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2025年02月27日23:22:04 历史 1331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提篮桥监狱

在上海虹口区长阳路和昆明路交叉的地方,有一片灰白色的建筑群,静静地待在那儿,周围全是高得吓人的摩天大楼,衬得它有点不太起眼。这就是提篮桥监狱,1901年动工盖起来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它能熬过124年的风风雨雨。

整个监狱占了3.3万平方米,地盘不算小,墙体是那种老式的灰白色,砖一块块垒得结实,带着点岁月的痕迹。过去一个多世纪,这里一直是“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监狱”,直到2024年彻底搬迁之前,每天都在运转,里头关的都是些重刑犯——死缓的、无期徒刑的,还有判了十年以上的。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这地方最早是1901年动工的,那时候上海还是个租界林立的城市,英国人主导了这座监狱的设计和建造。施工的时候,工人们用上了从英国运来的铸铁材料,大门是厚重的铁家伙,表面刷了层防锈漆,推开的时候得使上不少劲儿。

到了2024年搬迁之前,这座监狱还在正常运作,里头关押的犯人可不是小数目。每天清晨,狱警会按时吹哨,犯人们列队从监舍走到操场,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水泥味儿。监狱里专门有块区域是给死缓和无期徒刑犯人住的,房间小,铁窗焊得死死的。

英式设计下的“远东第一监狱”

1903年5月18日那天,天色阴沉,空气里带着点潮气,第一批囚犯被押进提篮桥监狱。他们的脚上锁着沉甸甸的镣铐,走一步就哗啦响一声,铁链拖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细小的痕迹。大铁门被狱警推开,铰链吱吱作响,门框上刷着黑漆,边角有些地方已经斑驳脱落。囚犯们挨个迈进去,脚步踩在青石板铺成的地面上,发出低沉的回音。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监楼是十字形的,中间一条长长的走廊贯穿始终,地面铺着磨得发亮的水泥,两边墙上刷着淡灰色的漆,时间长了有些地方起了皮。狱警站在走廊正中间,手里拿着一根木棒,眼睛扫来扫去,三层监区的铁栏杆和过道全都能瞧得清清楚楚。

每层监室都用粗铁条焊成栅栏,门锁是老式的铁家伙,得用大钥匙才能拧开,开关门时“咔哒”一声特别脆。囚犯们被分开关进去,铁门一扇扇锁上,钥匙在狱警腰间的环上晃荡,叮当作响。

里头有个特别的地方叫“橡皮监”,专门用来对付闹事的犯人。墙上裹了足足30厘米厚的软木层,颜色暗黄,摸上去有些粗糙,钉子固定得密密实实,连缝隙都塞满了。地板是夯实的水泥,踩上去硬得硌脚,房间不大,铁门一关,里头的声儿一点儿也传不出去。狱警平时检查时,拿手电筒往里照,光线扫过软木墙,反射回来有点发闷。犯人被关进去后,鞋底磨着地面,走来走去也只能发出一点沉闷的响动,时间一长,连脚步声都听不见了。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三楼西边还有个更阴森的地儿——绞刑房。房间不大,墙面刷着白灰,斑斑驳驳,有些地方露出了底下的砖。地板是用木板拼成的,中间一块是活动的,用铁栓固定着,旁边放着个粗麻绳做的绞索,绳子挂在横梁上,风一吹就微微晃。

行刑的时候,狱警站在旁边,拉开栓子,地板“咔”一声打开,底下连着停尸间,尸体顺着通道直接滑下去,撞在下面的石板上,发出“砰”的闷响。停尸间在底层,墙上渗着水珠,地上铺着青砖,湿漉漉的,空气里总有股淡淡的霉味。行刑完事儿后,狱警下去收拾,用铁钩子把绳子拉上来,地板重新合上,栓子插回去,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像机器运转似的。

这些设计加一块儿,让提篮桥监狱刚建好那会儿就出了名。1903年刚启用没多久,外头就传开了,说这是“远东第一监狱”。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战犯审判与起义的交汇

1946年1月24日,上海的冬天冷得刺骨,提篮桥监狱里却挤满了人。那天,美军军事法庭开庭,47名日本战犯被押到这里受审。法庭就设在监狱里的一间大厅,长长的木头长椅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日期和案号。

甲级战犯安藤利吉被带上被告席,穿着灰色的囚服,手腕上还锁着镣铐,低头站在那儿,脚边的地板被踩得有些发黑。旁边的美军军官翻开厚厚的卷宗,一页页宣读罪行,声音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回荡。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同一时间,监舍深处还有个特别的犯人——国民党少将张北生,因“刺汪案”被关在这儿。他的监室在二楼,铁窗外能看到监狱院子里的一角,墙面上有些剥落的灰漆,地上铺着冰冷的水泥。张北生每天被押去提审时,走廊上的狱警会拿棍子敲敲铁栏杆,催他快点。

谁也没想到,三年后这地方会彻底变天。到了1949年5月28日,地下党员赵英盛带着20多个狱警行动起来。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接一声,50名“政治犯”的牢门被陆续打开,他们穿着破旧的囚服,脚上拖着鞋,慢慢走出监舍。起义成功后,监狱完整地交到了新政权手里,新中国成立后的8月,上海首个劳改单位就在这儿挂牌成立了。首任监狱长武中奇是个书法家,曾经给冯玉祥刻过印。他来的那天,提了桶墨汁,拿着一支大毛笔,在监区的墙上刷刷写下“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八个大字。

从“风波亭”到人脸识别的变迁

时间跳到1997年8月,提篮桥监狱西北角多了一块新东西——“抗日战犯审判处遗址”纪念碑。那天,上海市政府搞了个仪式,碑是花岗岩做的,上面刻着字,底座周围铺了层碎石子,风吹过时,石子儿被卷起来,轻轻撞在碑面上。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监狱里还关着个“大名人”——魏广军,因为“敲头案”在全国出了名。他被锁在东监区的一间单人牢房,铁门上焊着粗铁条,墙角堆着几本旧书,床是木板搭的,上面铺了层薄薄的褥子。

监狱的建筑本身也跟着变样,顶上那维多利亚式的穹顶还在,砖头缝里长出点青苔,可底下却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门口的机器滴滴响,狱警刷脸进出,屏幕上闪着绿光。原来的铸铁栅栏外头,拉上了防攀爬电网,电线细得像头发丝,风一吹就微微颤,发出低低的嗡嗡声。东监区有个禁闭室,叫“风波亭”,名字听着挺有来头,是照着岳飞殉难的地方取的。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以前这地方墙是光秃秃的水泥,犯人被关进去时,鞋底磨着地面,脚步声闷闷的。如今墙面贴上了防撞软包,米黄色的,摸上去软乎乎的,角落还钉着几块固定板,防止撕下来。屋顶上装了24小时监控探头,镜头不大,红灯一闪一闪,取代了当年狱卒蹲在门口盯着的小窥视孔。犯人进去后,门一锁,探头就转起来,把每个角落都扫一遍。监狱一边留着老模样,一边往新路子上走。

改造中的人性缩影与搬迁落幕

2003年深秋,提篮桥监狱的空气里带着股凉意,树叶落了一地,院子里扫地的犯人推着笤帚,沙沙声在水泥地上响个不停。因故意杀人罪被关进来的王某那天没事干,晃到了监区图书馆。他随便抽出一本泛黄的《劳改报》,纸张脆得一碰就掉渣,翻到1985年的一期,里头登着一篇贪污犯的忏悔录。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文章旁边,有人用钢笔写下“贪墨之欲,甚于刀斧”八个字,墨迹早就干透了,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挺有劲儿,纸边还留着点模糊的指印。这监狱不光是关人的地方,还像个大课堂,逼着人往里瞧瞧自己。

就在这段时间,监里有个“新岸艺术团”,犯人们自己攒起来的,排了出话剧《雷雨》。演周朴园的是个落马的厅官,过去西装革履,如今穿着蓝囚服,站在搭起来的木台上,台词一句句念出来,声音低沉,台下坐着几十个犯人,板凳吱吱响,有人还拿手敲着膝盖打拍子。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另一边,监狱还开了个“提篮桥翻译室”,让有文化的人干点活儿。里头有个金融要犯,原来是搞钱的行家,如今坐在这儿翻外文书。他翻译了本《证券法比较研究》,整天窝在小桌子前,桌上堆着字典和稿纸,笔头磨得秃了,纸上密密麻麻全是字。翻译室里光线不好,窗户上焊着铁条,阳光只能斜着漏进来,照得他手边一圈亮。翻译完的稿子装订成册,封面是硬纸板,拿出去后,司法部看上了,直接收进普法教材里。

2014年,亚信峰会在上海开得热火朝天,提篮桥监狱却没闲着。民警周盟那天照例排查监区,走廊上脚步声回荡,铁门咣咣开关。他查到盗窃犯马某的监室时,翻了翻那家伙的鞋——一双破布鞋,鞋底磨得薄了。

周盟用手一抠,从夹层里掏出一张揉皱的香烟纸,摊开一看,上头用铅笔画着监区的平面图,线条歪歪斜斜,标注了几个出口和岗哨的位置。纸张脏兮兮的,边角还卷着,像是藏了挺久。周盟拿着这张纸,顺着线索查下去,愣是挖出了沪浙两省的一串连环抢劫案。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时间一晃到了2024年,监狱要搬迁了,院子里忙得像开了锅。档案室里堆满了东西,1.3吨重的犯人改造材料全得收拾出来,提篮桥的故事也就画上了句号。

参考资料:这里既神秘又“熟悉”!123岁的提篮桥监狱整体搬迁了

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监狱,只关押死缓、无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