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解放书单|理解当代美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2024年12月30日14:40:23 历史 7137

第32期解放书单|理解当代美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 天天要闻

第32期解放书单|理解当代美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 天天要闻

保守主义是美国两大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之一,根据盖洛普公司2021年进行的民调,有36%的美国人自称是保守派。如果说欧洲保守主义的兴起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应,那么美国保守主义则缘起于对罗斯福新政的批判,正是新政的激进改革引发了保守派的强烈批评,摧毁了洛克自由主义在美国一统天下的地位,导致了美国思想和价值观的分野。从1934年“美国自由联盟”成立算起,美国保守主义已经有90年的历史。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保守主义已经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和外交等各个层面,汇聚了各种反对激进变革和大政府的势力和主张。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保守主义经过四次扩容,已经成为与新政自由主义分庭抗礼的强大政治力量。与大多数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美国的保守主义并非系统、完整、具有高度连贯性和一致性的严密思想体系,而主要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运动。各种势力打出保守主义的旗号,或者聚集在保守主义旗帜之下,与其说出于共同的信仰,还不如说出于共同的利益,这一共同的利益就是通过美国的民主过程掌握政治权力,然后改变各级政府的公共政策,推翻他们不喜欢的自由主义政治议程。保守主义更像是被用来进行政治动员和组织政治联盟的思想工具,而非体系化的政治哲学,以保守主义者自居的政治家们也绝非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者。正是这种以获取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实用主义特性导致保守主义会随着选举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纲领,甚至把相互矛盾的思想和主张聚集在一起,导致保守主义内部存在巨大的张力。

作为美国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美国保守主义在21世纪初一度成为我国政治学界和美国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特别是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后,主导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新保守主义者受到广泛的关注。

从2003年起,国内出版了多部研究美国保守主义的著作,发表了数量庞大的论文,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即美国保守主义思想的演进和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前者有吕磊的《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以及王恩铭和王卓合著的《战后美国保守主义》,后者则包括任晓和沈丁立合编的会议论文集《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王公龙的《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王联合的《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想沿革与外交影响》以及姜琳的《美国保守主义及其全球战略》。

奥巴马上台后,自由主义重新主导了美国政治,对美国保守主义的研究在我国一度沉寂。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意外获胜后,学者关于美国政治的研究重点转向民粹主义,对保守主义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实际上,美国近年来出现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合流的趋势,原来主要为知识精英、富裕阶层和白人中产阶级所鼓吹的保守主义逐渐“下沉”,越来越成为普通民众和白人草根阶层的信念和主张,保守主义的民粹化趋势开始显现,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因此,重新考察美国保守主义在当下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文钊研究员的著作《新政以来美国政治保守主义的演变》的出版恰逢其时。

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者从思想(理念)和实践(政策)两个维度阐述了美国保守主义的演变,既讨论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保守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如罗伯特·塔夫脱、小威廉·巴克利、巴里·戈德沃特(高华德)、菲利斯·施拉夫利、罗纳德·里根、珍妮·柯克帕特里克、保罗·沃尔福威茨、纽特·金里奇、史蒂夫·班农等人的思想,又考察了他们具体的社会与政治行动,但后者是重点。本书以保守主义行动而非思想为重点抓住了保守主义的本质:保守主义在美国与其说是一种政治哲学,不如说是一种政治运动,美国保守主义者的目标并不是提出超越时空、具有永恒意义的思想观念,而是获取政治权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自由主义的高歌猛进。本书并没有对保守主义的源流和思想谱系进行详细的追踪,而是以保守主义者的政治行动而非思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保守主义思想如何塑造共和党的政党纲领、影响总统大选和美国的内外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并非保守主义的思想史,而是保守主义的政治史。

二是本书提供了汉语学术界关于美国保守主义政治的最完整、最全面的叙事。作者从美国保守主义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写起,一直写到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以流畅、生动的文字清晰地描述了保守主义政治近百年的变迁。全书以九章60万字的篇幅勾勒了诸多保守主义思想家的思想画像,描述了各个保守主义政治家的成败功过,剖析了保守主义政治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深刻改变,并对保守主义的未来和走向进行了展望,堪称半部新政以来的美国政治史。

三是本书揭示了美国政治保守主义“庞杂与分裂”的特性。“庞杂”是因为美国保守主义在演变过程中为了击败新政自由主义,吸纳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组成保守主义联盟以对抗自由主义联盟;而“分裂”的原因则在于这些政治势力之间不仅存在主张和诉求上的分歧,而且还交织着精英和大众、建制派的理想主义和反建制的民粹主义的对立。近年来,共和党的民粹化加剧了这种分裂,这与自由主义内部的一致性和民主党的团结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庞杂与分裂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持续下去,如陶文钊老师在结语中所言,“(如果)没有一个如里根那样举旗的人,可以把保守主义者召集到一起,带领保守主义的各个派别,这些派别就各行其是”。特朗普显然不是里根那样的人物,尽管他个人把里根视为榜样。

简言之,《新政以来美国政治保守主义的演变》是在恰当时刻出版的一部难得的优秀著作,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当代美国政治的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保守主义的迷宫,去观察和解读正在上演的一幕幕美国政治大戏。(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特聘教授)

第32期解放书单|理解当代美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 天天要闻

《新政以来美国政治保守主义的演变》

陶文钊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