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中国过春节|德国工程师在武汉的第19个春节,感慨每天不一样,江城已成我故乡

2024年02月24日12:51:26 历史 6842

极目新闻记者 李力力

还有一天,德国人马丁马上就要迎来自己在中国度过的第19个春节了,他和每一位中国人一样,熟悉年饭桌上的热闹氛围,而那些种类繁多、眼花缭乱的菜品,妻子熊琼调侃说:“没有他不能吃的,比我还能吃辣……”

马丁全名马丁•克罗伊策尔(martin kreutzer),德国纽伦堡人,在德国一家从事建筑设计、铁路建设的公司担任地质工程师。和大部分德国人一样,他以严谨勤奋著称,做事一板一眼。因为工作原因,他去过很多国家,也游览过各国的风景,直到2005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老外中国过春节|德国工程师在武汉的第19个春节,感慨每天不一样,江城已成我故乡 - 天天要闻

马丁一家

放弃升职和丰厚年薪,选择留在中国

2005年6月23日,武广高铁正式开工建设,马丁所在的德国公司参与了部分项目。9月,马丁被公司派驻中国。当时,得知有外派的任务,很多人都不感兴趣,但马丁决定过来看看,他很好奇,这个东方大国到底是怎么样的。

19年后的马丁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份好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马丁在中国的第一站就是武汉。当时,他对武汉的第一印象是“大工地,但是很有活力!”尽管武汉和他的家乡很不一样,可他莫名其妙就爱上了这里。

2005年底,他遇到了武汉姑娘熊琼。这一年,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爱上这座城市,更收获了爱情。

老外中国过春节|德国工程师在武汉的第19个春节,感慨每天不一样,江城已成我故乡 - 天天要闻

马丁和双胞胎女儿

提起这段跨国婚姻,熊琼十分感慨:“当时,项目结束了,马丁也该回国了,公司承诺他回去立即升职,担任更大项目的负责人。”然而,面对丰厚的年薪和上升机会,马丁放弃了,他坚持要求留在中国,为公司主持更多的中国项目。

马丁说,他不能放弃心爱的姑娘,也想看看中国其他铁路项目的发展。

于是,武广高铁项目结束后,马丁又先后前往重庆、长春……后来,他和熊琼结了婚,还有了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女儿。

收获爱情,也见证中国交通的飞速发展

在中国待了多年,马丁也成了中国通。“准确地说,到今年9月,就整整满19年了”,马丁的严谨中透露着得意。

19年里,马丁在中国收获了爱情、建立了美满的家庭,更见证了武汉乃至中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2005年,武汉的基础建设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武汉人都很热情,项目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马丁回忆说,这种氛围深深感染了他。

他曾经以为,武广高铁的长度相当于跨越了三个德国,这已经足够了,以后应该不会再有这么长的高铁了。

老外中国过春节|德国工程师在武汉的第19个春节,感慨每天不一样,江城已成我故乡 - 天天要闻

然而,中国这些年的巨变,一再刷新他的认知,让他深切感受到“每天不一样”。特别是中国很快自主掌握了高铁核心技术并领跑全球,中国高铁飞速建设的步伐难以阻挡。

武广高铁2009年竣工后,立刻向北延伸,直至2012年京广高铁全线开通。京沪高铁、沪渝蓉高铁等贯穿南北、横跨东西的中国高铁网也迅速推进。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铁路网越织越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交通越来越便捷。

“这一切变化是颠覆性的,在其他国家难以实现。”马丁感慨地说,“19年来,中国每天不一样,我亲眼看到了。”

熊琼说,从两人初遇起,她最终选择了这个言语不多的德国人,不仅是感受到了他对她的真心实意,还有他对中国的深切认同和欣赏。她发现,马丁是真心喜爱中国,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发展成就。“没有他不能吃的中国菜,每当中国有新的发展成就,他比我还要高兴……”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两人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已经9岁了,至今一句德语都不会。但马丁毫不在意,他坚持认为,女儿的母语必须是汉语。他们漂亮的双胞胎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只有和爸爸马丁交流的时候才使用英语。

马丁说:“中国市场前景很大,是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学好中文,一定不会错。”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 天天要闻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1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庆祝“6.9”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开发成果公布发布会,现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开发成果《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首发,该资料也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黑龙江省档案馆依托特色馆藏,持续发力档案价值挖潜,成功...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 天天要闻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章不收费!但含广告解锁,几秒后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某家农户里,游击队队长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满面地冲着对面的人举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