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嬴政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以来,中国历史上共产生了494位皇帝,几乎每位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但每位皇帝子女的数量却是天差地别,有的颗粒无收,有的却连绵不绝。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历史上子女最多的三位皇帝,排名第一的下场太惨了。
第三名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子女42人,其中儿子26人,女儿16人。因为朱元璋是40岁才当上的皇帝,所以大部分子女都是在他40以后才有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朱元璋为了朱家的香火也是不余遗力。而他众多儿子的下场也是非常凄惨。
明太祖朱元璋
老大朱标,原本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皇位继承人,自幼便重点培养,但可惜的是没活到四十岁,就因风寒病逝。
老二朱樉,最初被分封到西安,成为九大塞王之一。不过在藩国没少犯错误,被老朱弄回南京管教了一段时间。征战洮州时打赢,被老朱重赏。不过,朱棣还没当皇帝时就病死了。
老三朱,和老二类似,最初被分封到太原,成为九大塞王之一。朱棣还没当皇帝时就病死。
老四朱棣,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前面的三个老哥都已经病死,他成了老大哥。后来成为明成祖,后来善终。
老六朱桢,善终。
老七朱榑(1364-1428),人生比较曲折,早年参与北征,以军功自傲。建文帝在位时,他因罪被建文帝抓住机会,不但削了藩王之号,直接被废为庶人,禁锢。朱棣当皇帝后,恢复了他的原有待遇。但后来他又犯错误,被朱棣废为庶人,软禁至死。老八朱梓(1369-1390),朱元璋在干掉我国名义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时,朱梓受到牵连。朱元璋召见他,他误以为要被父亲清算,与妃子一起自焚。
老九朱杞(1369-1370),夭折。
老十朱檀(1370-1390),信道教方士,服食金丹,然后就中毒死了……把老朱气得够呛,给他的谥号中加了"荒"(鲁荒王)老十一朱椿(1371 -1423),就藩成都,学问很大,有"蜀秀才"之称。成都的皇城文化便源于他,锦江沿岸的筹边楼、望江楼、散花楼等标志性建筑,均是由其修建。
老十二朱柏(1371-1399),建文帝在削藩时,他的结局最惨,被人指控意图谋反、伪造宝钞。建文帝派兵将其宅邸包围后,朱柏自焚,以死明志。
老十三朱桂(1374 -1446),性格暴躁,建文帝时,因罪被废为庶人。朱棣当皇帝后,恢复了他的爵位。但是脾气依然暴躁,也屡次被朱棣摩擦。后来算是善终。他也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儿子。老十四朱楧(1376 -1420),屡次改变封地,一生没有太大波折,善终。
老十五朱植(1377-1424),屡立军功,不过因为封地与朱棣很近,所以在朱棣起兵时,被建文帝召回南京,封地也被改为荆州。朱棣夺得帝位后,埋怨朱植关键时刻不支持自己,所以后来一直对他进行了打压。
老十六朱栴(1378 -1438),颇有文采,写诗词,还编写了《宁夏志》,是宁夏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尽管是善终,但晚年由于疾病和对亲人的思念,过得不太开心。老十七朱权(1378-1448),九大塞王之一,实力强劲,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鼎鼎大名的"雇佣军"朵颜三卫,便在其控制之下。朱棣起兵时,趁其不备,将其控制,一起收编了他的精锐。但后半生过得并不舒服,朱棣当年许诺他的大饼,他基本上一块都没吃到。
老十八朱楩(1379 -1450),曾被指控有诸多不法行为,被建文帝废为庶人,远徙漳州。后来朱棣当皇帝时,恢复之前待遇,善终。他的后代,出过了不起的大人物。老十九朱橞(1379-1428),典型的投机者,在朱棣刚发动靖难之役时,支持占优的建文帝。后来朱棣肖之徒。他在洛阳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生活荒淫无耻。几乎历代都有臣子,向皇帝申请去除他们一支的爵号。后代被嘉靖帝废为庶人。
老末朱楠(1394-1394),夭折。
第二名 唐玄宗李隆基
虽然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让后世之人津津乐道,但这也不能说明李隆基就是一个专一的人,谁叫他是皇帝呢,他的后宫宫女四万,子女之多也是不争的事实。李隆基共有子女59人,其中儿子30人,女儿29人。
唐玄宗李隆基
而李隆基的众多子女中善终者少,最恨生在帝王家。
李隆基在联合太平公主诛杀韦后的唐隆之变中,就杀伐决断,绝不留情。通过各种宫廷政变上位的唐玄宗,当然最忌讳宫廷政变,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手下留情。唐玄宗在李林甫和武惠妃的推波助浪下,下旨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贬为庶人,随后处死。大唐百姓深知其冤,将其称为“三庶人”。
相比太子李瑛,棣王李琰死得就更加憋屈了。棣王的王妃犯错被囚禁,棣王身边有两位服侍的孺人争宠,年来日去,两位孺人都没得到棣王喜爱。
于是有一位孺人就求巫师在棣王鞋中缝入符咒,以期能得到棣王专宠。
谁知此事被人告知玄宗,说棣王想通过鞋中符咒谋害皇帝。
玄宗得知后大为震怒,在朝堂上质问棣王符咒之事,棣王一脸懵然。玄宗最终将棣王囚禁于鹰狗坊。鹰狗坊是唐代宫廷豢养猎鹰和猎犬之地,棣王最终在鹰狗坊忧郁而死。
寿王李瑁则是被老爸戴了绿帽子,前妻变庶母,受尽坊间嘲笑。当时武惠妃逝世,玄宗妃嫔中“无当帝意者”。有人就向玄宗说,寿王妃“姿色冠代,宜蒙召见。”玄宗一见杨氏,果然倾心,但毕竟是自己儿子的王妃,不能明抢。
于是以为玄宗母亲祈福为名义,敕令杨氏入道馆修行,号曰太真。
天宝四年玄宗又给李瑁安排了一门亲事,令李瑁迎娶韦氏。一个月后,玄宗敕封杨太真为贵妃,是为杨贵妃。
永王李璘镇守江陵,地处江淮之间,是唐王朝赋税主要来源地之一。时人形容当时江淮税收“租赋钜亿万,在所山委”。可见永王掌握的财源之多,但是永王并没有将这些钱用来整军经武,平定安史之乱,而是积极扩展自身势力,趁乱做大做强,企图在江南自立。最后永王被江西采访使皇甫铣生擒,不久就被皇甫铣擅自处决。
第一名 宋徽宗赵佶
徽宗宗在位期间一共有65个子女,其中儿子31人,女儿34人,而其他宋朝皇帝最多的也才二十六个。即使与前朝或后世的皇帝相比,也没有人在生育能力这方面胜过徽宗。
福祸相依,他所有子女的命运又是最悲惨的,在徽宗的家族成员中,几乎所有能被女真人找到的人都与徽宗一起北行,包括开封府或附近的宋朝宗室,以及徽宗已经出嫁的女儿和她们的丈夫。很多人都在随后几年中死于虐待或轻怠,尤其是对女真人用处不大的宗室。
到了1128年七月,在被囚禁的宗室和妇女从燕京迁到韩州时,最初的五千六百名宗室中仅存活了九百人,而三年后,在宗室被迁到上京时,就只剩下五百多人了。
1127年时,徽宗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在世,除了高宗之外,其余二十五人都被虏掠北行。六岁以下的皇子全部在途中去世,甚至那些已经十几岁的皇子也备尝苦辛。徽宗只有十六个儿子活着到达五国城。
五国城是北行经过的五个地点中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在到达后的第一年,就有三位皇子去世,接下来的两年又有两位去世(其中一位是自杀)。这样,徽宗去世前就只剩下了十一个儿子在世。这些活下来的皇子在五国城都被赐妻,并生下了后代。钦宗一直活到1161年,其间他的弟弟宋高宗从来没有为他付过赎金。和父亲徽宗一样,钦宗的子女也被囚禁,直到1195年,在金人控制的地区仍然生活着徽宗的后裔。
徽宗的女儿们在1127年从开封被金人掳走后,就几乎与徽宗失去了联系。1127年,徽宗共有二十二个女儿在世,但有三个不久就在开封府外斡离不的军营中去世了。还有几个在离开开封前赐给了女真大将,而剩下的公主,尤其是比较年幼的,被带到燕京成为宫中奴仆,最后有六人被赐予封号或升为嫔妃。
《后宫词》虽然是白居易为宫人所作的怨词,但是用来形容帝王家子女的无奈也是再适合不过了。“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