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查家谱,说张柬之的祖先可以一路追溯到刘邦的左膀右臂张良。哇!基因了不得呀!不过,张柬之年轻时担任清原县县丞,在这个岗位上足足趴了四十年没挪窝,呵呵!成了著名的“县丞钉子户”。
这个时候,一般人早就认命躺平,但张柬之却在70岁重新踏入考场,再度夺得贤良科的状元,为他的人生注入了第二春。
武则天有一回问狄仁杰:“我想找个大才用,你有推荐人选吗?”狄仁杰说:“臣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个用法?您要想找个擅长公文、富有文采的,还是想找一位经国济世的大才?”
武则天不耐烦地说:“知道你还问!快说说,有没有这样的人?”狄仁杰说:“有。荆州长史张柬之,是难得一见的宰相之材。而且他多年怀才不遇,要是得到陛下的重用,一定会鞠躬尽瘁,报效国家。”
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话,满怀期待地把张柬之召来一看,哇!原来是个将近八十岁的小老头儿,大失所望,随便给了个洛州司马的官职就把他打发了。
过了段时间,武则天又对狄仁杰说:“你不是答应给我推荐大才吗?”狄仁杰说:“臣之前推荐的张柬之,陛下不是还没用吗?”武则天说:“我用啦”。狄仁杰摇头道:“我推荐他,是希望陛下用他做宰相,当洛州司马,那不叫用。”武则天说:“那行,我用。就叫他当个秋官(刑部)侍郎看看吧!”
宰相姚崇出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临离开京城之前,武则天让他推荐一名宰相的后备人选。姚崇说:“我看秋官侍郎张柬之沉稳有谋,能决策大事,而且此人已经八十岁了,再不用就来不及了。”
武则天见狄仁杰、姚崇先后极力推荐张柬之,只好硬着头皮提拔张柬之当宰相。
其实,武则天与张柬之是同龄人,而且性格相似,同属于倔强执拗、百折不挠的稀有物种。
武则天80岁以上时疾病缠身,难以上朝,治理国事明显力不从心,却仍然死死握住帝王的权柄,迟迟不肯让自己的儿子接班,反而将许多重大决策通过身边的两个男宠传递,李唐家族皇权被武氏家族或武则天男宠势力集团取代的风险与日俱增。
张柬之大器晚成,雄心万丈,注定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爆发出最灿烂的火花。
张柬之发挥才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秘密广泛联络拥戴李唐家族的大臣,并将亲信骨干调任左羽林军将军,又说服右羽林军的将军为己所用。
在约定的时间,羽林军开始进军皇宫。可是,关键时刻,皇太子掉链子了。
当众大臣和一大帮羽林军想簇拥太子入宫逼迫武则天让位时,太子浑身打哆嗦,面青口唇白,死活拒绝出门。哎哟!这也难怪,他老妈子长期以来的铁血手腕已经深刻地烙印在太子的心里,一想到就心惊胆寒。
一边是众大臣苦苦劝说,一边是太子不肯配合,最后,大臣只好卖一个破绽,对太子说:好吧,既然这样,那么劳烦殿下亲口对众将士说一声,我们确实开不了这个口。
太子一听,大臣们妥协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出门刚想开口,大臣们们一二三把他搬上坐骑,狠抽一鞭子,骏马飞奔,太子回不去了。
武则天的两个男宠血溅皇宫,病魔缠身、众叛亲离、内外交困的武则天被迫让位给太子,张柬之导演的逼宫大戏成功落幕。
作为公众号“学习与智慧齐飞”的作者,心理才子研究张柬之,与大家分享跨界通用大智慧原理:
大器可以晚成,终身学习、终身奋斗的人生策略永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