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1年,杨振宁在百岁生日时,公开发表了题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人生感言。
在感言中,他特别提到了他的同门师姐寒春,言语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佩和感怀。
杨振宁
寒春曾经是美国知名的核物理学家,她不但是唯一一个参与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女性科学家,而且还被核物理大咖费米收到了门下,可谓是前途无量。
但就在她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却不顾众人的反对,于1948年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中国。
来到中国后,她不但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核物理研究,而且还不畏难苦,扎根农村,为中国的奶牛改良工作奋斗了一辈子。
在外国人居留制度改革之后,她也成功获得了中国第一张绿卡。
那么寒春是怎么参与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她为什么会来中国?到中国之后她又做了哪些贡献呢?这还要从寒春的个人经历说起。
寒春
核武专家反核武,为寻梦想来中国
寒春原名琼·辛顿,192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贵族家庭。
她的父亲是著名律师,他的母亲则是著名教育家。
而寒春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小就被老师认定是科学家的好苗子。
高中毕业后,寒春先是考入了当时在物理学领域赫赫有名的本宁顿学院,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修完了大学全部课程。
后来在学校的建议下,她又成功考取了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结果研究生还没毕业,她就收到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邀请,威斯康星大学也为她感到骄傲,所以破例为她进行了论文答辩。
寒春
寒春毫无准备,无奈之下只能把本科时期所写的一篇论文交上去,但即使这样,她还是成功通过了答辩。
寒春来到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国家实验室之后,很快就加入了著名科学家费米的研究团队。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她所参与的项目正是原子弹研究。
当时费米的团队主要负责制造浓缩铀发生器,而寒春具体负责的则是最危险的高能反应堆。
在团队中,寒春深受费米关照,直到晚年,她还念念不忘地说:“费米是一个完美的老师,能从实用角度理解各种最复杂理论,把抽象的物理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寒春
1945年,在一众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美国终于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品,但效果如何,则要等待爆炸试验。
由于寒春负责的高能反应器是原子弹研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所以军方并没有允许她观察爆炸试验。
但寒春却并不甘心,她自己开车,事先来到试验基地25英里外的一个山丘上,实地观察了原子弹爆炸的情形。
这次观测给了她很大的冲击。晚年她还回忆说:“好家伙,好大一个太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她没想到她参与研制的原子弹竟被用到了战场上,当她看到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影像后,她的纯科学梦就此彻底破灭,她悲痛地说:“我热衷的纯科学竟造出了一个魔鬼,我不能再干下去了!”
从此她开始致力于反对原子弹,她将原子弹爆炸后熔化的沙子样本放在塑料盒里,分别寄给了美国几百个城市的市长,并附上字条说,“你们希望自己的城市变成这样吗?为平民控制原子能而奋斗。”
但她的呼吁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就在这时,费米找到寒春,邀请她到自己的核物理研究所工作。
寒春
寒春觉得这是一个推进原子能民用化的好机会,所以就答应了费米的邀请,到研究所做起了加速器助教。
费米对研究所里的几个年轻人特别欣赏,不但亲切地称他们为 “娃娃物理学家”,还特意把他们组成了一个小组。
正是在这个小组里,寒春结识了杨振宁,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寒春在费米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按此节奏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她就会成长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但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课题经费竟然来自美国海军。
寒春认为:“你拿了海军资助的奖学金,就得听命于军方。”
杨振宁
而这违背了她科学独立的初衷,所以她献身核物理的理想也动摇了。
就在这时,她收到了男朋友欧文·恩格斯特的来信。
恩格斯特和寒春的亲哥哥威廉·辛顿都是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高材生。
1946年,他们响应联合国救济总署的号召,一起来到中国,指导中国农牧业发展。
当时恩格斯特已经和寒春约定,等他从中国回来,两人就立即结婚。
但没想到的是,恩格斯特和威廉·辛顿一来到解放区,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从此再也不想回美国了,甚至还都让人给他们起了中国名字。
从此,中国的国际主义战士名单中就多了阳早和韩丁这两个名字。
阳早
阳早就是恩格斯特,而韩丁正是威廉·辛顿。
阳早既然不想回美国了,就激动地给寒春写信说:“你快来呀,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要是再不来,就错过末班车了,你那个物理研究什么时候搞都不迟,当然我也想你。”
寒春收到来信之后,也有了要到中国去的想法。
但她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咨询了一下她的哥哥,没想到她哥哥对中国也评价甚高。
随后,她又咨询了杨振宁,结果杨振宁也支持她到中国去看一看,并且还教了她些简单的中文。
寒春
1948年3月,寒春终于下定决心,要到中国去。
费米听说消息之后,先是极力劝阻,后来见她主意已定,就替她保守了秘密。
因为那时的寒春已经掌握原子核临界值测量的关键技术,而这个技术又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美国政府如果知道寒春要去中国,是断然不会放她出国的。
就这样,寒春毅然离开了前途无量的核物理研究所,踏上前往中国的道路。
她临行时,还是杨振宁借了一辆旧汽车,把她送到了车站。
寒春在延安
她先是坐轮船来到了上海,但由于当时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所以她辗转近一年的时间,才于1949 年 2 月份到达了延安。
夫妻携手共奋斗,不畏艰苦扎根农村
寒春到延安之后,不但见到了她的男朋友阳早,还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亲切地勉励她说:“中国是农业大国,欢迎你来帮我们搞农业技术。”
当年4月,寒春和男友在延安结了婚,当时的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按中国习俗,亲自为他们夫妇俩题写了“爱情与真理的结合”的喜幛和“万里良缘,圣地花烛”的喜联。
毛主席
婚后没几天,他们两人就一起到瓦窑堡农具厂当起了技改师,曾经研制过加速器的寒春亲自上手,改良了铁铧犁等众多农具。
陕北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在寒春夫妇眼里,却是真诚可爱、生机勃勃。
1949 年 8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延安的干部们都陆续搬离了延安。而寒春夫妇却主动申请,要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去开拓三边牧场。
三边牧场位于陕甘宁交界处,不但自然条件艰苦,民族情况也比较复杂,但寒春夫妇却任劳任怨,为三边牧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寒春与阳早
而共产党的表现也让寒春夫妇深深折服,寒春曾回忆说,当时一个共产党干部不小心把蒙古族同胞的狗给打伤了,组织上得知情况后,专门开了一个星期的会来批评这个干部。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对寒春却触动很大,她事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延安,我逐渐懂得为什么我周围的人如此信任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100年来斗争、牺牲和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政党会把社会主义蓝图变成现实。”
寒春夫妇和中国同事们并肩作战,用了两年的时间,基本把三边牧场建设成形。
随后,他们又转战到西安的草滩农场工作。
寒春与阳早
在草滩农场,他们一干就是十年。
在此期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农场设计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挤奶生产线,为我国奶牛场的机械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他们还研发改进了青饲料铡草机,大大提高了铡草效率,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至今仍是草滩农场的拳头产品。
而就在此期间,中国的科学家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成功爆破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但美国人并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独自研发核武器,所以就造谣说,是寒春参与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并把美国的技术秘密透露给了中国。
但当时寒春一直在草滩农场工作,并没有离开过半步。
所以美国人的说法完全就是对中国的污蔑,后来杨振宁回国还专门向邓稼先和寒春求证过,两人都明确答复说,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邓稼先
1966年4月,组织上为了照顾他们,特意把他们调到了北京,还把阳早安排到了电影局,把寒春安排到了对外文委。
但寒春却对此并不“满意”,贴上大字报说:“请对我们不要像资产阶级专家那样对待,而要像阶级兄弟那样对待,请对待我们的子女同中国孩子一样,请取消对我们的特殊待遇。”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特别感动,专门批示说:“外国革命专家及其孩子要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不许两样,凡自愿的,一律同样做!”
就这样,在寒春夫妇的主动申请下,他们又调到了北京郊区的红星公社牛场工作。
毛主席虽然同意了寒春夫妇“都一样”的请求,但在背地里却格外地关心他们。
毛主席
1973年3月,人民大会堂组织茶话会,毛主席点名让寒春夫妇参加。
在会上,周总理向他们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并肯定地对他们说:“你们都经受住了考验,和我们一块干革命。”
这些充满真挚感情的话语使他们兴奋不已,他们在中国的干劲也就更足了。
无怨无悔为信仰,看淡名利与生死
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派寒春夫妇带队到美国考察奶牛机械化工程。
寒春与阳早
在美国期间,寒春见到了许多老朋友,他们都对寒春的选择感到不解,一直问她说:“你放下核子物理研究、放下博士学位到中国去,不觉得惋惜吗?”
寒春则幽默地说:“核子物理,这是自然科学的尖端,人民革命,中国是榜样。我只是从一个尖端跨到了另一个尖端。”
所以在考察结束后,他们还是毅然回到了中国。
在此之后,他们又主动申请调到了北京沙河小王庄的农机院农机试验站工作。
在这里,他们继续推进奶牛高产化、机械化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
到 2003年时,小王庄奶场的奶牛年产奶量就达到了九千多公斤,遥遥领先于全国同行。
袁隆平
为此,中国乳业专家曾评价寒春夫妇说:“他们推动了中国乳业的发展,帮助中国把奶牛的年产奶量提高了四到七倍,堪称中国奶牛界的袁隆平。”
寒春夫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们无欲无求,一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是分不开的。
2003年12月,85岁的阳早已经病入膏肓,寒春问他还有什么遗言时,阳早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是把这群牛管好,我就放心了……”
阳早去世后,寒春也没有太过悲伤,因为他们早就看淡了生死。
阳早
她先是将阳早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摘下,“留给了买不起起搏器的人”。
然后连套新衣服都给阳早换,就把他直接拉去火葬场火化了,因为她认为“人都死了,就别再浪费了,阳早干干净净地去另一个世界挺好的”。
阳早生前一直享受副部级待遇,虽然他生前一直都没有享受,死后葬到八宝山理所应当,而寒春则坚持把阳早的骨灰葬到了小王庄牛场的一棵松树下,因为寒春认为“把他埋在能看见牛的地方”,就是对阳早更好的告慰。
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管理制度,而寒春则拿到了中国第一张“外国永久居留证”。
寒春拿到中国第一张“绿卡”
这本是一项至高荣誉,但有些记者故意挑衅,问她:“既然这么热爱中国,那为什么不加入中国国籍?”
寒春霸气回应道:“你问得没有意义,国籍重要吗?重要的是你在做什么,我是世界公民,我来中国是为了信仰。”
寒春夫妇来中国确实是为了信仰,在中国这些年间,他们先后获得了“国际合作奖”、“白玉兰荣誉奖”、“金牛奖”等一系列荣誉。
但他们却一直隐姓埋名,总是拒绝媒体的宣传报道,国家也曾按副部级待遇,给他们北京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配备了一套干部住屋,但他们却坚决不要,说离牛远了睡不着。
寒春一家人
直到去世前,寒春一直住在北京郊外小王庄的一处平房里。
家具就只有一张床,两个旧式沙发和三个书橱,而家电除了工作用的电脑外,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她的吃穿也很简单,甚至还有些寒酸。
其实寒春完全有条件过更好的生活,但她认为“奢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简朴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2010年,89岁高龄的寒春与世长辞,她的骨灰也埋在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国。
寒春
寒春生前,一直梦想要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美好而富有的新国家,所以她才来到了中国,她生前虽然没有完全实现这个梦想,但未来的中国必然会实现她未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