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案”告破以后,李元芳提出了一个疑问:
“翌阳郡主身为皇室贵胄,行为受到很多约束,她怎么能够组织起一支如此庞大的叛党队伍?”
很明显,这个问题是老钱在为写狄系第二部伏线。
到了第二部的时候,作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呼应:金木兰是蛇灵肖清芳的手下,而蝮蛇虎敬晖是“六大蛇首”中排行第三的剑灵。
这样的呼应十分松散,就像《说岳》与《水浒》的关系一样,貌合而神不合,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
实际上,“幽州案”和蛇灵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
首先,“幽州案”的主导者金木兰,是长乐郡王之女翌阳郡主,她出身高贵且野心极大,她的目标是为了当皇帝。
以金木兰的野心与性格来说,绝对不可能给肖清芳当下属,更不可能将皇帝的宝座拱手让人。
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金木兰是肖清芳扶植的傀儡;除了第二部中苍白的旁白连缀,甚至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金木兰和蛇灵存在任何关联。
蛇灵肖清芳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当皇帝,如果金木兰是她的下属,哪怕仅仅只是合作关系,也不可能不参与“幽州案”。
要知道,后来的“崇州案”基本上就是“幽州案”的翻版,其整体思路,都是联合突厥的好战贵族与大周开战。
金木兰在幽州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肖清芳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摧毁,然后自己再从头来过?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反过来说,从狄仁杰参与“幽州案”以来,金木兰就陷入了持续的被动状态。到最后蝮蛇虎敬晖暴露,金木兰迫不得已而提前举事。
不管是靠谱的还是不靠谱的,金木兰都派人去联络,如果金木兰和蛇灵有关系,怎么可能不向蛇灵求助?
说白了,老钱只是强行为第二部和第一部建立联系,并且顺便为第二部的蛇灵贴金而已。
事实上,金木兰、虎敬晖与蛇灵没有任何关联,老钱在写完第一部的时候,关于“蛇灵”的故事还没有构思出来。
等第二部构思完成以后,强行去填第一部留下的坑,结果这个坑填的却非常粗糙,基本上就是强行拧巴在了一起。
“幽州案”告破以后,李元芳提出的那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仅“幽州案”中的情节,基本上就可以自圆其说。
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金木兰的势力真的很大吗?
其实说大也大,说不大她也不大。说她大,相比于平头百姓和普通的朝廷官员来讲,她可以说是非常大;说她小,相比于蛇灵组织和王孝杰这种边关大将来说,可以说不值一提。
金木兰集团的核心人物只有三个人,除了金木兰以外,只有她的一个情人虎敬晖,和她的一个下人于风。
也就是说,金木兰集团完全是一个以个人关系为纽带,组建起来的一股“家庭作坊式”的反叛势力。
在这三个核心人物以外,是天宝银号的老板马五、幽州司马吴益之、游击将军方勇、胡进宝、方洪亮及幽州三分之二的附逆官员。
所谓的“附逆”,无非就是萝卜加大棒的结果而已,大都是利益驱动之下的墙头草,根本就靠不住。
金木兰的主要势力,是通过控制幽州来实现的,准确的来说,契机就是刘金的被捕。方谦化名刘金在外面活动而被捕,金木兰便让假方谦易容代替幽州刺史,在吴益之、方勇等人的配合下控制了幽州。
除此以外,就是金木兰集团收买的一群死士,只要有钱,收买一帮卖命的喽啰并不是什么难事。
以上,就是所谓的金木兰集团全部的势力。
而建立这股势力的执行者,主要是于风,于风和金木兰的关系比较特殊,他是唯一一个称呼金木兰为“主人”的人,由此可知,他极有可能是长乐郡王府中的仆役出身。
至于金木兰集团的其它势力,除了越王名单上的乌合之众以外,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以莫度为代表的突厥好战贵族。
然而,突厥好战派由来已久,与大周朝廷开战,是他们长期以来的夙愿,其历史由来比金木兰的年龄都要大。
对于突厥好战派而言,在与大周开战的时候,拥有一支强大内应势力,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反过来站在金木兰的角度上来看,她想借突厥的势力起事,无异于与虎谋皮,这就像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样,虽然初衷是为了相互利用,可真到了成事儿的那天,金木兰也就失去了相互利用和制约的筹码。
所以,狄公骂金木兰是“卖国贼”。
说到底,金木兰集团只是个一股松散的势力联盟,至于其自身的核心力量,也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金木兰、虎敬晖、吴益之的身份,组织起这样一直叛军队伍,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和“蛇灵”扯不上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