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2025年02月10日17:43:23 历史 181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荔枝这种水果,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儿女的喜爱的食物,

但是却有这样一个品种的荔枝,

其价值要远超大家的想象。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在2002年的时候,就有10颗果子,

被送上了拍卖会,而让人没想到的是,

其中一个竟然被竞到了55.5万的超高价格。

那么这种荔枝为什么会这么珍贵,

我们为何没有将其推广开呢?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金子做成的水果

这种品种的荔枝,

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挂绿荔枝

它的名字来源于它的果壳,普通的荔枝都是红色的。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但是它的外壳上,却有一根绿色的线条,

这样独特的外观,

使得它在所有的品种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最显眼的存在了。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而一件物品只要有独到之处,

那么它的价值就会比同类要高,

挂绿荔枝同样也是如此,

只不过它的价值,的确是高的有些吓人了。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就在2002年的时候,

就有一批这样的荔枝被送去拍卖了,

虽然只有10颗,但是却拍卖出了130多万的价钱。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其中就有一个,直接卖了50多万的超高价钱,

这样的价格,直接打破了当时的世界记录,

这样的价格,说它是金子做成的水果,

简直就是在贬低它。

那么它为什么能卖到如此离谱的价格呢?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极其稀少的珍贵品种

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

说白了还是那一句“物以稀为贵”,

这种果子实在是太过稀有了,

而且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根据相关记载,这个品种早在宋朝的时候,

就开始有专人进行培育了,

它的价格也一直都比其他的品种要贵。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等到了清朝的时候,它直接摇身一变,

成为了皇家专供的品种,

到那时候别说是老百姓了,

就连达官贵人也没机会品尝。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这样悠久的历史,

以及附加的文化价值,

同样是它增值一大原因,

而且它本身就非常稀有,

这个品种的母树,全世界就只有一棵。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而这棵树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而且关于它,在当地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存在。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相传古时候在培育这个品种的时候,

当地百姓还是种植了不少的,

但是它却非常娇贵,为了成功培育它,

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这就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但偏偏官员还不知道体恤百姓,

还是一味的苛责,压榨,

这就使得当地百姓不堪重负。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最后一怒之下,将大片荔枝树全部砍倒,

只留下了一棵树,而这棵树,

就是增城一直存留至今的母树,

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当地著名的风景之一。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这个故事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是现存的挂绿荔枝树,真的只有这一棵,

而且这棵老树,一年到头也不过结下200颗左右的果实。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它的价格自然就是居高不下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有名的品种,

我们为什么没有推广开呢。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就像葡萄中的“阳光玫瑰”一样,

曾经也是风靡一时的“贵族水果”,

但事到如今,几乎每一家水果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同样的事情,

为什么放到这个品种身上就不行了呢?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贵族水果

我们能想到的事情,

这些专门从事相关行业的人,

他同样也能想到,而且早就已经开始了行动,

但是效果却很不理想。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就像那个故事说的那样,

古时候人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才将这个品种培育出来,放到今天也是一样的。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即便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技术,

但是它的培育难度,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几乎所有的方法都尝试过了,

不管是嫁接还是扦插,但都没能成功。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就算是直接进行移植,

等树木长成以后,结出来的荔枝,

和母树结出来的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也是不断努力,

一直培育出了好几代品种,

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别说我们后来培育的了,

就连母树本身,结出的果实品相都不稳定。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颗果实能卖50多万,

但是10颗总共才卖130万的原因了,

所以说真正的挂绿荔枝,到现在为止,

也只有这棵母树可以结出来。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其他经过培育的,仅仅只是比一般品种要好一点而已,

而就是这样珍贵的品种,也差一点就完全灭绝。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险些灭绝的品种

它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珍贵的,

即便是放到民国时期,仅仅一颗果实,

就能换到一亩田地,

这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但即便它如此珍贵,却因为时代的动荡,

人民流离失所,

导致这个古树无人打理,差一点就枯死。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这棵老树才得到了妥善的养护,

才得以焕发生机,我们这些后来人,

才有机会保留这一珍贵的文化种子。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而且为了它,当地也是非常下本钱的,

那些果实换来的资金,

全部都被用在了维护母树,

以及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后来这一珍贵的品种,

直接变成了一种象征,只有有贡献、有功劳的人,

才能得到它,而流通在市场上的数量,则是非常稀少。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但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人对它非常感兴趣,

尽管价格堪称天价,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掏钱,

想要尝一尝这种荔枝,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讲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它为什么这么贵了吧,

因为它不仅仅是非常稀少,

而且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更何况它甚至还成为了实力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购买这种东西的人,在乎的不是它有多贵,

而是它能给自己带来身份,带来品位。

全球仅存1株母树!2002年,一颗果子卖出55.5万,曾是皇家专贡品 - 天天要闻

现在的它,依旧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或许将来有一天,

我们的技术更上一层楼了,

那么它也就有机会推广开了。

参考信息:

南方都市报:漫话“增城挂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