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富商沈万三就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他曾做了很多事引起了皇帝朱元璋的猜忌。
朱元璋在席间试探他,问面前的猪蹄叫什么?沈万三一听就知道皇帝对他心有不满,思忖良久回答了三个字,这才保住了性命。
明朝首富沈万三
在浙江绍兴上虞市的沈园街道中,有一块刻有“天下第一家”字样的石碑,是我国的一级文物。
这块石碑就是朱元璋赐予明朝的富商沈万三的,能被评为天下第一,足以看出此人不简单。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士,原名叫做沈富,是当地有名望的大户人家。
沈富祖上经商小有所成,这足以让他小时候的生活衣食无忧。到了他这一代世道不平,祖上积攒的家业也因为社会的混乱而消耗殆尽。
家道中落的沈氏家族意识到经商虽能积累财富,却无法在乱世中保全家业,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年轻的沈万三身上。
家人希望他出仕,既可以帮家族更上一层楼,也能让家族有所依靠。
只不过他对官场并不感兴趣,走仕途一道终究没能行得通,反而在经商这一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父亲去世之后,家中的重担都落在了沈万三的身上,贫穷的他只能去别人店里打杂,养家糊口。
这段期间他做过很多事,也学会了不少经商之道,颇有经商头脑的他很快就有了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起初,他秉承了家业以售卖米粮等作物为生,一步步做大后,沈万三开了好几间铺子。
沈万三不仅有经济头脑,更是有贵人相助,富甲一方的吴贾人陆氏非常看好沈万三,出资全力支持他开辟田宅、发展创业。
经过积累,沈万三很快就拥有了很多田地、铺子,生意越做越大了。
此外,他发现经商有很多窍门,还善于用别人的财富为自己创造利益。
也正是这样,沈万三涉及的领域逐渐在扩大,甚至将目光瞄准了对外贸易这一块,赚取更多的财富
明朝末年战乱频繁,百姓苦不堪言,这对沈万三来说又是新的机遇。
各路人马作战都需要粮饷,他总是能想方设法成为供应商,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粮草市场。
战争持续的时间久,沈万三获得的利润就越多,到这时,他积累的财富已经非常可观了。
散家财助皇帝建功
商人最会审时度势,他们要想发展好就绕不开政治,作为政治权利中心的皇帝自然是商人们讨好的对象。
沈万三更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他不仅有赚钱的能力,还有着超前的眼光,能未雨绸缪!
沈万三在朱元璋未登基之前就资助过他,虽然他不能确保哪一方势力最终获胜,但是对于苦难出身的朱元璋,他能够感同身受。
他也曾家道中落,知道底层人们生活有多艰难,如果朱元璋成功了,那何尝不是百姓之福呢?
明朝建立之后,沈万三的生意也需要顺应时代,因此他对朱元璋和大明朝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朱元璋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战乱引起的烂摊子,重建南京更是重中之重,沈万三毫不犹豫就出资助朝廷修建南京。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富可敌国的朱万三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他本身就是一块可塑之才,能看清形势顺应大明,算是一个识大体的商人。
要知道朱元璋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本就千疮百孔,这时候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许多钱来修建南京。
此时沈万三与不容辞的拿出自己的私产给朱元璋,恰好帮他解决了最棘手的资金问题。有了沈万三的支持,朱元璋根本不用从国库出钱,也不需要为银钱不足而发愁。
而且,沈万三生意做的很大,还利用各方势力的战争谋取利益,这无形中让厌恶贪污腐败的朱元璋很反感。
然而,他毕竟是鼎鼎有名的富商,还能给自己带来实质的利益,所以朱元璋愿意放沈万三一马。
再看沈万三,他知道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不好,所以当朝廷招募人手的时候赶紧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出钱出力办事。
最终,皇帝将修建南京城外墙的事宜交给了他,这令沈万三大大松了一口气。
皇帝只要还愿意用他,就证明自己还是一个有用之人,能够帮皇帝建功立业。
同样的,为了报答朱元璋的这份情,沈万三一刻也不敢放松,尽心竭力想要修好南京城的外城墙。然而他没有想到,自己也会因为这件事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行事欠妥被皇帝猜忌
沈万三财产颇丰,心底也比较善良,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非常大方、乐善好施的人。在修葺南京城期间,他亲自在现场监督,也看到了士兵们的辛苦。
出于好心,沈万三拿自己的私财奖励了这些修建城墙的士兵们。
这件事在他看来是好心之举,士兵们也对他非常感谢;然而他却没有考虑到天子朱元璋的处境,也没有意识到此举有不妥之处。
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后很生气:这种感觉就像有人不经同意,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做了主。
况且他还是一国之主,沈万三只是一个商人,他怎么敢私自做皇帝的主呢?朱元璋为此很不舒服,也对沈万三开始厌恶起来了。
此时的沈万三还觉得自己做的很不错,不仅帮皇帝修建了南京城,还替他鼓励了修城墙的士兵。他沾沾自喜,觉得皇帝会更加器重他,以后自己经商之路也就容易多了。
事实上,朱元璋此时很郁闷,他不能公然打压沈万三,因为此人的确做了不少有功德的事情。而且马皇后也劝说朱元璋。
万万不能因此事而迁怒于沈万三,他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还做了这么多善事,处置了他会让别人寒心的。
思来想去,朱元璋决定试探一番沈万三,于是以宴请天下名流的名义让他进宫赴宴。沈万三奉诏入宫的时候觉得很荣幸,心情非常激动。
宴席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其乐融融,大家也都聊得很开心,就真的像是家常闲话。
忽然,朱元璋指着盘子里的猪蹄问沈万三:这是什么?沈万三当然知道这就是猪蹄,但是朱元璋这么问自己肯定要谨慎回答,因为主“朱”与“猪”同音,一旦说了就是犯了皇帝的忌讳。
想到这里的沈万三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飞速的思考着该怎么回答才能让皇帝满意。
他也明白朱元璋此举是存心试探自己,万一说错了话可真就是死罪了。
想到这一层沈万三觉得只能将自己贬低,于是他回答道:这叫“万三蹄”!朱元璋一听,这人倒也算明事理,满意的笑了。
结语
殊不知,席间的其他人都为沈万三捏了一把汗,万一他说出了不该说的话,那可就性命不保了。
幸好,沈万三巧妙的回答化解了自己的危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让皇帝不再耿耿于怀。
这之后,沈万三也明白朱元璋对自己有了猜忌之心,留在京城发展也会被皇帝掣肘,不如换去离天子比较远的地方发展。
这样一来就算不能得到皇帝的庇护,至少不会因为行事不妥而惹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