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2025年03月29日12:33:13 历史 1879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对于那些手握公权力却堕落腐败的执法者,这句话显得格外刺眼。湖南公安系统又一"大虎"落马了!这次栽倒的是株洲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李晓葵,一个在邵阳株洲两地称霸公安系统14年的"警中大佬"。可笑的是,这位口口声声喊着"忠诚履职"的公安局长,背地里却干着钱色交易的勾当。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3月27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发布通报,李晓葵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置。通报中提到,他在党的六大纪律中,同时违反了政治、组织、廉洁、工作这四条纪律,而且还知法犯法,执法犯法,从事钱色交易。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丧失原则的"警虎"?他那38年的警察生涯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肮脏交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扒一扒这位"警虎色虎"的真实面目!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警校教师到"警界大佬"

李晓葵1962年出生,如今63岁,籍贯为湖南岳阳。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日后的"警界大佬"竟然是个"半路出家"。1983年,年仅21岁的李晓葵从湖南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按理说应该走上三尺讲台教授化学知识,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任教,由此踏上了警察这条路。

也许当初年轻的李晓葵内心还怀揣着"扫黑除恶、为民除害"的理想。在警察学校十四载的悠悠岁月中,李晓葵培育出数以千计的基层警察。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三级跳转折人生

1997年,35岁的他被调入湖南省公安厅工作。从交警总队办公室的普通科员起步,——短短5年时间,完成了从正科到正处的三级跳!

2002年,他上任经侦总队总队长,打击经济犯罪。

2007年,45岁的他以副厅级的身份空降邵阳市,出任市公安局局长。

仅仅两年后,李晓葵再次调任株洲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长。

李晓葵除了收受贿赂、干预案件之外,还在干部选拔方面亦暗动手脚。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知法犯法,掩盖罪行

李晓葵在公安系统摸爬滚打三十余年,执法经验丰富,这本该是他打击犯罪的锐利武器,却被他用来掩盖自己的违纪行为。

通报提及,他与他人串供、隐匿证据,可谓煞费苦心。

这些年来,中央反腐败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不仅"打虎",也"拍蝇""猎狐",释放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强烈信号。李晓葵案再次印证,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没有人能够例外。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结语

最后,希望李晓葵案能给所有手握权力的人敲响警钟: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中纪委打虎!湖南63岁“色虎”落马 ,五年从正科完成三级跳!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三浦按针:一个英国人怎么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闻

三浦按针:一个英国人怎么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知道,日本自德川幕府以来就闭关锁国,直到被黑船踹开国门。不过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别的不说,德川家康就让一个英国人当过自己的高级顾问,还给册封武士,并赐予了日本姓名三浦按针。这个“洋武士”三浦按针不但对当时的日本影响很大,
中国救援队救灾之路,竟遭冷枪——缅甸军政府这是疯了吗? - 天天要闻

中国救援队救灾之路,竟遭冷枪——缅甸军政府这是疯了吗?

本文皆根据事实报道,加上主观意见编写而成,结尾附上事实报道要知道,缅甸大地刚刚经历7.9级强震,山河破碎,百姓哀嚎,眼睁睁看着亲人被埋在废墟下,指望着救援的到来。而就在这生死关头,本该感恩戴德的缅甸军政府,却干出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荒唐至极
广西名人录容县篇——民国少将篇 - 天天要闻

广西名人录容县篇——民国少将篇

容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玉林市东北部,地处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弧形山脉之间。容县古称容州,明洪武时期改容州为容县,隶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县之名沿用至今。容县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岁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孙权太菜了么? - 天天要闻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孙权太菜了么?

在波谲云诡的三国历史中,逍遥津之战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张辽率少量兵力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威名瞬间传遍江东。然而,孙权在这场战役中的失利,绝不能简单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
遵化义王庄:馒头山下的历史与传说 - 天天要闻

遵化义王庄:馒头山下的历史与传说

作者:王亭贯在遵化地北头镇的群山环抱中,义王庄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冀东平原与燕山余脉的交界处。这座始建于明朝的村庄,因王氏家族“正直讲义气”的家风得名,历经六百年风雨,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