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评价过我国历史中诸多名人,据说“批评”的多,褒扬的少,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西楚霸王等,都指出了他们的不足,然而,他也曾为一位古人惋息,称他是“英俊天才”,可惜死得太早了。
图片源自网络
毛主席口中所称道的才子便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图片源自网络
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挥笔立就,文笔流畅,被世人赞为"神童"。
王勃27岁时,远道去交趾郡看望老父亲,来到洪州(今江西南昌)的时候,正逢九月九日重阳节。当时,南昌府都督阎伯屿(时人称“阎公”)主持重修的滕王阁落成,为示庆贺,阎公在阁内大摆庆功宴,邀集当地的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饮酒赋诗,一则欢度重阳,二则为滕王阁作序,好讴歌自己的名声。
图片源自网络
而慕名滕王阁已久的王勃,也机缘巧合地登上滕王阁,参与了这场宴会。
“肥水不流外人田”。阎公显然是自私的,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在宾客面前显露才华,阎公早就嘱咐女婿备好一篇序文,到时拿出来,好使人觉得是即席之作。宴会开始,阎伯屿谦恭地拿着纸笔,一个一个地请客人写序文,而客人都谢辞了,看来大家伙还是挺识时务。轮到最后王勃时,阎公仍然把纸笔送了过去,而不懂“人情世故”的王勃毫不客气地接过了纸笔。
图片源自网络
当下属进内室,呈上王勃所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内容时,阎公不屑地说,这是老生常谈的话罢了;不消一会,下属二次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阎公默不作声;当下属再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突然站了起来,惊叹道:"天才!天才!他的文章可以传世了。"阎公的心情非常高兴,一旁的宾客也无不称赞。
图片源自网络
之后,王勃写下的内容陆陆续续地呈报上来,在场的人们无不交头称赞。阎公深为钦佩,认为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写的高明多了,便不再让女婿出面作序了。
这一回,又让王勃火了一把,可惜天妒英才,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