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蒙古国,就想到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他们都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一幅辽阔宽广、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的风景图就出现在眼前。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字,以游牧为生,与群羊为伴,不断迁徙。
古时,蒙古国在元明清时是在版图之中的固有领地。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他们已经独立成一个国家,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有斩不断的联系。
蒙古国人眼中的自己
教科书作为国家教育孩子的工具,他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能从小在他们的脑海中植入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与正统的思想,并以史为鉴,历史课本的内容在每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蒙古国对内教育的书中,他们认为自己的历史绵延两千年,璀璨夺目。认为自己的前身是游牧民族。唐朝时,两国就曾打过交道,有过不少的渊源。
对于他们来说,成吉思汗是一个特别而勇猛的存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带领蒙古人民征服了大片的疆域,开创了领土面积宽广的元朝,结束了四分五裂。在他们看来,元朝与我们没有关系,而是属于他们国家的一个汗国。
明朝时期,我国统治者自然地与前朝的蒙古政权为敌,统治者忌惮蒙古人的骁勇与反扑,修建防御工事,设置军事重镇,并屡次御驾亲征,想要消灭蒙古人的威胁。
清朝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准噶尔叛乱,就是与蒙古国相关的。仅此一战,蒙古国大部分领土已经并入清朝的版图,这一战与之后的被清朝统治的200多年在他们的教科书中也有详细的文字。
前几年,社会上出现一些声音说蒙古国人的反对情绪高涨,且他们国内的舆论也都是主张反对的思想。
这个想法太过偏激,不可尽信,但是我们能从他们的教科书上看看他们对明清时的交锋与被统治这段历史的看法,从而察觉出一些东西。
蒙古国历史教科书
书中他们认为蒙古国在明朝的时候失去独立的原因是明朝在蒙古南部推行解体政策,并且因为在那个时候,蒙古人因其独特的游牧社会关系而不能统一。
蒙古王朝的专制逐渐没落,权力的流失,使各部落的可汗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使得其失去独立。
对比他们对明朝的态度,他们对于清朝则更为抗拒,认为清朝的行为是武装入侵,是他们自己难以抵挡而最终沦陷,且对准噶尔一事与我们的看法有很大出入,认为是清朝的皇帝对准噶尔蒙古人的残忍杀害,认为清朝的统治是一段黑暗的历史。
从蒙古国的课本中的内容与偏向看来,他们对于元朝这段历史上骄傲自豪的,对于明清这段历史是感到愤怒屈辱的。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各国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立场也不同,百年后的眼光也自然不同。
我们要注意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攻击,他们从某些角度挑拨离间,并且流言蜚语本身就是最没有杀伤力的攻击手段。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立起来,这样无论外人以什么言论攻击,我们都立于不败之地,不会被轻易打倒。
外蒙古
从他们的教科书中能察觉到,他们是将明朝、清朝作为敌人来对待的。但是无论他们怎么认为,蒙古曾经是我们的领土这一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虽然现在他们独立出去了,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可以不承认这段历史。无论如何,事实胜于雄辩。
看似是蒙古脱离,实则背后另有其人。在沙俄的用心险恶的离间下,清朝不得不承认外蒙古自治。这实质上这是沙俄对华的一次侵略,大清完全丧失了这部分的主权和领土,沙俄的地盘算又一次得逞。
事实上,沙俄在满清时期扮演的角色是反面的,蒙古的行为与选择也有他们的手笔在其中。对于蒙古国的出离,与沙俄的别有用心、从中作梗,我们应该抱有客观的、发展的态度和眼光来看待。
从战争的角度看,失去这片土地是形势所迫,近代流失的土地众多,让人非常惋惜,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蒙古国与我国刚建国时就已经建交,03年“官宣了”伙伴关系。因为他们与我国渊源的历史关系与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独特。历史不断发展,我们的关系也在慢慢转变,新时代可以共同结成一段新的关系。
蒙古国与我国曾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是这几百年间发生了太多事情,已经物是人非。但是对于不断发展现代国家来说,还是可以建立与从前同样甚至更为亲密的关系。
蒙古国的历史书
蒙古的课本上的内容一定是按照他们国家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倾向来编写,从我们的角度看确实有失偏颇,但是这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方式与内容。
而我国的教科书,尤其是历史教科书一直是以通史的形式展现,也一直以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与现实,停滞与发展。当然一切事物都是有缺点的,并非十全十美。
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每个国家都必须上心。对于教科书上的历史,一定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从教科书上吸收、获得的知识会影响他们很久很久。只有真正了解历史,才能不让悲剧与惨案再度发生。
对于一个有历史感的国家来说,每一个时代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时空网络中的一个坐标,必然有它发展的起点和起点。
对于蒙古国,我们虽然不像从前一样,但是现在也很好,是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对于某些目的不明的言论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结语:
回看历史,清朝失去了大量的土地,蒙古国赫然也在其中,这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以史为鉴,后人吸取教训,获得经验。
虽然铭记历史,但已经不再纠结,而是以适应新时代的形势恢复与他们的来往,建立新的联系,培养新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