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2023年05月22日20:14:03 历史 1844

有这么一张罕见珍贵的合照,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照片中的两名年轻男女均身穿六五式军装,头戴军帽,半蹲在地上。

右侧的女孩皮肤白皙,眉毛浓密,眼睛很大,扎着两条秀气的粗麻花辫,目光澄澈地望向镜头,旁边的年轻男子也是生得浓眉大眼,五官俊挺,这容貌气质均不凡的两人,便是开国元勋林彪的一双子女,26岁的林豆豆和25岁的林立果。

两人的长相都非常端正清秀,以现代审美眼光来看,也是绝对标准的美女和帅哥,只是姐弟俩的表情却很耐人寻味。

照片中的林立果面无表情,一双三白眼直勾勾地看着镜头,面相学中一般将三白眼称为“蛇眼”,并非什么好面相,说是拥有这种眼睛的男人通常寡言少语、脾气冷厉、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属于那种暗着狠的角色,是喜欢驾驭他人的野心家。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诚然,比起姐姐林豆豆,照片上的林立果给人的感觉更阴郁、更不好接近,甚至可以说是有几分吓人。

历史上对此人的评价也均是负面的,空军战斗英雄鲁珉作为林立果曾经的上司,曾与其有过一段共事相处的日子,虽不算太长,却也足够令他对林立果印象深刻,到了晚年,鲁珉终于透露了关于这名高干子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蔑视父亲林彪:林彪早就过时了

作为林帅唯一的儿子,从林立果的身上,能明显看到林彪年轻时的影子,特别是脸型和冷漠的神情,像极了昔日的林彪。

显然林彪也是这么觉得的,因此林立果自小深受父亲宠爱,从其小名“老虎”也能看出林彪对这个儿子的重视——虎就比彪少了三个撇。

参军后,林立果的事业途一路顺风顺水。

1969年,参军仅两年的林立果就被提升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兼作战部副部长。

当时的林立果才23岁,年纪轻轻就已位高权重。

副部长的顶头上司就是部长了,也就是出色的空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空军中六名特等功臣之一的鲁珉。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林立果不爱说话,来到作战部走马上任后的自我介绍也很简短:“我是个新兵,在空军是个小学生,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

就这么一句话。

鲁珉性格一向直率,即便是晚年时谈起林立果也不例外,回忆起第一次见林立果时的印象,鲁珉表示当时心里没什么看法,只是看见他就想到了他背后的林彪,毕竟这老子可比儿子名气大多了。

“一开始我看林立果,就认为他是高干子弟,林彪的儿子嘛......”鲁珉说道。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鲁珉知道林彪虽对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很好,但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对女儿林豆豆是喜欢,对儿子则是多方面予以培养提拔的重视。

父亲有意培养,儿子的野心倒也跟得上,从跟林立果的接触中,鲁珉对他的抱负、品质、性格等等都有了一些了解。

在他看来,林立果无疑是个野心家,很注重树立自己的形象,扩大个人影响力,但却很自视甚高,仗着自己年轻,对部队里的老一辈人士都很不以为然,觉得都是些老古董。

部队里其他人都很尊重的老军事家,比如跟林彪同辈的刘亚楼,别人都是称呼“刘司令”以示尊重,但林立果就是一口一个“刘亚楼”。

当时鲁珉还心想:“这小毛孩子还挺狂。”

后来在跟林豆豆碰了一次面,听林豆豆一说,鲁珉才知道,原来这些“老古董”里还包含了他自己的老爹林彪。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林豆豆显然也是知道弟弟的脾气性格的,她告诉鲁珉,就连父亲林彪,林立果也是不怎么放在眼里的,林彪在他眼里也过时了,也不行,他们要的只不过是林彪这块牌子。

狂妄自负、冷漠寡言,比同龄人都更思维创新视野开阔,说话却似真亦假,心思深沉,令人时常捉摸不透,这便是作为顶头上司的鲁珉眼中最最客观真实的林立果。

人的性格底色基本是由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和所受教育决定的,林立果的这些性格品质,也自然跟他的家庭出身脱不开关系。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给林彪选搭档难倒毛泽东

生性孤僻、爱读书,能沉下心来想问题,习惯把问题往深处想,不仅心里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很好地把这些见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擅长不动声色地窥测政治,心思深沉,情绪不轻易外露。

这段话看着是对林立果其人作出的评价总结,实则不然。

这是红军之父朱德对其父林彪曾作出的一些看法和评价,是朱德孙子朱和平在自己的著作中披露的。

其实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林立果不仅外貌上更多地遗传了父亲林彪,父子俩的性格亦有着很大的重合之处。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林彪的军事指挥才能毋庸置疑,战争年代的杰出军事家形象深入人心,但林彪的性格还有着另一面。

翻阅很多介绍林彪的书籍,乃至其工作人员的回忆口述,在描述起林彪此人的性格时,基本都有几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孤僻深沉、不苟言笑、城府颇深

这些都是林彪比较鲜明的性格特点,尤其在他人生的最后二十多年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其实这种性格倒跟林彪日后的位高权重没多大关系,林彪还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时,就已经是这种性格了。

彼时林彪是黄埔军校四期的毕业生,打起仗来是真没话说,作战灵活,变化多端,很有本事,是难得一遇的军事人才,深受毛泽东器重。

只是这人才哪里都好,却有一点让毛泽东颇为头疼,那就是脾气实在古怪。

林彪虽然平时看着是个沉默寡言的闷葫芦,但个性也是真的极强,孤僻冷漠,不怎么跟周围人沟通交流,即便是遇到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很以自我为中心,恃才傲物,目中无人。

军队里也没几个脾气好的,再跟林彪这个不吭声就能把你戳得一肚子火的撞上,什么和谐、融洽的相处氛围都不用再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作为上级,你批评他,他也照样不把你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

“他这个人一辈子不能批评,一批就消极。”

“从不接受批评,更不肯自我批评。”

以上两句对林彪的评价分别来自周恩来和聂荣臻,可见林彪的性格是很自负要强的,比较要面子。

对下级吧,林彪又见不得属下和搭档做事犯错,跟他做搭档一起共事,必须要有很强的抗压心理,普通人一般遭不住。

所以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基本没人能跟林彪搞好关系,林彪对外界的评价也压根不在乎,完全漠不关心。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但工作中,特别是行军打仗,没有唱独角戏的说法,再厉害的人,都得需要搭档,林彪也不能例外,但也没人能轻易当上林彪的搭档,能力和性格上一个跟不上,迟早要被林彪挤兑走。

当时可把毛主席愁得够呛,他一生运筹帷幄,却在给林彪找搭档上犯了难,怎么都想不出一个能跟林彪长期共事且相处融洽的搭档人选。

首先这搭档自身脾气不能坏,不然一座死火山一座活火山撞上,非得天崩地裂不可,其次须得有较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不能因为惧怕林彪的施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就和稀泥打太极,趋利避害,自己倒是明哲保身了,结果却误了大事。

最终,毛泽东选择了满足以上这两个条件,不仅有很强的领导指挥能力,政治工作经验丰富,性格还很宽厚,懂得为人处事的罗荣恒,作为林彪的搭档。

“荣恒同志是个老实人,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这是毛泽东对罗荣恒作出的评价,言下之意,也是当林彪搭档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当初这个决定一出来,很多人不禁都为罗荣恒捏了把汗,对此持观望状态,担心罗荣恒日后也会步了前几位跟林彪相处过的党代表的后尘,但事实证明,让罗林合作,是毛泽东用人策略上的一大成功。

起初毛泽东自己也是有些担心的,因此一直密切注视着罗林两人的工作配合情况。

罗荣恒的工作表现和成果,让极难容人的林彪也无可挑剔。

得知这一情况后,毛泽东十分高兴,跟身边人感慨道:“罗荣恒在四军,不是跟林彪团结得很好嘛!”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林彪的人情味儿

很多人都觉得林彪的形象神秘莫测,就是因为林彪沉默寡言,很少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林彪不同背景的老部下们也都对他有着共同的印象,那就是林彪这个人,喜静不喜动,性子冷淡,一点不活泼,很容易让人产生神秘、远在云端的感觉。

但这种冷漠却并非意味着林彪没有人情味儿。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曾为林彪工作过的内勤警卫员都知道,基本上任第一天,林办的第一秘书就会给他们拿来一本小册子,上面有着“十不”规定,要求每个新来的警卫员都专心学习,把这十条规定背得滚瓜烂熟。

凡是背过这本小册子的人,很多至今都还能将上面的内容一次不差地背下来。

这“十不”规定分别是: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听的绝对不听,不该吃的绝对不吃,不该拿的绝对不拿,不该用的绝对不用,不该写的绝对不写,不准向外透露自己在首长家工作,不准接待任何亲友来首长办公室,不准随便外出游玩。

林彪办公室的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十条规定。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众所周知,林彪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的作风都很严格,对自己要求如此,对下属亦是如此,以他的挑剔性格,定下这十条规定丝毫不让人觉得奇怪。

但实际上,这“十不”规定,还真并非林彪本人授意的。

“十不”的产生制定由来是发生在1962年4月的一件事。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粮食物资严重匮乏,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厉行节约”的口号。

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勒紧裤腰带”,紧巴巴过日子,毛主席平素最爱吃红烧肉,也禁止厨房再给他做了。

林彪自然也不例外,家里吃得清汤寡水,几个月没闻到一点肉味。

最后还是家里厨房负责掌勺的大师傅,好不容易弄来一只大母鸡,炖了道汤,打算给体弱的林彪补补身子。

鸡汤炖好后香气扑鼻,师傅叫来一名内勤警卫把汤端去林彪住处。

把汤端走的路上,鸡汤的香气不断地往人鼻子里钻,一钵油光满满的鸡肉勾得人食指大动,而这警卫也已是好几个月没尝过一点肉味了,最后没经受住诱惑,想着吃一点肉解解馋。

却没想到没控制住,吃了一块还想吃,一路边走边吃,最后快到林彪住处,警卫一下子回过神来,再低头一看,发现碗里已经没几块肉了,几乎就剩下鸡骨架。

警卫吓坏了,知道自己酿成大错,把汤放到林彪住处后,跑回警卫室,吓得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觉得自己是要完蛋了。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那边的林彪回来后,看到桌上的鸡汤,也有几分纳闷,随口问了句秘书,这鸡汤里面怎么没有肉,光剩下汤了。

秘书就跑去找厨房师傅核实,师傅也很茫然,说送过去的时候碗里满满的都是鸡肉来着。

最后查来查去,自然就查到了那名警卫头上。

警卫来到林彪住处,扑通一声跪下,哭着向林彪作检讨。

在旁人眼中,林彪性格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所以当时连警卫自己都觉得这回林彪怕是不能轻饶了自己,吓得两股战战,不知如何是好。

但令人意外的是,林彪自己虽也几个月也没尝过一点肉味了,好不容易能有回口福,却被下属给占了先机,但林彪却并没大发雷霆,甚至完全看不出有动怒的迹象。

他摆了摆手,让那名警卫起来,还大大咧咧地道:“吃了就算了,你吃了要变成屎,我吃了也要变成屎。”

眼下之意就是无非就一道菜,进了谁肚子里都一样,他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番听着粗俗却又带有玩笑意味的话,立即令现场紧张的气氛放松许多。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不过虽然林彪作为当事人对此表示谅解,但卫士长李文甫却不能不惩戒坏了规定的下属,当天就严厉批评了这名警卫,让他写了深刻检讨。

第二天,林彪办公室就制定出了这个“十不”的规定,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不能再出现这种事。

林彪的性格是很具复杂性、多面性的,他性格冷硬,却又有着搞笑幽默、傲然洒脱的一面,军事才能就是他最大的底气,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天才大多离群索居,个性极强。

有人认为他工于心计,城府深沉,但白纸一张,却也难适应政坛沉浮,更做不了那威震一方的大将,这个道理古今皆通,有人认为他冷酷至不近人情,但工作生活中的林彪显然也是有人情味儿的,个性鲜明,且反差感极强,他是一个复杂的人,无论将其定义成哪种类型的人,都会显得过于片面。

林豆豆回忆林立果:就连父亲林彪他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已经过时了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张晖.林彪性格的另一面:记恨与报复心[J].党史博览,2016(02):35-40.

[2]鲁珉说林立果 人物

[3]刘甫江,刘期贵.林彪办公室的“十不”规定[J].党政视野,2017(02):79-80.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