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9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北京与世长辞。生老病死乃人间常态,这位堪称中国历史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的伟人自然也难逃命运的安排。
9日,经中央批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开。消息一经公开,全国范围内立刻陷入了沉寂,继而是悲痛的哭号。
此时这位伟人终其一生都在热爱的人民才意识到,原来抛开主席的身份,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这样一个带领中华人民浴血重生的领导人倒下了,属于毛主席的历史舞台,终究还是落幕了。
然而,历史的舞台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不会因为毛主席是一代伟人而格外招抚。
人民的主席逝去,东方的巨星陨落。在他逝去的短短几个小时内,究竟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每况愈下的身心状况
在毛主席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大大小小生过几次病。
不过最终都得到了有效治疗,再加上一般年轻的时候身体恢复能力比较好,所以即便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几乎没有生过什么严重疾病。
可是,到晚年,毛主席的身体却开始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疾病。进入20世纪70年代,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比较痛苦黑暗的一年。对于已近八十三岁的毛主席老人家也不例外。
1972年年初,毛主席送别了自己一生的战友陈毅元帅。据当时工作人员回忆,考虑到当时北京天寒,再加上毛主席近来也有工作缠身,所以原本追悼名单里并没有安排毛主席。
可是在陈毅元帅的追悼会进行接近尾声,毛主席突然出现在现场。那时他的风衣里面只穿了睡衣,由身边的工作人员扶着来到追悼会现场,一看就是临时起意赶过来的。
毛主席和所有来参与追悼会的嘉宾一样悲痛万分。然而或许有一点不一样的是,逝去的这位伟人,是毛主席的战友。
两人多年来子弹里来,炮火里走。陈毅元帅的离去,无疑是对毛主席不小的打击。
参加完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后,毛主席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小症状,一开始经医生诊断,只是简单的风寒。
原本这样的小病,对于一个常年热爱游泳,身体素质一向过硬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稍加休养便可以痊愈,然而,毛主席今年已经72岁了。
这样的疾病对年轻时候的他来说,纵然不算什么大事,可是如今的他已然年迈,这样的病对他和任何一个这样年纪的老人来说,都不是好跨越的关卡。
在1972年,毛主席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不过在这一年,心理受的折磨往往比身体受到的折磨要更令毛主席痛苦万分。
一是国家政局的不稳定,别有用心之人虎视眈眈;二则是好友的离世。我们常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政治局势尚且还有转圜的余地。而战友逝去了,此生就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到了1976年,这个让无数中国人都感到灰暗痛苦的一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却更加糟糕。1976年年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周总理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核心领导人之一,也是毛主席最为要好的至交之一。人民的好总理去世后,长安街更是出现了十里送总理这样前所未见的盛况。
人民群众尚且为总理的去世而悲切万分,更不用提与周总理同生共死多年毛主席。然而,噩耗总是尤其折磨着1976年的中国。
周总理去世后不久,7月,我国又损失一员大将,我国十大开国元帅之首的朱德元帅,在7月6日这一天也与世长眠。
至交好友的相继离世,给本就身患疾病的毛主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折磨。试想人到晚年,有什么痛苦大过目送身边的至交好友相继离世呢?
纵然毛主席早就公开表明过自己对生死早已看淡的豁达胸怀。然而,随着年龄的衰老,看着自己身旁的至交一位位走向死亡。
有谁又能甘心地接受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终结呢?很快,更为致命的打击还是没有放过病痛中的毛主席。
同样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爆发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震,无数同胞未能幸免于难。
这场悲剧按规定也只能上报给毛主席。然而,可想而知的是,一个终其一生都在热爱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好领袖,听到如此庞大的人员牺牲,究竟会有多心痛。
然而,病床上的毛主席,连坐起来阅读都成困难,只能靠秘书读文件给他听。
最终还是含泪安排部署了唐山抗震救灾工作,并签署了关于唐山救灾的通报。这也成为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主席去世后各界的反应
1976年9月9日这天,我国伟大的领袖、新中国伟大的领导人、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志在北京逝世。
中央消息一经公布,全国上下一片哀嚎。北京周边的市民都希望自己可以到现场送这位伟人最后一程,而离北京更远的地方的人民,由于路途遥远,只能将悲痛化为无声的泪水。
毛泽东同志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毛泽东思想更是一度影响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
在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指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仅对于中华人民有重要意义,对于世界各国更是如此。然而这样一位缔造新中国的领导人的突然离去,自然也给各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一时间,国际上知名的主流媒体都纷纷报道毛泽东同志去世的消息,高度赞扬了毛泽东同志生前的革命成就与事迹。研读毛泽东思想,更是成为之后很久一段时间的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倡导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在与各国的外交关系处理上,我国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因此我国自建国以来,就与国际上上百个国家及政府形成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1971年,我国就已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国家。毛泽东同志去世的消息一经公布,联合国总部首先就以降半旗表达对其逝世的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更是恳切表示,毛泽东同志一生都在反抗压迫,鼓舞人民走向革命的道路,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革命先驱。
他对毛泽东同志的生涯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称赞毛泽东同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伟大领导人和思想家,是千古难寻的伟人。
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就曾派遣其秘书基辛格秘密访华。从那时起,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6年毛泽东同志去世以后,时任美国总统的福特也发表吊唁称,毛主席对于世界的影响超越国界,为人类文明留下了重要财富。
同年,美国《时代》杂志将毛主席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而当时的中国正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领导核心的带领下,在第2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中国主战场,成功牵制了日军。
为第2次世界大战早日结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的和平创造了可能。
除了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以外,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毛泽东同志的悼念活动更为盛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朝鲜。在朝鲜战争中,经过毛主席的高明调度。我军共派出240万志愿军支援朝鲜一线。
在1953年朝鲜战争已经结束后,毛主席还灭掉了24万志愿军赶赴朝鲜一线,帮助朝鲜战后重建家园工作。
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国与朝鲜形成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朝鲜从政府到人民都十分感恩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对毛泽东主席也是十分爱戴。
在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金日成号召,朝鲜举行为期一周的哀悼周。
在一周时间内,朝鲜境内禁止举办一切大型娱乐活动。当时的朝鲜也一度成为传读毛泽东思想选集氛围最为浓烈的国家之一。
然而,朝鲜人民不仅仅是祭奠毛泽东同志,很多朝鲜民众还自发纪念起毛岸英来。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在父亲的影响下,毛岸英也自发选择从军。朝鲜战争中,他便是240万志愿军当中的一员。
在毛泽东同志的影响下,毛岸英舍生忘死,与朝鲜人民共患难。最终不幸在朝鲜牺牲。在中国驻朝鲜的大使馆中,朝鲜人民自发进入大使馆吊唁。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至今都为各国赞叹,其实早在1976年5月,巴基斯坦当时的总理布托就曾访问中国。
毛主席和布托
那时候毛主席已然病重,但是仍然坚持接见了布托总理。毛主席坚持与布托总理聊了许久,甚至给巴基斯坦提供了许多人道主义的帮助。
病重的毛主席甚至一度坚持目送来宾离开,然后才重新返回病房,接受治疗,布托也成为毛主席生前会见的最后一位来宾。
在毛主席去世后,巴基斯坦为毛主席的逝世降半旗致哀。由于毛主席生前同巴基斯坦交好,所以至今中巴关系仍然非常好。
国际社会上,对于毛主席的逝世选择降半旗致哀的不仅只有联合国,还包括埃及,突尼斯,巴基斯坦等国在内。
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尚未完全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走向独立。而带领中国走向独立的伟人便是毛主席。
可以说像毛主席这样的伟人去世,不仅对于中国国内民众,对于世界各国的民众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
甚至可以说,在毛主席去世46周年的今天,毛泽东思想仍然感染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尚未独立的国家和地区。
东方巨星陨落后该当何为
然而,悲痛背后还有一种更为浓烈的情绪——迷茫。
此时毛主席的突然离世,无疑是让举国上下都出现了短暂的迷茫——究竟这个国家的走势该由谁来主持?国家今后又当如何发展?
关键时刻,党中央还是决定先由邓小平同志与叶剑英同志为中心,继续主持中央大局。
面对中央及社会人才的短缺,为了共和国的长期健康发展,中央当即决定,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我国人才培养与选拔也正式从此开始。
1978年,在华国锋同志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会议对前期中国社会层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拨乱反正,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78年年底,由邓小平同志总设计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我国经济从此乘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有了质的飞跃。
毛泽东同志去世后,中央虽然有过短暂的迷茫,但是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了中央后续的发展和祖国前进的方向。在党中央的高度部署下,我国的经济和政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虽然去世已近四十余年,但我国的经济却没有因为毛主席的突然去世而停滞不前,或许这就是毛主席最期望看到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现状。
如今我国唯有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国策,才是对毛主席最大的慰藉。而时至今日,毛泽东思想仍然是我国红色经典当中必读的读物。
在迈进新时代的中国,我们青年唯有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正确定义自我价值,明确前行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思过去,定位未来,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任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