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准备28名顶尖刺客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周总理到来,可是没想到如此危险的局势,却被陈毅元帅一招就破解了这个危机。
那么到底有谁这么大胆如此猖狂派来的刺客,陈毅元帅又是用什么招数化解这次危机呢?
1955年中美关系自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美关系进入冰封状态。老美硬是在外交方面放出狠话绞杀宣言,当时美苏关系之间也是冷战还在加剧。这种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性和安全,于是在1955年亚非五国总理倡议下,一场会议即将在印度尼西亚名城万隆召开。这场举世瞩目的万隆会议,是渴望主宰自已命运亚非的第一次自行联合召开的会议。意义非凡所以也是中国面向世界宣传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毛主席提议组建一个庞大的代表,由周总理亲自挂帅,也正是这场会议的前后,周总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55年4月11日,陈毅元帅作为周总理的副手去雅加达出席亚非会议,根据安排周总理和陈老总随行工作人员一起在香港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抵达雅加达,没想到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刚刚起飞没多久,就遭遇了恐怖袭击,飞机在空中直接爆炸机上人员无一幸免。经过多方面调查线索显示是美蒋特务制造的恶性谋杀,目标是周总理,幸好周总理临时接到缅甸政府的邀请,没有按原计划的路线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飞往雅加达,才侥幸躲过这一劫。而陈老总在接到北京电话后得知飞机失事消息后,取消原来所有活动,保护好周总理的安全。面对美蒋特务的猖狂,周总理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决定参加这次万隆会议,毕竟是新中国面向世界的隆重亮相,其意义非凡。
这次万隆会议有29个国家的代表到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会议,同新中国建交的只有6个国家,而美国赞助的有22个国家,很多国家对新中国都不怎么了解。
1955年4月16日,一架银灰色的专机徐徐降落在玛腰兰机场,当舱门打开周总理出现在门口,向大家挥手致意。现场欢迎的群众和华侨目睹这位新中国总理的风采,立即发出一片为周总理祝福的欢呼声。与此同时的蒋介石花费巨资和代价成功也将28名杀手安排在酒店附近,每位杀手配了消音手枪和狙击步枪。目的就是只要周总理一出现的时候一击击中,手段十分残忍。但是没想到在会议之前,这份秘密情报被传到了陈毅元帅耳朵里。陈老总命令黄振将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贴身保护好周总理,公安部党组副书记杨奇清以代表团顾问的身份随周总理来到印尼。全权负责安全警卫和情报工作,而当地的华侨人员知道有人制造袭击周总理,也自告奋勇组织起保护周总理的工作,还有一部人假扮记者身份暗中保护周总理。
从下榻的酒店到会议现场有一条马路,黄振将军和两个身强体壮的警卫负责保护周总理。杨奇清负责活动的指挥,接下来不管周总理在什么地方,只要发生一点动静大家把周总理围住。他们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周总理,陈老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早看着远处有异样,直接用身体挡在周总理身边。其余人员也是团团围了过来,将周总理保护得严丝合缝,最终在众人的护送下,周总理也是有惊无险的顺利抵达了会议现场。
1955年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新中国代表周总理在大会上的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他提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求同存异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亚非各国也是受过压迫和欺负的国家。希望大家互相了解和尊重,周总理这番发言深深震动了整个亚非国家,在周总理的主持下万隆会议圆满结束。周总理的谦虚、诚恳、和善也被各国代表熟知,其中泰国总理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之后两个人还进行秘密会面,从而推动了中泰友谊的发展。
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取得巨大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孤立,同时也方便为新中国创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新中国外交领域创设重要话题,打破了他国对新中国的固有认知,让世界了解更多的新中国。但这场会议的背后,却是整个中国代表团每个人的全力以赴和牺牲。陈老总动员了所有外交人员充当周总理的保卫员,也包括自己在内,只要有周总理的地方就有陈老总在身边陪护。有了这样密不透风的保卫,才保住了周总理在印度尼西亚的安全。
致敬周总理致敬陈毅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