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2023年10月25日19:36:04 历史 1140

我之所以将明武宗朱厚照称为大明最后的英主,因为朱厚照是大明十六帝中最后一位具有太祖太宗英雄气象的皇帝,他也是大明最后一位御驾亲征蒙古并且取得胜利的皇帝。

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 天天要闻

由于弘治年间大明北疆边防的废弛,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崛起以后不断兴兵南下侵扰,到正德年间,蒙古人势力已经重回河套地区。面对这种情况,朱厚照在通过宦官锦衣卫和军队的三步走战略掌握大权以后,决定效仿太宗御驾亲征蒙古,重振大明雄风。

朱厚照知道他的这个想法肯定会遭到文官集团的大力反对,于是在正德十二年,朱厚照骗过满朝文武私自离开京城,经过居庸关,于八月二十八日到达了宣府。来到宣府以后,朱厚照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然后派人通知了大同总兵王勋。

王勋在大吃一惊之下,很快就核实了皇帝来到宣府的情况的确属实,王勋虽然搞不懂皇帝为什么会突然来到宣府,但他认为不按常理出牌的朱厚照或许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来边关体验一下边军的生活。

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 天天要闻

然而,让王勋没有想到的是,朱厚照在宣府安顿下来以后,就下旨将他自己这个威武大将军改名为朱寿,加封镇国公爵位,并在宣府营建镇国府。至此王勋终于知道皇帝朱厚照,这是打算常驻宣府不走了。

而此时,文官集团也得知了消息,他们立刻开始苦劝朱厚照回京,甚至抬出了朱元璋亲自编写的《皇明祖训》,来警告朱厚照不要贪功兴兵。睿智的朱厚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指出《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不但不包括蒙古,恰恰相反,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还确告诉后世子孙,对待蒙古需要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文官集团被朱厚照怼的哑口无言,而朱厚照就此在宣府安定了下来,虽然远在宣府,但是朱厚照却并没有荒废政事,他下旨将京师所有的重要奏章,全部送到镇国公府,由他亲自批阅,把权力仍旧牢牢的握在手中。

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 天天要闻

在宣府呆了一段时间,朱厚照看到蒙古人还没有南下劫掠的动静,于是就动身前往离边境更近的阳和操练兵马,到了九月,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带领五万蒙古骑兵来到长城杀虎口外,准备对大明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劫掠。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人,王勋赶忙派人送信给在阳和的朱厚照,请他立刻回京以防不测。

朱厚照这次来宣府就是为了要亲自和蒙古人打一仗,所以他当然不回离开,而是立刻召集诸将展开作战部署,朱厚照的战术是以大同为中心,将兵力部署在四周,形成一个口袋阵,然后将蒙古人引入口袋阵中围而歼之,战术布置完以后,朱厚照要求全军务必在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完成作战部署。明军将士在接到朱厚照的命令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有一种恍若昨世的感觉,仿佛那个五征漠北的永乐大帝在此时重临北疆。

十月初,威武大将军朱寿朱厚照亲自率军进入了大同战区,只等蒙古人钻进口袋阵以后,就下令全军出击。然而,朱大将军到底还是低估了对手,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对大明王朝而言,是一个凶狠狡猾的敌人,但是对于蒙古人而言,他却是一位中兴改革之主。

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 天天要闻

达延汗在位37年,是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蒙古大汗。正德五年,达延汗通过右翼之战一举统一了蒙古全境,结束了自元朝灭亡以后,蒙古草原各个异姓领主称雄称霸的时代,随后达延汗开始强力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他废除了沿用一百多年的元朝官制,将整个蒙古分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其中左翼察哈尔兀良哈和喀尔喀三个万户;右翼为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个万户,察哈尔万户由达延汗亲自统领,其他五个万户则由达延汗的儿子们分别统领。

达延汗的两翼六万户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清朝设立盟旗制度的基础,而蒙古的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达延汗,蒙古人很有可能会在无休止的混战中彻底沉沦,直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朱厚照的对手正是这位蒙古历史上百年难得一遇的雄主小王子达延汗。久经战阵的达延汗并没有像朱厚照预想的那样进攻大同,而是在十月十五日绕过朱厚照布设的口袋阵,兵分两路进攻平虏卫和威远卫

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 天天要闻

由于平虏卫和威远卫远离大同,所以朱厚照在这两处布设的兵力比较少,达延汗绕过口袋阵击破平虏卫和威远卫以后,蒙古大军就可以从大同西南的应州南下,然后突破雁门关宁武关中间的长城,长驱直入山西的主要产粮区汾河平原

达延汗的计划十分完美,如果不出意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然而达延汗并不知道他的对手是朱厚照,朱厚照看到达延汗没有入套,于是立即改变作战计划,他先是派出两路大军分别驰援平虏和威远;同时命王勋兵出大同,要求他务必要在应州截住蒙军主力,然后,朱厚照急调宣府守军到阳和附近集结,由他亲自统帅南下迎战达延汗。

就这样,明军的战线从原本的口袋形被拉成了一条线,而朱厚照距离这条线的尽头应州大约260里的路程,就算急行军至少也需要两到三天时间才能赶到,所以在朱厚照赶到应州之前,王勋必须要拖住蒙军主力才行。

大明最后的英主明武宗朱厚照(七)威武大将军朱寿和小王子达延汗! - 天天要闻

十月十八日,王勋率军在应州城北的五里寨与蒙军主力接触并展开激战,尽管明军作战十分英勇,但由于敌众我寡,最终被蒙军逐渐分割包围,眼看明军就要全军覆没,此时突然天降大雾,能见度不出三尺,当蒙军等到雾气散尽,准备发动进攻的时候,却发现王勋已经趁着浓雾,带领明军退回了应州城。

看到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达延汗大怒之下准备攻城,然而蒙军还没开始行动,王勋居然主动率兵出城寻战,因为王勋得到消息,朱厚照调度的两路宣府和辽东的援兵即将赶到,届时三路人马前后夹攻,不愁蒙军不破。然而达延汗面对王勋的反常,迅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分兵阻住宣府辽东援军,然后集中兵力对付王勋,就这样,王勋所部在涧子村再次陷入到蒙军的重围之中。

王勋绝望了,他亲自下马督军,命令步兵结阵,迎接蒙古骑兵最后的冲击,就在王勋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最坏打算的时候,只见蒙军阵后烟尘四起,一支新的明军犹如神兵天降,王勋知道,这是威武大将军朱寿朱厚照亲自率领的援军赶到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闻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阳市泾阳县洛村来了几个人,他们是代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岁的老人,并赠送连战“民族之光”的亲笔题词。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几个人来之前的几个小时,老人却已经离世了。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