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莱说
编辑:豆莱说
文物是历史的碎片,也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物质象征。
而那些流散海外的文物,则如同失散的家人,承载着一段段沉重的历史,也寄托着无数国人回归的期盼。
它们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
2000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牛首、猴首和虎首的出现,如同一道惊雷,瞬间点燃了海内外华人的关注,也深深触动了那段不愿被提及的民族伤痛。
在这场拍卖会上,前保利集团的董事长拍下了国宝,而这个人还和邓小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救下国宝的贺平
这三件兽首最终的命运,与一位低调的企业家——贺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并非普通的商人,他的身上流淌着革命的血液,他的心中燃烧着炽热的家国情怀。
贺平的父亲贺彪,是红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被誉为“红军华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医疗条件极度匮乏,贺彪凭借着对中医的钻研和精湛的医术,为无数红军战士疗伤救命。
长征途中,他用有限的药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甚至连敌军都对他敬畏三分。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将军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际,正是贺彪妙手回春,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军中神医”的称号,实至名归。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贺平从小就耳濡目染着勤勉、坚韧、奉献的家风,一颗爱国之心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贺彪
贺平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他的求学之路,他被迫离开校园,被安排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
对于一个满怀理想的青年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贺平并没有因此消沉,他将这段经历视为一种磨练,用父亲在长征路上经历的种种磨难来激励自己。
他明白,相比于父亲在战场上经历的生死考验,下乡劳动几年算不了什么,他积极地投入到劳动中,用汗水和双手体验着生活的艰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民的辛勤和不易。
保利集团的崛起与贺平的领导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来临了,贺平选择加入刚刚成立的保利集团,这家以军队背景为基础的企业。
对于贺平来说,保利集团不仅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更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舞台。
他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勤奋和在军队培养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迅速在保利集团崭露头角,成为公司骨干。
他并没有因为“邓小平女婿”的身份而享受特权,相反,他更加低调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贺平的才学和能力被很多人看到,所以后来他就,被任命为保利集团董事。
在他的带领之下,保利集团从最初的军工贸易业务逐步扩展到文化、房地产等多元化领域,不断发展壮大。
在贺平的领导下,保利集团不仅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企业,也跻身世界500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风采。
这种信念,贯穿于保利集团发展的始终,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他从未将自己的身份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一名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然而,商海的沉浮并非一帆风顺,一个更大的挑战正在等待着他,一个关乎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的抉择即将摆在他的面前。
2000年的香港,一场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其中的几件拍品,将贺平推向了历史的舞台中央,也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三千万港币夺回兽首,一场文化尊严的较量
2000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会的预展上,圆明园牛首、猴首和虎首赫然在列。这消息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圆明园的劫掠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伤痛,而这些兽首的出现,无疑是在这伤口上撒盐,是对民族尊严的公然挑衅。
它们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的范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也承载着一段沉重而屈辱的历史记忆。
彼时,贺平正在欧洲出差,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他深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指示保利集团香港分部团队参与竞拍,并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三件国宝迎回祖国。
拍卖会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机构纷纷加入竞拍,其中不乏一些恶意抬价的行为,试图从中渔利。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贺平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坚定,他不断地通过电话与团队沟通,密切关注着竞拍的进展。
每一次举牌,都代表着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经过多轮激烈的角逐,保利集团最终以3000万港币的价格成功竞得了牛首、猴首和虎首。
邓榕
当这个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欢腾,人们奔走相告,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不仅仅是三件文物的回归,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守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洗刷历史的耻辱。
贺平的名字,也随着这场拍卖,被深深地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信息来源:贺平百度百科
无偿捐赠与文化传承
贺平并没有将这三件兽首据为己有,在他的安排下,牛首、猴首和虎首在香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公开展览,供广大民众免费参观。
成千上万的香港市民涌入展厅,近距离地瞻仰这三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感受着它们所承载的历史重量和民族情感。
这次展览,不仅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也激发了国人对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
展览结束后,贺平做出了一个更加令人敬佩的决定:将这三件兽首无偿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并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文化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他而言,这3000万港币的支出,不是商业投资,而是一次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回馈,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
贺平的义举,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需要落实到行动中的责任。
企业家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肩负社会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