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的长远历史文化中,所包含的方面是非常广阔的,既包括节气、信仰、衣食住行,也包括农业、丧葬文化,在我国古代时期,我国对于死者的处理大多选取的是土葬方式。
不过伴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土葬已经不再是适用于中国社会的丧葬模式,而我国也一直在大力推广火葬。
基本上现在很多地区对于死者的处理方法都选取火葬,可就当火葬已经基本达到全面普及知识,如今又有消息声称土葬即将恢复,而且还有北大教授专门站台支持土葬,这又是为何呢?
说起这些丧葬方式,历史最为悠远的还属土葬,土葬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史,而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土葬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只不过现在伴随着城市发展变化在那些寸土寸金的城市和各个高楼大厦紧挨的环境下,已经没有了土葬的可用资源。
至于国家此前大力推行火葬也是因为考虑到土葬不适合我国的发展需要,由于中国现在本身耕地面积有限,土壤还要占据更多的耕地面积。
这会造成国内工地大量浪费,也导致原本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最终都用来埋葬死者,给生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容易造成国家粮食供应不足。
更何况把死者的尸体埋入泥土中,也会导致尸体被泥土中的微生物分解,生成有害物质后也会污染土地。当这些有害物质伴随着泥土深入到地下水、破坏了水平衡后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除此外这些尸体在遭到微生物分解之后,还容易产生病菌,它可以利用地下水和空气传播到人群中,这就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泛滥,由此来看,火葬确实有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弊端。
而火葬则更为合适,其实现在大多数城市百姓在处理逝者的遗体时都会选择火葬,它不仅不会造成资源污染,而且也更省地方。如果那农村现在国家也在着力推广火葬,只是还是有很多农民无法接受这种丧葬处理方式。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一直讲究入土为安,如果用火葬来处理,死者会有一种不尊重死者的感觉,毕竟人生在世几十载,最终只能化成一抔土,确实容易令家属感到难以接受。由于某些农村百姓没有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会有迷信的思想,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知,这都容易让他们抵触火葬这种处理方式。
不过另一方面,我国虽然一直大力宣传火葬制度,但也仅限于宣传,而不会强制要求人们一定要采取这种丧葬方式,所以还是有少部分农村仍然采取土葬的手段。
还有一些农村百姓相对折中,他们表示能够接受火葬的方式、但也不能完全摒弃土葬,在这种想法的引领下这些农村百姓则研发出了一种新的丧葬模式。
即在人死后通过火葬把尸体炼成骨灰,但要求把骨灰继续埋葬在土里,其实这样的做法跟直接把尸体埋在土里没什么区别,仍然会占用土地资源,这都会让原本就不多的土地资源会更加紧张,但他的好处可能就是不容易造成水污染、疾病传染。
可归根结底,这种丧葬方式还是违背了我国推行火葬制度的初衷,为此有一些网友认为,还是应该允许农村地区恢复传统的土葬制度,至于城市百姓则继续沿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火葬制度。其实对于这种局面,北大教授吴飞则发表了他的看法,吴飞教授的主张就是可以恢复土葬。
在吴飞教授看来,我们也有尊重部分百姓要让家人入土为安的选择,既然推行火葬制度,在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那么还不如干脆就在农村地区正常恢复土葬,不过考虑到土葬的泛滥,会致使耕地出现污染、占用甚至疾病传播等问题,想要恢复土葬也需要统一建立用于安葬尸体的公墓并进行一些具体规划。
对于一些支持土葬的农村百姓来说,他们仍然可以将亲属的尸体安葬在公墓中,这样也满足了他们对家人入土为安的需求。
另一方面,集体安葬在公墓中也不会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
小结
从现状来看,现在吴飞教授提议的“恢复土葬”制度确实也有一定的可行之处,不过最终国家会选择哪种方式还要看现实情况的变化。
今日热议:土葬有可能恢复?北大教授为何支持土葬?以下几个原因或许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