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2022年10月05日23:14:28 历史 1361

井冈山是我党创建的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非常高,最初是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余部开辟,后来又有朱老总、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余部加入,大大扩充了实力。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一段经历时会不会有疑问,当年通讯水平不够,毛主席和朱老总连对方具体位置、部队情况都不知道,又没办法一通电话、一个定位就精准联系上,那他们是如何成功会师的呢?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人物——何长工

何长工早期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不仅是朱毛会师的重要人物,还与毛主席、周总理都有很深的交情,他设计了我军第一面军旗、1930年就担任了红军军长、长征途中又担任了军团政委。

如此傲人的资历,可惜草地分兵时却站在了张国焘一边,影响了往后的军政生涯。那么,他这样一个“嫡系中的嫡系”,为何要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选择呢?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一、何长工与主要领导人之间的渊源

何长工原名何坤,是湖南华容人,“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成为旅欧支部中的一员,这个时期他就认识了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人,并受他们的影响于1922年入党。

1924年何长工回国后就被派往老家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当时他有一位著名的同事就是毛主席,两人彼此都很欣赏且工作都很出色,因此也成了军阀的眼中钉。

马日事变后,湖南军阀许克祥悬赏捉拿何坤,毛主席出于安全起见,为他改名“长工”,意为永远做人民的长工。

何长工用着新名字暂时离开了湖南,进入共产党实际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警卫团后来追南昌起义部队不及,就留在了湘赣边参加秋收起义,接着大部分又跟随主席上了井冈山,何长工对于能再次与毛主席并肩作战,心里特别激动。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在根据地开辟之后,毛主席非常关心南昌起义部队的情况,于是在同年10月5日委托何长工去联系湖南省委及衡阳特委,希望能从中得到消息。

何长工在10月10日到达长沙,经过一番寻找与省委接上了头,汇报完秋收起义的工作后,湖南省委告诉他,如果要找朱德、陈毅,不必再联系衡阳特委,可直接绕道粤北地区寻找。

12月末,何长工抵达韶关,成功在距离韶关40多里的犁铺头找到了朱德所在的140团团部,朱德见到他时非常激动:太好了,我从敌人报纸上看到井冈山的消息,我们跑来跑去,还没有个地方站脚,正要去找你们,你能来真是太好了。

随后朱德告诉何长工部队正在策动湘南起义,让他赶紧回去与毛主席取得联系。何长工不敢怠慢,于1928年1月回到井冈山汇报相关信息。

之后何长工充当了两部的重要联络人,1928年4月28日,朱毛会师于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何长工充当了引见人的角色,为双方互相介绍认识。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二、何长工在草地分兵时的选择出人意料

从前面所述这些经历中大家就能看出,何长工跟朱、毛、周三位重要的领导人关系都非同一般,绝对是“嫡系中的嫡系”。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找到了何长工,让他去担任红九军团政委,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他的重视与信任。

第九军团长征中算是一支比较特殊的部队,主要负责殿后和掩护,出发时有11000余人,到了红一、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时只剩下不到千人,这个结果非常惨烈。

其实不止红九军团,整个红一方面军情况都不乐观,减员严重、物资装备极少,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大多数人都面容憔悴、营养不良,本以为跟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境遇能够有所好转,没想到张国焘见中央红军如此虚弱,竟然产生了错误的想法、不断索取权力。

中央红军为团结同志,很多方面都做了让步,但这并没有让张国焘的野心满足。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同年8月,两大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准备北上,红五军团改编的红5军、红九军团改编的红32军编入了以红四方面军力量为主的左路军中。令人无奈的是,分开没多久张国焘就想要两支红军全部南下,甚至想过用极端方法。

右路军的中央机关出于安全起见,只好率红1、3军(即红一、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单独北上。红5军军长董振堂得知消息后强烈反对张国焘,表示要率部追随中央,结果被张国焘派去担任红5军政委的亲信黄超当着众人的面打了耳光。

为了不破坏团结,董振堂忍了下来,迫于压力,其他原中央红军的人也只好跟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

10月5日,张国焘率部抵达卓木碉后,不再遮掩野心,堂而皇之地召开了会议妄称“另立”。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何长工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张国焘知道这种事情光靠自己麾下人来说有点不好服众,所以就让原红一方面军的高级干部来做“表率”,出言比较激烈的有四人:红5军工作部部长邵式平、红32军政委何长工、红32军军长罗炳辉、红5军政委李卓然。

这在很多相关人员的回忆录中有过记述,时任红四方面军电讯局长的宋侃夫回忆:首先是红一方面军的几位干部讲话,他们的话给大家造成的影响极大,因为他们是一方面军的干部,长期跟主席在一起,怎么也反对主席?很多人因此被迷惑。会后这几个干部都升了官。

徐向前元帅也感觉不可思议:会场的气氛非常沉闷,谁都不想出头。于是张国焘先指定一方面军的干部发言。这几位干部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讲得特别激动。四方面军的同志从未听闻过,不禁为之哗然。

这样的关键时刻,越亲近的人造成的影响越恶劣,参与了秋收起义及井冈山根据地建设、与中央首长们关系都很密切的何长工,发言就误导了很多人。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三、何长工为什么要这样做?

纵观卓木碉会议上发言的原红一方面军干部,基本都是原红五军团和原红九军团的人,从长征的一些经历可以反推何长工这样做的原因。

1、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在长征中大部分时间都担任了后卫,长征时期国民党很多军阀对红军的态度都是“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毕竟大家都想保存实力,跟红军拼光了,那结果也会是被老蒋摘桃子,贵州王家烈就是鲜明的例子。

所以红军的后卫部队伤亡特别惨重,而红九军团还有一次被当作疑兵险些全军覆没的经历。三渡赤水河后,毛主席命令红军主力掉头南下,继续南渡乌江,从贵州西南角向云南方向而去。

但是此举很冒险,必须要有一支部队伪装成主力,做出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假象,引开国民党大军的注意力,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红九军团。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给红九军团发出的电报十万火急:我野战军决南移寻求机动,而以九军团暂留现在活动地域钳制周吴纵队,以配合我主力作战。

红九军团在接到命令后大张旗鼓地在黔北地区活动,就地修筑了很多工事,做出要与敌人决战的架势,部队还在很多大路口刷标语:突破乌江防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如此种种让老蒋误以为这就是红军主力,于是命各部全力进攻,红九军团拖住了敌人六个师,成功掩护主力过江。但是,红九军团由于被敌人咬得很紧,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到达渡河地点,陈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把浮桥给拆除了。

这就使得红九军团到达渡河点时没有看到任何接应的人,浮桥也没有一座,偏偏此时侦查员报告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距离他们已经不远,自己没有时间搭浮桥了。

无奈之下,红九军团只好单独行动,转战了两个多月才与主力会合,他们数次濒临险境,伤亡特别惨重,所以作为军团最高首长的罗炳辉和何长工心里是有怨气的。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2、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由于事发突然,中央机关在右路军只带走了红1、红3军,而在左路军的红5、红32军没办法被通知到,即便是被通知到了,他们也没办法一起走。

所以红5、红32军的一些干部也有怨言,这点张国焘的回忆录中也有说过“私率一、三军团北上,却并未通知他们,一致表示愤慨”。

3、受到了压力及对局势做出错误判断,我们站在后世角度看,知道毛主席是正确的,但就当时而言,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何长工等人见着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以为跟着他们会更有出路,再被张国焘一胁迫就盲从了。

但是不管几个原因,说到底还是何长工等人意志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定力不够,跟他们有类似经历的原红一方面军干部并非都是这种表现。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四、原红一方面军干部们的表现

同样在原红九军团,同样经历了艰难的单独行动,32军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就坚决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行为,他找到何长工要求一同北上,可惜无果。

罗、何二人表明态度后,32军支持中央的干部都聚集在了黄火青身边,黄火青的回忆录:

散会后,政治部的干部拥到我屋子里,讲述会议情况,非常气愤。罗炳辉和何长工已经倒向张国焘一边去了。有些干部让我带他们走,我也想与红五军联合向西通过藏区去找中央,可不久电台被调走,没有办法联系到中央。

后来张国焘还将黄火青调离了32军,并一直没给职务,导致黄火青差点牺牲在了路上。

秋收起义出身的何长工,草地分兵为何站在张氏那一边?有三点原因 - 天天要闻

红5军军长董振堂也坚决跟张国焘做斗争,卓木碉会议后,刘伯承定好了“捉张”计划,准备以武力逼迫张国焘北上,董振堂就是发动的主要力量,只是朱老总考虑到大局没有同意。

要说长征时的后卫任务,红五军团承担的时间要更久,军团长董振堂是宁都起义后才加入红军的,而且何长工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他都没有任何怨言,这样一比,差距就令人汗颜。

还有彭绍辉、陈伯钧等人,基本上原红一方面军的大多数干部都是站在中央这一边,这些人没有随风而动,相较起来可坚定多了!

人的选择非常重要,何长工本来那么高的职务,后来却主要从事军事教育、军械装备方面的工作,1955年也没能参与授衔。只能说,草地分兵后的一系列事,影响到了何长工后来的发展。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