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2025年02月21日17:22:10 历史 1740

1949年起义前夕,潘文华发现自己的七姨太张俊竟然是军统,这对起义很是不利。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潘文华内心痛苦又纠结,最终还是决定唤来七姨太:

“你带着孩子先去香港吧,我现在担着重任,实在走不开,等这边稳定下来,我立刻去找你们。”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张俊信以为真:“那你一定要小心。”潘文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积蓄,递给张俊:“这些钱你拿着,路上用。”为什么潘文华得知自己的七姨太是军统后,没有杀她反而给了她钱让她走?

潘文华从药铺到战场

1886年,潘文华出生在四川仁寿的一个普通家庭。长大后的潘文华背井离乡,来到成都,在春熙路附近的一家药铺当学徒。

一天,潘文华出门送药,路过一座清廷新军的兵营,听里面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他好奇地凑到门口张望。只见士兵们身着崭新军装,手持西式枪械,队列整齐,步伐有力,眼中满是新奇。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从那以后,只要有空,潘文华就往兵营跑。一次,他看得入神,情不自禁地模仿起士兵的动作。“什么人,干什么呢?”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潘文华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是个年轻的班长。他紧张地搓着手,小声说:“长官,我……我是附近药铺的伙计,我就看看。”

班长打量着他,见他身形矫健,便问:“会功夫?”潘文华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官,我就是瞎比划,从小练过几天武术。”班长来了兴致,让他露两手。

潘文华也不扭捏,当场打了一套拳,班长看完以后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于是便邀请道:“想不想来当兵?”潘文华点了点头。就这样,他进入了兵营,成为了一名勤务兵。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两年后,兵营里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演武大会。18岁的潘文华主动请缨上台表演,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坐在台下的四川武备学堂总办陈宦,不禁脱口而出:“这年轻人,身手不凡!”

表演一结束,陈宦赶忙起身,快步走向潘文华,笑着说道:“小伙子,你功夫不错啊!来我武备学堂当助教,怎么样?”潘文华又惊又喜,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好几秒才结结巴巴地回答:“真……真的吗?我……我当然愿意!”

潘文华在担任助教期间,教学认真负责,还时常展示一些高难度动作,同学们都对他佩服不已。没多久,学堂里就传开了他的外号“潘鹞子”。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不久,他进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后的潘文华加入军队,奔赴西藏,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无畏的勇气,他们成功击退敌人。潘文华也因此立下战功,不久后便晋升为排长。

此后,每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没过多久,又晋升为连长。

资助同窗抗战御敌

辛亥革命后,驻藏清军瞬间陷入绝境,援军迟迟不来,军粮也快见底,与当地藏民的关系更是剑拔弩张。潘文华心急如焚,把几个亲信叫到一起商量说:“现在这情况,咱们不能在这儿等死,得想办法回四川!”有人小声嘀咕:“可路费咋办?”潘文华咬咬牙:“我琢磨着,咱们只能卖点枪械,凑点路费,先回四川再说。”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不舍,但也知道这是无奈之举,最终纷纷点头同意。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历经无数艰辛。终于,他们回到了四川,投奔了顺庆的李挽澜部队。

1918年,川滇军阀混战,李挽澜不幸战死,潘文华临危受命,接替他出任旅长:“兄弟们,李旅长虽去,但我们不能散!听我指挥,撤到陕南,从长计议!”在他的带领下,部队有条不紊地向陕南转移。

没过多久,战争爆发,刘湘的部队在战火中节节败退,一路撤到陕南。潘文华与刘湘本是同窗好友,念及旧情,潘文华立刻让人筹集了两万大洋。见到刘湘时,潘文华对他说:“这点钱你先拿去应急!”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刘湘激动地回应:“大恩不言谢!这份情,我刘湘记下了!”经此一事,两人情谊愈发深厚。不久后,潘文华带着自己的部队正式投奔刘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潘文华跟随刘湘出川抗战,奔赴江西、安徽战场,担任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三军军长。然而仅仅一年后,刘湘在汉口不幸去世。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潘文华临危受命,统率留川的5个师、2个独立旅及16个保安团蒋介石得知刘湘离世,意识到潘文华手中的兵力不可小觑,为了笼络他,特意将他召到重庆:

“文华啊,你一直忠心耿耿,如今刘湘走了,我对你可是寄予厚望。以后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

随后,蒋介石在各方面给了潘文华不少利益,还委以他诸多重要职务。但潘文华心里跟明镜似的,蒋介石表面热情,实则对他并不信任。于是为了保存实力,潘文华开始暗中行动,四处联络各方势力。开始暗中与蒋介石作对,为四川的稳定和自身的生存努力周旋。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抗战时期,潘文华身为川军将领,深感民族危亡。一次机缘巧合,潘文华在重庆与周恩来会面:“潘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深感荣幸。”潘文华笑着说:“周先生客气了,我也一直盼着能与您交流。”

两人坐下后,话题很快转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抗战的局势上。周恩来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国内外形势,阐述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一切力量的主张,潘文华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此后,潘文华又多次与王若飞等共产党员往来,每次交流,都让他对共产党的思想和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发现七姨太是军统,给钱放走了

1949年,蒋介石溃败,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这时,中共希望争取潘文华的起义,周恩来深知此事的艰难与关键,深思熟虑后,选派了心思缜密、极具耐心的唐午园,与潘文华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

在频繁的接触中,唐午园真诚地向潘文华介绍共产党的理念和对未来的规划。潘文华深受触动,逐渐坚定了投靠共产党的决心,于是他给杨续云打去了电话,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就在讨论起义计划时,他的七姨太张俊总是在场,这使得他们无法谈论正事。直到张俊离开后,他们才好继续商讨,潘文华意识不对劲,于是便暗中观察张俊。

时间久了,潘文华发现异常,自己的七姨太很可能是军统。但张俊毕竟跟了自己这么久,还为自己生儿育女,不忍心杀了她,便和杨续云说:“我心里还有个疙瘩,一直解不开。”

杨续云疑惑道:“潘将军,您有什么顾虑尽管说,咱们一起想办法。”潘文华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

“唉,还不是我那位七姨太,最近这段时间她像变了个人似的,天天在我耳边念叨,催着我赶紧去香港,一刻都不让人清净。我被她吵得头疼,可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杨续云听后,他坐直身子,认真地说道:

“潘将军,实不相瞒,我们对张俊女士的军统背景有所了解。这段时间我们也做了详细调查,可以确定的是,自从她嫁给您之后,没有向军统泄露过任何机密,也没有做出任何不利于您和起义大业的事情。”

潘文华听了这话,原本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意外:“真的吗?你确定调查清楚了?有你这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起义迫在眉睫,潘文华深知张俊的军统身份是个隐患。为确保起义顺利,不被蒋介石察觉,也为了保住张俊的性命,潘文华把张俊叫到跟前,并且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给了她,让她带着两个孩子先去香港

临行那天,潘文华亲自送张俊上车。送别张俊后,潘文华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身边再无牵挂,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起义的谋划之中。

潘文华起义前才发现,他的七姨太居然是军统,不舍得杀给钱放走了 - 天天要闻

1949年12月,北京收到捷报——潘文华等人成功起义!中央任命潘文华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潘文华找到工作人员说道:“志愿军战士们在前线受苦,我愿意捐钱给他们置办棉衣!”

然而,天不遂人愿,1950年潘文华因重病在成都离世,享年64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