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下令:5年内砍掉3000亿军费

2025年02月23日19:30:35 历史 2959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可是下了狠心,下令全军削减开支,旨在为特朗普时代的一些重点项目腾出资金,比如边境安全,还有那成为热门话题的亚太地区军事建设。说白了,这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

美防长下令:5年内砍掉3000亿军费 - 天天要闻

1、美军列车突然“急转弯”!挥刀大砍军费

据报道称,此次削减军费计划,预计在5年内砍掉3000亿美元,这表面上看起来五角大楼似乎是要给自己来次“大扫除”,比如,弗吉尼亚级潜艇、网络安全等,这些都是五角大楼眼中的“重中之重”。

削减开支的列车一旦启动,就不是随便停得下来的。赫格塞思认为,在提前预估和规划好的情况下,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依旧能够得到保障。

不过,即便有豁免项目,削减的动作还是让人捏了一把汗,毕竟,这可能意味着牺牲掉一些正在进行的计划,而这些计划或多或少都与拜登政府有关。

美防长下令:5年内砍掉3000亿军费 - 天天要闻

五角大楼的大动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想。涉及国防预算的调整,尤其是在美国立法机关内,可谓是一件“动一发而牵全身”的敏感事务。还有人猜测,此举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中俄产生利好?

2、美军“瘦身计划”,打掉了谁的饭碗?

回望过去几年,前总统拜登的国防开支计划更多地倾向于传统盟友合作和某些全球性威胁的应对。然而,在赫格塞思的政策引导下,重点似乎正在悄然转移,从而符合特朗普优先考虑的战略方向。

特别是在边境安全和亚太地区军事布局方面,资金的重新分配显得尤为关键。这个过程中,还包括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即人员上的“瘦身”计划。五角大楼可能将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裁员,以求节流。

美防长下令:5年内砍掉3000亿军费 - 天天要闻

这样的调整,很自然地引发了国会议员,尤其是那些在选区内背负就业责任的议员们的强烈反应。削减军费,特别是那些涉及就业岗位的计划,直接关系到某些选区的经济命脉。一些项目虽然在国防上看似可有可无,但其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却是实实在在的。试想一下,有多少国会议员愿意看到选民丢饭碗呢?

各方对于这一动向显然有不同的见解。毫无疑问,来自国会山的反对压力不小,因为任何牵涉到自身利益的事情都不会轻言放手。

3、外界的警惕,并没有随着美军削减军费而松懈

正当五角大楼的削减军费计划逐渐浮出水面,外界对这一动向的反应呈现出谨慎与警觉并存的局面。这一战略调整在国家安全和财政管理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但无疑在美国国内外搅动起了不小的涟漪。

美防长下令:5年内砍掉3000亿军费 - 天天要闻

首先,一些专家指出,这是一次别具含义的战略收缩。长期以来,美国的军事存在在全球视野中无处不在,而这种“常规操作”往往意味着大笔的开支。而如今,将资金从海外战线转移,加强本土防御,则被解读为美国试图扭转其近年来因过度扩张而负担沉重的财政局势。这样的策略似乎符合特朗普政府一直以来的主张,即优先考虑国内利益。

然而,这种“锅里添水、桶里漏米”的做法自然也在国会山引发了相当的关注与担忧。国防预算的减少并不像简单地压缩开支那么直截了当,它可能对整个工业基础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当涉及到多个利益集团时。国会议员们很清楚,削减某些项目虽然在镜头前显得英明果断,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