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2022年12月22日23:50:09 历史 1229


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 天天要闻

1930年,被卖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的康小妹,受不了主家常年的毒打偷跑了。谁知,她转头又跳进了窑子。



康小妹出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母亲过世后,抽大烟的父亲更是不把康小妹当个人养,家里已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



家里能卖的全被父亲拿去卖了换烟抽,到后来父亲竟把主意打到了女儿身上。13岁的康小妹被父亲随意卖给了一家大户人家,做童养媳。



本以为到了富裕人家能吃上饱饭的康小妹,却不知夫家虽有钱,为人却十分暴戾,稍不如意就把康小妹打得死去活来。



康小妹在家时顶多也只是吃不饱饭,可到了这里是既吃不饱饭还要时常遭受毒打。没多久她就撑不住了,偷偷逃出了大宅子。



逃出来的康小妹以为终于可以过上自己的生活了,可没想到很快就掉进了更大的狼窝。



由于康小妹年纪小,既没技能又没经验,很快她就被卖进了一个大院子。进了院迎上来一个人,是个四五十岁的女人,打扮时髦。


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 天天要闻


女人看着这个瘦瘦的小姑娘开口说:“以后你就叫我妈,只要你好好听话,妈疼你,让你过好日子。”



康小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温暖了,当即感动的眼泪叭叭,一下扑到女人的怀里放肆的哭起来。可是到了晚上,康小妹才明白,女人为什么要她喊妈了。



晚上,康小妹的房里突然进来了三四个女人,她们都是妈妈派来教她学规矩的。学的不是别的,就是怎么讨客人欢心。



这时,康小妹才懵懵懂懂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原来康小妹被卖进了窑子。她十分抵触,并不愿意学习。结果,早上还和颜悦色的妈妈,此刻凶神恶煞的啪啪赏了她两个大耳光子。



见康小妹还不屈服,几个彪形大汉直接来绑了她,把她吊在院子里,当晚康小妹就冻的没了知觉。到了天亮,一盆冷水顺头泼下,大汉们轮流抽她鞭子。



经过几天的折磨,康小妹奄奄一息,大小便沾满了全身,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她妥协了。



康小妹开始跟着女人们一边学习一边养伤,只是现在她的身份低微,还不允许接代客人,只是做一些端茶倒水的粗活,要么就是跟着别的女子在门口招揽客人。


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 天天要闻



那时候,这里面的姑娘生活可没那么容易,每天起的比鸡早,梳妆打扮得好一大会,然后就是学习各种技能,演奏乐器,还有各种能取悦客人的游戏,都是在课程范围内。



一天,康小妹正在干活,窑子里的头牌姑娘苏凤仙,摇摇晃晃的上楼,结果一不小心跌倒了,康小妹赶紧去搀扶,她俩也算从此结下了友谊。



苏凤仙也教了康小妹很多妈妈不会教的规矩,比如说,千万不能逃跑。之前有姑娘逃跑被抓了回来,毒打一顿自然不会少,当日就站不起来了。

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 天天要闻



熬了三日直接死了,被人拉到一处荒地埋了,结果没几天,尸首被野狗扒出来,叼的到处都是…



康小妹听到此处不禁打了个哆嗦,对于老妈子的狠劲她当然是见识过的,她也暗暗在心底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她在苏凤仙嘴里还知道了一件诡异的事情。



每天晚上妈妈都会趁姑娘们熟睡后,悄悄进入她们的房间。然后蹲在地上,敲打地上的砖,而且敲的十分仔细。



原来,妈妈是怕姑娘们偷偷藏钱。她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能到自己手里的少得可怜。姑娘们的房间里都有一个专门存放钱和客人赏东西的箱子,只是她们只有往里放,却没有拿出来的机会。

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 天天要闻



箱子的钥匙只有妈妈那里有,每天敲完砖,若是没有人藏钱就相安无事,若是发现有人藏钱,那那个姑娘定又是被毒打一顿。



康小妹决定认命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有命挣没命花。


一个窑姐的前半生:被亲生父亲卖作童养媳,一不小心又跳进窑子。 - 天天要闻


就这样她一直做到了新中国成立,国家取缔了她们上班的地方,还妇女尊严。国家还为她们检查身体,并为她们安排工作。



那个时代妇女的悲剧也随着新中国的到来,被淹没在历史浪潮中,而她们中的许多人更是开辟了新的人生,笑着活下去。



(小树先生在读书:坚持原创,以史为鉴,解读有温度的历史,点击关注,感谢支持)@小树先生在读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
延安初印象,宝塔山远眺,延安大礼堂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 天天要闻

延安初印象,宝塔山远眺,延安大礼堂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买了最早一班从西安到延安的动车,开启红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来到站前广场,仍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车站内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前厅两侧的一至二层,分别停放着东风4和复兴号、以及前进蒸汽机车与和谐货运电力机车,代表着我国铁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