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运动:未战先乱

2022年12月04日22:07:22 历史 1787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即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17年7月17日,因中华民国总理段祺瑞废止临时宪法,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发动讨伐北京。 .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颁布五年以来,这部法律的命运可谓坎坷。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身为宰相的段祺瑞意识到“临时宪法”对自己的束缚,拒绝恢复张勋废弃的宪法和解散的国会。于是他决定对北京发动讨伐。

孙中山有意北伐,苦于兵荒马乱,四处寻找伙伴。

他的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军阀。当时,军阀手中的兵力最多。孙中山先是找到控制两广地区的广西派首领陆荣廷,然后又找到了离广州不远的云南省。系军阀首领唐继尧

护法运动:未战先乱 - 天天要闻

孙中山


这两人一听到孙中山的提议,就点头同意了。陆荣廷为了保护自己在两广的地盘,反对段祺瑞统一中国的计划,而唐继尧也反对段祺瑞在四川继续扩张势力的计划。而且孙中山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是正义的象征,是大势所趋,他们也可以借此扩大影响力,保护自己。其实孙中山也看出了他们并不是真心“护法”,但他并不在乎这些,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友军了。

攻打段祺瑞,光有军队是不够的。孙中山四处奔走,号召此前被罢免的国民议会议员来广州组建新政府。 1917年8月,150多名国会议员聚集在广州。由于人数不符合法定要求,他们不得不召开“特别代表大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他不仅恢复了在北京被视为废纸的《临时宪法》,还剑指北京,对段祺瑞政府发动了北伐。

护法运动:未战先乱 - 天天要闻

护法运动代表合影


但在他们启程出征前,护法军政府内部发生了内讧。

唐继尧和陆荣廷都对人事安排不满意,不想和北洋政府彻底僵持,平日里也习惯了威望。孙中山当时他们很不高兴,拒绝担任军政府元帅。他们得寸进尺,想取代孙中山,直接领导北伐。

孙中山只好议定其他条件,但指挥权不是随便可以让渡的,所以拒绝了唐继尧和陆荣廷。这样一来,孙中山的军政府和西南军阀在离开军队之前就有了差距。

但西南军阀一直没有放弃争夺军政府领导权的念头。

西南军阀毕竟不是真正支持孙中山的。他们更关心自己的领土和影响力,而不是保护法律和拯救国家。此时,段祺瑞的皖派和冯国璋的嫡系因为势力问题正在北方相互厮杀。

护法运动:未战先乱 - 天天要闻

吴佩孚


西南军阀一向惧怕段祺瑞的影响力,不想在战场上和直军浪费兵力,所以才让段祺瑞坐镇在场边。于是,西南军阀勾结直隶部将领吴佩孚,绕过孙中山,私下签订停战协定。

但孙中山不同于这些唯利是图的军阀。他立志护法救国。如果不能救法,孙中山是绝对不会接受与北京政府和谈的。他发现自己处处被西南军阀排挤打压,却又无能为力。

经过这件事,孙中山与西南军阀的差距越来越大。

暗抢失败,西南军阀开始明抢。

1918年1月,广西派在广州成立西南诸省护法总会。目的是为了对抗孙中山的军政府。一个空壳孙中山见自己被排挤,干脆辞职了。没有孙中山的阻挠,西南军阀轻而易举地接管了原来的军政府。

现在,孙中山也完全明白了,西南军阀从一开始就与他心不在焉,靠军阀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孙中山只好失望离开广州,他的护法运动也失败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 天天要闻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民国银元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货币见证,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卖市场中价格斐然,极具收藏价值。下面为你介绍 5 种拍出高价的民国银元。民国十五年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2021 年北京诚轩秋拍,此币以 2599 万元的高价成交。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 天天要闻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喀什银元局用土法机具打造有一种特殊的银元,就是喀什民国饷银银元,面额只有五钱一种,铸额甚多,版式庞杂。此种饷银银元是民国二年停铸前清的喀什背龙饷银五钱后接着开始改铸的。银元正背面图文均系创新。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 天天要闻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俄罗斯将在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日”这一全俄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因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军民的巨大牺牲,所以这个节日在俄罗斯地位特殊、意义重大。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俄罗斯官方还是民间都全面动员起来,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这一重大节庆活动中。七座城市胜利日当天将恢复旧称近期,俄罗斯多地的地方议会作出...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