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死后由于接班人秦二世胡亥的暴政引起了各地武装起义,这时各地君侯占山为王。赵佗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那么赵佗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忠将为什么秦始皇死后立马倒戈自立为王是他不想回援秦国还是早就已有自立之心了?我想也不是赵佗真的就不想回师救援秦帝国吧他自立也是不得已的苦衷吧!
没有支援秦国的原因
1,从前209年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到前206刘邦攻入咸阳,一共只有3年时间.决定秦命运的当属前208年的巨鹿之战,这时间就更短了,才2年,没有记载说2世没有诏令赵佗率岭南秦军北上救援,就算2世在看见巨鹿战败之后,急下令赵佗增援,从当时的交通水平,命令从咸阳到广州,在赵佗准备好出发北上到达关中地区救援,2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够.
2.秦从前219年开始起10万秦军对南越地区进行征服战争,直到214年才基本平定南越,在前208年,只有短短六年时间,我想,秦军在南越都尚未站住脚,如果此时将秦军主力调回北上,可能连南越地盘都没了.
虽然赵佗的秦军只有10万众,但是,这10万人,绝对不会是章邯所率领的那30万囚徒秦军的素质.既然秦始皇会选择这10万人南下到南越那种当时还是绝对的不毛之地.就已经能说明,这支秦军队伍,肯定是参加过秦兼并六国的精锐中的精锐.抛开当时的地理背景来说,如果这只秦军与20万的项羽刘邦军作战,胜利也不会困难.只是由于初占岭南地区,无暇他顾,没有北上而已.否则,就算出于赵佗的私人目的,北上中原与农民军抢棋盘,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我认为赵佗没有北上救秦,主要就是以上2点原因.
在岭南自立为王审时度势
按照《史记·南越列传》的说法,当时南方军团归南海郡尉任嚣指挥,任嚣将死的时候,将属下的龙川县令赵佗找来,对他说:“听说陈胜等发动了叛乱,秦朝推行暴虐无道的政策,天下百姓对此感到怨恨,项羽和刘邦、陈胜、吴广等,都在各自的州郡,同时聚集民众,组建军队,象猛虎般地争夺天下,中原地区扰攘动乱,不知何时方得安宁,豪杰们背叛秦朝,相互对立。任嚣将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自己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的谋划;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嘱咐他“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为秦政无道,所以不救秦军而且还坐视不理。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不久就自立建国,称南越王。
赵佗从公元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公元前137年(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去世,一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