利之便继续北进,而若失去祁山,蜀汉对北方的扩张将十分艰难。

228年5月,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征,直指祁山,正式拉开了第一次北伐的序幕。

蜀军气势如虹,列阵出发,士气高涨。

为了确保战事顺利,诸葛亮安排精锐将领马谡,前去镇守关键的街亭。

这条路是蜀军补给的命脉,一旦失守,前线将面临严重危机。

马谡虽是智勇双全,缺乏实战经验。

街亭前,马谡背离诸葛亮的战略指令,放弃水源地,选择在山上扎营。

魏军的老将张郃,看穿马谡的布局,围而断水,让蜀军兵士干渴难耐,陷入困境。

街亭告急,蜀军的粮草补给也被截断。

诸葛亮闻讯,心中一沉,明白北伐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撤军。

蜀魏双方僵持在祁山,数月之间未有决战,每日都消耗大量物资,士兵们疲惫不堪,后方的负担逐渐加重。

诸葛亮出祁山是舍近求远,多走了六百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则,这六条古道是明牌,从这里进攻没有突然性,曹魏都有重兵把守,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这就是魏延建议从子午谷突袭长安被诸葛亮否决的原因,他的建议根本他不上有多高明,只是赌运气而已。

二则,秦岭古道没有适合大规模船运的水道,进攻关中所需的物资靠陆运成本太高,而走祁山可以借助汉水、渭河,直达关中。

三则,如果只解决关中,即便突袭成功也会面临关西兵力的威胁,很难站住脚。如果从祁山上陇山,就可以先解决掉关西诸郡对关中的威胁,这种稳打稳扎的模式更符合诸葛亮求稳的作风。

六、祁山就是岐山

(一)、祁山属雍梁之地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

岐山古称“西岐”,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中医始祖岐伯诞生地,元圣周公在此制礼作乐,《周易》《黄帝内经》成书于此。

《书·禹贡》曰: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 道。《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于华阳(陇南市古属华阳国),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神农氏生于西羌(陇南市在夏、商、周时,因在西垂,又是羌地,故称西羌)。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炎帝生华阳。华阳在梁州,在岷山和嶓冢山之间。祁山又叫岐山。有南北二岈即列山

(二)、周、秦都兴于西羌犬戎地 周赐秦岐、沣西地建立秦国在祁山

《后汉书》列传·西羌传》说: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后二年,周人克余无之戎,于是太丁命季历为牧师。自是之后,更伐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乃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

在春秋初期,岐山仍属周王室管辖。然而随着周王朝的衰微,岐山逐渐陷入戎狄与诸侯的拉锯战。公元‬前771年,秦襄公‬率军救周,力战犬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赐以岐西之地,得封诸侯,秦由此正式立国。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岐山成为拱卫都城的前沿。

(三)祁山即岐山两山加一水

“岐山,原名歧山,当地人叫箭括岭,是说这两座山相向而立。祁山即岐山(弃山),由南岈和北岈组成。大禹治水的九河即西汉水从天水云光山(属西秦岭、梁山)发源后,由东向西流经祁山(岐山)南北二岈之间,同为“逆河”。二山为岐。现礼县祁山堡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祁山二岈之间建的司令部。武侯《表》云:祁山去沮五百里,有人万户,瞻其丘墟,信为殷矣。今山西南有南北二岈。古语:南岈北岈,万有余家。武侯出祁山,祁山万户出租五百石供军,是也。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三千多年前,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翻越梁山,渡过漆水、沮水,来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

《三国演义》称祁山大寨,是诸葛亮的祁山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祈山堡并非祁山,而是祁山(今称祁家大山,在西和县北长道镇南侧屏风峡两侧)北侧西汉水边一座小丘堡。东北有当时称卤城的盐官,过卤城则是射杀魏将张郃的木门道和天水关。东可进取盐官、天水关,西可攻取陇右,南可退回祁山,回军汉中,确是进可攻,退可守,居民富庶、粮草充裕的军事要塞。孔明在此建节指挥三军攻魏,其军事大家的风范令人折服。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率师第一次出祁山攻魏,兵败街亭,挥泪斩马谡。建兴九年(231)又二次出兵祁山,在上邽、卤城(盐官)等地与魏军周旋,在木门道射杀魏军大将张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 天天要闻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老杜女儿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呼吁民众变革。面对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压,莎拉民调支持率却逆势飙升、断层领先。当杜特尔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宾这场政治豪赌将如何改写? 【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勇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