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2022年10月11日22:29:10 历史 1923

读书,是为了识字,不做文盲,也是为了明辨是非,从现实来看,也不排除,读书,是为了以后工作可以多一重砝码,因为书读得好,也是一个人的能力之一。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行为疯癫,许多人觉得大可不必如此,然而中举的范进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了他的前半生之后,就不难理解了。

从古至今,大多数人只知道范进因为中了举人而行为疯癫,却不知道后来的范进人生有多么开挂!

科考背后,家庭状态

隋朝开创科举以后,读书人便可以通过科举这条路,走上为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途径。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但是,明清以来,读书人进行科考多半偏重于通过科举考试来达到一飞冲天,做官发财的目的。

富人家族希望子孙通过科举,可以延续家族荣光,而穷人们则希望子孙通过科举改变自家几代贫穷的底色。

穷苦家庭出身的范进,屡次进行科举考试,半百已过,才中了举人,带着贫困至极的家庭走上了富贵的路。范进的结局能够苦尽甘来,已经是很幸运了。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但是,并非所有读书人都能像范进一样,有些人可能考了一辈子,也得不到一个功名。然而,即便未考中,贫家子弟和富家子弟的一生又截然不同。

有些富贵人家,本身产业就非常的庞大,可以同时培养好几名读书人,又花重金聘请了名师为家族子弟们授课。

在如此雄厚的背景下,即便富家子弟屡试不中,也可以依靠家族产业,一生富贵,不愁生计。然而对于穷人们来说,需要终日在田里劳作,才可能获得微薄的收入。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在古代,男劳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十分重要,而读书人都是男子,但是读书人在古代可以不事耕种,只管一门心思读书考试即可,家里的活计读书人是不做的。

因此,穷人们不仅仅要用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糊口问题,还要勒紧裤腰带去供养一名读书人。

从孩童五岁入学算起,到十八至二十岁成年,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家里读书的男孩子要去学堂念书,并且还要购买书本及其他学习工具,对于穷人们来说,这笔花销实在是数额巨大的。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如果,穷人家的读书人一考即中,或者考了几次之后考中了,那么穷人家的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

但如果,考了好多次还是没有考中,并且还打算继续再考,那么,穷人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

中了举人的范进,出身穷人家庭,他从二十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三十多岁考中了秀才,五十四岁才考中举人,从二十岁到五十四岁,虽然落榜二十多次,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一直在进行科举考试。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他勇气可嘉,但是中举之前,范进一家的生活可以说是穷到了极点。但是中举之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他本人的仕途也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穷困潦倒、满堂富贵

中举之前,由于范进屡试不中,家里只有两间破屋和几亩薄田,作为读书人,范进又不事耕种,父亲去世得也早,家里全靠骨瘦如柴得老母亲和贤惠勤劳得妻子持家。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那个时候得穷人们又没有其他得谋生之路,因此,一家人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偶尔有幸吃些肉食,还是做屠户得岳父接济的。

除了肉食,岳父还常常接济范进一家钱财,也经常后悔不该将女儿嫁给屡试不第、一事无成的范进。

范进屡试不中,除了家里日子越来越艰难之外,还经常受到他人的嘲讽奚落,街坊邻居们并没有多少人瞧得起范进。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范进去参加科举考试,向岳父接盘缠,岳父都将他拒之门外,还嘲讽他没有做举人的好命。

认命、不甘心的范进决定釜底抽薪,回到家中拿上家里仅剩的钱财去参加考试了,如果还是不中,五十四岁的他可能也真的打算要放弃了。

谁曾想,这次考试,命运之神也许是觉得他用功又可怜,前二十几次不中的范进,这次竟然中了梦寐以求的举人。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这个好消息传到范进家中的时候,他竟顾不上读书人的体面,狂喜之下疯了。得亏一直鄙视他的岳父及时抽了他一巴掌,范进才清醒过来。

不过好不容易中举清醒的范进,很快又面临了另一个致命打击,他的老母亲在得知儿子终于考中之后,竟然大喜过望,兴奋而亡。

范进虽然伤心,但他认为老母亲是欣慰而亡,重金埋葬了母亲,丁忧三年之后,进京考试,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中了比举人名次更好的进士。从此被朝廷委任了官职,数年经营,最终做到了正四品的通政。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中举之后的范进,邻居们对其交口称赞,此前一直鄙视他的岳父也对他极其遵奉,附近的乡绅富豪们还常常前来拜会他,赠他钱财和奴仆,范进也可以终身领取朝廷发放的俸禄,不必交税、也不必去服兵役。

得到了一所大宅子,里边的装饰不是很奢华,但比起之前的破屋已经是今非昔比,范进一家的生计也终于不是问题了。

读了数十年的书,后来又考中了进士,范进的学业是毋庸置疑的。他能从贫家子弟官至四品,除了过硬的学业,他谦逊的态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没有中举之前,他见到左邻右舍会友好地打招呼,面对左邻右舍的嘲笑,他不但不生气反而会更用功,面对岳父的鄙夷,他也常常陪着笑脸。

中举做官之后,范进对同僚、上司、下属也是礼貌相待。富贵发达了,范进没有忘记陪自己受了半辈子苦的糟糠之妻,他在那里做官,就会一直将妻子带在身边,不离不弃,对岳父更是奉养终老。

如此学业优秀、品行又好、又不忘恩的范进,朝廷更加信任赏识他,最终官至正四品,富贵终老。

中举发疯、情之必然

考中举人,对于范进一家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喜事,高兴在情理之中,然而因此而发疯,就有些过火了。但是了解了范进的过往之后,也就能理解范进的这个行为了。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此前考了二十多次都没考中的范进,就像复读了好几年都没考上大学的重考生们一样,心里压力是极大的,尤其是听闻别人很轻易就金榜题名的时候,心里更不是滋味。

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岳父的嘲笑奚落虽然他从不计较,但是这些始终会影响着他的心绪。再看着因自己屡试不第,家里是家徒四壁,家人们也日子艰难,愧疚之心更是日夜折磨着他。

年过半百,好不容易中了举人,从此,他们一家会否极泰来、他的仕途也会更明朗,他怎能不高兴呢,大悲大喜的冲击下,他有些疯了,幸亏岳父及时打醒了他。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百般嘲笑,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 天天要闻

与少年登科,状元及第的人相比,范进的前半生是很苦的,可是与皓首穷经、终生不第的人相比,范进又是幸运的。

如果不是科举在古代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范进能做到四品官,证明其能力也不差,如果不是思想被禁锢,在家务农,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也许范进会另有一番作为。努力有时候会成功,但是努力的方向一定要选对,如果选错了方向,努力只会越来越错上加错。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赖清德称台湾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样”,国台办: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称台湾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样”,国台办: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5月14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陈斌华资料图记者提问: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时期屠戮台湾民众的惨痛过去选择性失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今年是日本侵占台湾130周年,...
辽金时代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神秘面纱 - 天天要闻

辽金时代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神秘面纱

在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辽金时代文化园(以下简称文化园)内,吉林印记辽金时代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静静伫立。博物馆以文物搜集、整理、保护和展览为主线,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深厚人文历史,融合青铜文化、辽金文化与民俗文化,自2012年开馆以来,持续为游客揭开千年古城黄龙府的神秘面纱,展现其悠久历史与灿烂文...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 天天要闻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历史积淀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来的文明。在数千年文明积淀中,也有些民间游戏代代相传,包括一些博彩的游戏。其中有斗鸡、斗狗、走马、斗蟋蟀、斗鹌鹑等比较流行,而且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成语、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 天天要闻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处仲,出生于公元 266 年,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人 ,是东晋时期极为重要的大臣与丞相,同时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导的堂兄。他出身于顶级士族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4日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环球网记者: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时期屠戮台湾民众的惨痛过去选择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 天天要闻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六六鳞编辑|六六鳞前言1942年2月的一个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军战俘营内,一名被囚禁在不足两平方米木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