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2024年05月13日18:35:05 历史 1651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让人铭记。其中之一便是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而在行刑之际,这位少年却以满面笑容迎接死亡。

在那个铁腕统治的年代,一名少年勇敢地为父伸冤,竟然惹来皇帝的杀机,他不顾生死的临危不惧,又令明太祖朱元璋赫然折服,并获得了封官的殊荣。

这究竟是一段怎样的人生传奇?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波澜壮阔的故事……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一、明初铁腕治朝,罪臣遍野

朱元璋是个出身寒微的帝王,他用屠刀开国,用血路铺就了明朝的基业。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满目皆是战火硝烟和阵亡将士,朱元璋只有用最狠辣的手段才能稳固这脆弱的王朝。

为了巩固皇权,他对朝野大小权贵们实行了极为严厉的肃清,誓要剪除异己,扫清异心人物。凡是有人怀有异心、结党营私,哪怕是微小的嫌疑,朱元璋都毫不留情、残酷无情地处以极刑。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在他的铁腕统治下,明初曾爆发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引起朝野震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胡惟庸案",这桩大案由一个小小的告密而起,最后竟演变成一场牵扯三万多人生死存亡的阴谋大案。

胡惟庸曾是朱元璋的心腹大臣,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然而野心勃勃,被朱元璋识破了图谋不轨的企图后狠砍断头。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年曾与朱元璋并肩作战的李善长,也因为推荐胡惟庸而被牵连其案,遭到诛杀,可见朱元璋的狠厉手段和永不手软的杀伐决心。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这些大案不仅清除了朱元璋早年效命的诸多开国功臣,而且杀绝了朝野对皇权的任何威胁,从此朱氏王朝地位更加稳固。但也正因如此,整个官场上下噤若寒蝉,人人自危。

官员们纷纷远离权力中心,宁可守在一方小吏,养尊处优,也不愿贪图高位而丧命。甚至连朱元璋的儿子们,看着父亲一个个将亲信和功臣诛杀,也对他这个父亲怀有深深的戒惧和敬畏之心。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在这般铁血肃清的年代,朝野上下罪臣遍野,无辜者常常被牵连入狱,遭受株连而命陷囹圄,冤案冰冷横行。

滁州牧周父正是其中一个无辜的牺牲品,被冤枉卷入一桩大案,受逮捕羁押严加审问,命在顷刻之间。而他的独子周琬,为救亲父孤注一掷,孤身一人不避生死地前往京师申冤、觐见圣上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二、少年期盼救父,孤身赴京觐见

周父本是一位清正刚直的官员,为政有方,务实廉洁,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命运无常,他满盘皆输,不幸被卷入一桩朱元璋镇压异己的大案,被廷杖严加逮捕审理。

一家老小人人惶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惊恐和压力。周母彷徨失措,日夜哀恸,茫然不知所措。家中只剩下少年周琬独挺大厦,不得不一肩扛起维系全家的重担。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周琬自幼就受到父亲的教导,知道清贫但操守坚定方是为官之道。他深知父亲是个遵纪守法、毫不贪婪的好官,品行端正,一生廉洁自好,决计没有犯下什么大错。父亲所为,正是周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为此他先是四处向父亲的至交好友求援,想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为父伸冤,然而每每扑了一个空,无人愿意为周父掺和进这样的大案,唯恐连累自己,避之唯恐不及。面对如此绝境,周琬陷入迷茫,不知所措。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就在这时,一位老叔父却给了他启示和希望:"与其在这里碌碌无为,瞎焦急,不如亲自进京朝见皇上,直接请旨平反啊!朱皇帝虽然手狠,但是如果你能说得通他的话,也未尝不能竭尽孝心为你父伸冤!"这无疑给了周琬一线生机。

于是,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弱冠小子,就孤身一人怀揣着一腔孝心,收拾简单的行囊,奔赴遥远的京师寻求申冤的机会。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三、堂堂朝阙惹来杀身之祸

要见到皇帝可不是件易事,即便到了京城,周琬也陷入了迷茫。他在京城四处寻求门路,终于在某朝廷官员的帮助下,获准在上朝时临时"告御状",向朱元璋当面伸冤。

虽然十分紧张害怕,但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危,少年依旧鼓足了勇气,独自一人走进了那座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内殿。朝堂万万没想到,竟是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向皇帝"告御状"。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一开始朱元璋还对这个胆大包天、天真无知的孩子有些好奇,但当他听到周琬竟要为早已被定罪的父亲伸冤时,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一种被小人高高踩在头上的怒火从心底燃起,几乎要喷涌而出。

周琬无所畏惧地站在万千侍卫的包围中,并没有感受到朝堂肃杀般的气氛,慷慨陈词,为父亲讲述自己的冤情。

这在当时实在是罪不容赦的大逆不道,朱元璋大怒,猛地拍案而起,当即下令处斩这个无知妄言的少年!所有人的眼神里都透露着一种怜悯和难过,好不容易一个孝子终将就此陪葬。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四、临死未惧展现孝心胆略

就在侍卫们粗暴地拖着周琬准备行刑的那一刻,整个朝堂的气氛骤然凝固。毕竟处决一个孝子为父申冤,这在朱元璋多年的统治中也是头一回。

所有人都用惋惜和错愕的眼神看着这个勇敢的少年,暗自叹息他那悲壮的命运。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就连临死的周琬也没有丝毫恐惧和软弱。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相反,他在仰视朱元璋时,脸上竟洋溢着坦然的笑容,恰如一个春日里向阳绽放的花朵。这种临危不惧、扫去生死恐惧的孝子形象,给人一种踌躇满志、勇气可嘉的感觉。就连一些老臣们也啧啧称奇,对这孝子大加赞赏。

这一幕彻底震撼了朱元璋,也在他内心埋下了深深的疑虑:一个孩子怎会如此泰然?面对死亡竟如此从容淡定,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和阴谋?于是他暂时按下了处决的手令,准备进一步考量周琬的来历和企图。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五、朱元璋被孝心所折

被生死一线救回来后,周琬跪在地上,手足无措、浑身发抖,突如其来的死里逃生让他如坠云里雾里。他依旧虔诚地叩谢朱元璋的恩典和赦免,但随即又出人意料地说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家父年老体弱,如若处于边疆戍守必不能承受那番艰辛,还请皇上重新考量!"

这等于是直接拒绝了朱元璋已经难能可贵的宽宥,对皇帝赦令视而不理,简直是罪加一等!台下的文武百官一片哗然,有人甚至否认自己方才所见所闻,谁敢在朱元璋面前如此放肆无礼、目无君王?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果不其然,朱元璋勃然大怒,双目圆睁,看向周琬的眼神如同要将他生吞活剥。他大手一挥,再次命令拖下周琬,当场斩首示众!但就在那一刻,他又看到了周琬那熠熠生辉的眼神和坦然的笑颜,仿佛对生死一念之间视若无睹。

一种近乎虔诚而专注的孝心热忱,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救父。这让朱元璋突然感到一阵触目惊心。面对军旗林立的阵仗和生死存亡,一个孩子怎能如此镇定自若?他的心中一定怀揣着无比坚贞的理念和赤子之心。

是的,一定是纯朴孝心所致,也是上天对他毕生戎马的补偿。于是,他的手掌渐渐垂下,神色缓和了下来,并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六、惊现宽恕 赐封侍卫官职

"罢了罢了,朕今日怜你一片孝心,既然你执意为父赎罪,那就由你在朝为官,代替你那愚昧无知的父亲吧!有何见教,便招于案牍了。"

朱元璋豁然开恩,亲自册封周琬为侍卫官职,前程无量。少年周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他孤身一人冒死闯荡京城,不但为父摘得明白,赢得大赦,还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委以重任。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全场哗然,一片肃静后是将士们的稀疏掌声,很快就汇成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朝野百官无不侧目,都有些反应不过来朱元璋这出人意料的宽宏之举。

这位平日里杀伐果断、狠辣无情的明君,竟被一个少年的孝心所折服,给予厚赏。从此,"孝子周琬"的佳话便广为流传,成为后世了不起的孝子典范。也因此,朝野文人们将这个少年的孝行拥护文字,成为家训教材,世代相传。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七、归家团聚 父慰孝子无疆

获赦出狱后,周父内心无比欣慰,同时也为儿子孤身犯险而后怕不已。但当听说儿子竟然成为了朝廷侍卫,他简直乐不可支,顿时感到了自己的一番辛劳没有白费。

周家终于能够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重新团聚,重新凝聚家国之本孝的力量。周父不尽地慰勉周琬胆略过人,并让他谨言慎行、继续秉持孝悌之心,铭记做人之本。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而周琬在获封之后,却依旧保持了谦逊有礼的本色,不为富贵所扰,兢兢业业侍奉新主。事后,朝野上下无不向周琬投桃报李,曾经那些嫌疑周父累己的官员们一个个上门拜访,想要与他们一家人结交。

但周琬都一一拒之门外,他坚持父亲的教导,不与朝野上流交往过多,只是专注于本职。或许这份孝心和担当,终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朱元璋下令处死一位少年,行刑前少年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 天天要闻

结语

这便是被冠以"孝子"美名的周琬励志传奇。一个不学无术的少年,靠着纯朴的孝心,最终打动了当朝明主,不但赎回了家人的生命,还赢得了光明的前程。

历史因他而多了一笔温暖的彩笔,而他的孝行义举,更注定将世代传颂于官场佳话之中。无疑,这位少年勇士所展现出的英勇胆略和纯朴孝心,在动荡年代中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人铭记和赞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湖南省汝城县原县长周小阳被逮捕 - 天天要闻

湖南省汝城县原县长周小阳被逮捕

新京报讯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消息,湖南省汝城县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小阳(正处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湖南省郴州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娄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周小阳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
一地市委书记,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一地市委书记,任上被查

湖北省纪委监委5月21日消息,恩施州恩施市委书记、二级巡视员苏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苏勇(资料图)报道显示,5月15日,苏勇出席了公开活动。公开简历显示,苏勇,男,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湖北咸丰人,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华中农业大学农作物专...
看到赖御史的悲惨结局,才明白林相怼庆帝的高明,范闲注定是孤臣 - 天天要闻

看到赖御史的悲惨结局,才明白林相怼庆帝的高明,范闲注定是孤臣

《庆余年2》的剧情已经渐入佳境,又体会到了第一季熟悉的权谋烧脑感觉。尤其是第十集的朝堂博弈,真的一个个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完了一遍后,还能让观众复盘。#头条创作挑战赛#之前范闲故意收了检蔬司戴公公的三千两,然后就被赖御史弹劾了。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辩论,才引出范闲“受贿”的深意。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灾通常在旱灾之后发生,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打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 天天要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采茶季。里泽省位于黑海沿岸,这里降水丰富、山脉绵延。冬天厚厚的积雪覆盖茶树,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会滋养土壤,使生长出的茶叶保持稳定的风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采摘季。传统的采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 天天要闻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一卷卷泛黄的族谱里藏着故土的“根与情”,也藏着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近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安徽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目前,全国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仅17项...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 天天要闻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伊朗总统莱希因直升机空难死亡令人不胜唏嘘。 莱希在2021年当选伊朗总统,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了很多大事,为伊朗战略转向保驾护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内伊的任务。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 天天要闻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财政...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 天天要闻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松江的宝贝理应留在松江!”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区博物馆接受捐赠仪式上,热心市民陆俊伟质朴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当天和他一起来到博物馆捐赠文物的还有郑旭华、封履宁、李益忠、梅亚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了每一名捐赠者和文物的故事,并为他们颁发捐赠证书。“在国际博物馆日和松江区博物馆开馆...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 天天要闻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鲜半岛不仅仅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南北朝鲜,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更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当朝鲜半岛从中国的影响中逐渐走向日本的控制时,中国人对此反应如何?是同情还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