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2022年10月03日21:39:25 历史 1750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董竹君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她创办的锦江饭店接待过400名国家元首,黄金荣杜月笙等大佬想吃饭也得乖乖排队等号。

1951年,锦江饭店估值3000两黄金,约15万美元,可董竹君却无偿把饭店捐给了国家,自己只带走文房四宝和一首诗。

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爱国企业家,却曾在婚姻里受尽屈辱。

绝望至极的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逃离了那个家,开始了从商之旅。商界没有那么好混,董竹君四处碰壁,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可董竹君还有心爱的女儿,所以董竹君得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竹君成功地创办了享誉全球的锦江饭店。

董竹君的人生虽然坎坷,但好在董竹君百折不挠,接下来,就要讲一讲董竹君的故事了。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1900年,董竹君出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董同庆没什么文化,平日里靠出苦力给人家拉黄包车赚一些钱糊口度日。母亲给有钱人家当保姆补贴家用。董竹君降生以后,为终日为了糊口而拼搏的两口子带来了一丝慰藉,他们起不出“董竹君”这样的好名字,就一直称呼她为“阿媛”,这个名字在后来成为了她的小名。

董同庆夫妇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却深知自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在外人不解的目光中,董同庆夫妇坚持将女儿董竹君送去读书,他们觉得,只有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从小董竹君就出落得非常标致,人称“小西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董竹君十三岁时,父亲得了伤寒病,家里欠下了很多外债。

为了还债,父母忍痛将她送进青楼,换回了300块大洋,并许诺三年后接她回家。

从此,13岁的董竹君开始以“杨兰春”的名号卖唱,成了“长三堂子”里卖唱不卖身的清倌人。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在这里,她认识了日后影响自己一生的人——夏之时

当时的夏之时经常在青楼出没以掩护革命活动,一个革命党人,一个靠卖艺为生的青楼女子,就这样相爱了。夏之时有心要为她赎身,可傲娇的董竹君坚决拒绝:她要的是两个人平等的相爱,如果他为她赎了身,那么日后在外人看来,她势必会成为他的附属品,永远抬不起头。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又过了一段时间,董竹君终于找准机会,装病逃出了青楼,毅然与夏之时结婚,并跟随他一同前往日本。

最初,董竹君确实享受到了夏之时家中有钱带来的好处。在日本生活的四年中,董竹君的人生发生了几件大事:读书、生育、改名。

她改掉了原名毛媛,取名竹君,与夏之时生下了大女儿夏国琼。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董竹君在日本时期努力学习日文,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甚至动植物学课程,经常读书到深夜,不断扩充着眼界与思想。但同时在这期间算是看透了夏之时的大男子主义。

当时夏之时的一番话在她后期都会觉得记忆犹新,那就是1916年,夏之时回国革命,临走前拿了一把枪送给她,告诉她如果遇到贼人就防贼,如果背叛了他,就拿着这把枪了结自己的生命。还把四弟叫到日本照顾妻子,实则也是监视。这种爱无疑是极其自私的,还对董竹君有着强烈的不信任。

从那一天开始,董竹君的心中偶尔就会泛起寒意,对自己选择夏之时的决定开始怀疑起来。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董竹君学习很刻苦,考入了东京女子高等学院。毕业后她还想去法国深造,夏之时没同意,把她带回了老家成都。

当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董竹君在夏家接连生下4个女儿,婆婆公公都不待见她,后来夏之时对她也爱搭不理了。

董竹君第5胎怀的是双胞胎,临产前疼痛难熬,他告诉丈夫自己可能快生了,当时夏之时正在打牌,竟假装没听见。董竹君实在受不了了,一个人艰难地去了医院,因为身体虚弱,只顺利生下一个孩子。

儿子出生时,她和丈夫的裂缝已经更加深了。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女儿们出生没一个做酒,可儿子一出生,夏之时就大摆筵席,董竹君在儿子的宴席上感触良多。看着丈夫一脸得意的神情,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心底只有悲哀。

感觉悲凉的同时,董竹君心里还有一个担忧:丈夫丢官后收入全靠收租,可开销却越来越大,他又染上了鸦片瘾,这样下去,夏家迟早要撑不下去,女儿们读书也一定会没指望。

在权衡利弊后,董竹君含泪与丈夫分居,带走了四个女儿。

但却遭到了夏之时的拒绝,他气急败坏地说:董竹君!你敢离家出走!还带走女儿,我要休了你!没了我,我看你在上海怎么活下去!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但已经下定决心董竹君,这让夏之时倍感羞辱,暴跳如雷。

与丈夫撕破脸的当晚,董竹君醒悟了,她确定:在夏家,没有女人可以活得好,若继续留在夏家,等待她和女儿们的将是无尽的苦难和折磨。

这次大爆发后不久,夏之时因一封信踢打了董竹君,事后,还觉得不解恨的他,竟拿刀追着董竹君砍。若非侄子夏迺赓迅速赶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董竹君(右三)、夏之时(右四)与夏迺赓(左二)等合影“1919年”

这次事件后,董竹君毅然决然地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夏家,直奔上海而去,开始了从商之旅。

离婚初始的几年,董竹君带着女儿们艰难度日,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典当行。

后来经人指点,董竹君远涉重洋为群益纱管厂召回了一万元股资。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在一起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结果工厂遭到了日军的炮轰被迫停产。

董夏两人的婚姻拉扯到1934年,董竹君提出放弃与夏之时分割财产,四个女儿归她,儿子归夏之时,这才终于让夏之时同意签下了离婚协议

董竹君终于摆脱了这段婚姻,但也相当于净身出户,她本想继续创业但身上没有什么积蓄了。

最终还是李崇高借了她两千元创业金。

董竹君拿到这笔珍贵的钱款,决定创办一家川菜馆,把川菜发扬光大,她给饭店取名“锦江小餐”,于1935年3月15日正式开业。

在设计饭店装潢的时候,董竹君可是用了巧思。饭店的一桌一椅都是她亲自挑选,看似简朴其实却很精致。饭店大堂更是立了一架钢琴,为整个饭店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而董竹君更是根据消费水准的不同档次,划分了几个区域,这种新颖的模式又是吸引了许多客人。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由于准备充足,且有经商经验,再加上“锦江小餐”这家餐馆做出来的菜的确地道,开业后,生意越来越红火,连杜月笙,黄金荣等当时在上海有头有脸的人都来捧场,是该餐厅的回头客。

一日杜月笙又来用餐,因为食客太多, 左等右等,菜一时上不来。他忍不住对侍者说:“吃客这么多,为什么不扩充?告诉女老板,若有困难就直接找我。”

董竹君正有此意,和房主孙梅堂商量过,只是他漫天要价,没有谈拢。

这事对杜月笙来说简直小得不能再小,派手下去跟老孙打了个招呼。孙梅堂本是倚仗杜月笙“保护”的,自然惟命是从。

“锦江小餐”租下了左右的店面,一下子扩大了几倍,可同时容纳300位食客。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生意红火后,董竹君手上的闲钱也越来越多了,她扩大规模,在上海各地开设了不少分店,将“锦江小餐”改名为“锦江川菜馆”,成了上海地界有名的女老板,上过报纸,成了名人。

到了1936年,董竹君又创办锦江茶室,在这个茶室,她多次掩护和资助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且做到了天衣无缝,一直没有暴露。

1945年,董竹君接到新四军城工部的指示,让她协助一批年轻人到延安去。

警备司令杨虎的儿子,曾经认董竹君为干妈。借着这层关系,她找到了杨虎:“如今抗战胜利了,有十几个大后方的年轻人,要回乡下老家去。扬州戒严无法通过,你能帮忙想个办法吗?”

杨虎答应得很痛快,董竹君顺利拿到了通行证。

对于遇到生活危机的共产党领导者,董竹君更是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解放军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年轻时在遇到困难,幸得董竹君的资助才得以脱困。解放之后,宋时轮还和潘汉年等人一同上门拜访董竹君。

正是董竹君的卓越见识和过人的魄力,为后来锦江饭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精明的管理和经营,锦江川菜馆已经成为上海市不可或缺的高级大饭店。即便是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这家饭店也一直在经营着。

事业上风生水起的同时,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也没有落下。在董竹君的严格要求下,几个女儿成绩都很优秀,都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1946年,大女儿国琼到美国深造音乐、

二女儿国琇、三女儿国瑛赴美学习电影,

1947年,小女儿国璋赴美学习西洋文学和图书馆学。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严格按照上海市委的要求,将两家店都搬迁转移并合并到一块,统称为“锦江饭店”,而饭店的董事长市委仍然要求董竹君本人担任。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然后在1951年,当时的“锦江”已经享誉海内外,估值高达15万美金,董竹君将这些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乃至于自己私人的一套豪华花园住宅一起上交。

转身离去,她带走的只有郭沫若感恩的一封诗词和一套用了很多年的文房四宝,如此精神,令后人叹为观止。

董竹君的义举让人感动,周总理更是亲自设宴招待了这位传奇女商人,他对董竹君说:“多年来,你为党、为革命付出了很多,你很不容易啊。”

1953年秋天,作为锦江创始人并任首席董事长兼经理的董竹君召开锦江会计会议,可早上8点多,当她到达自己办公室时,却被告知会却已经开完了。

很明显,董竹君被排挤、夺权了,而且是在她浑然不觉的情况下。

那日,董竹君转身离开时她的心里在滴血,也是自这以后,她退居了二线,她的身份变成了锦江董事长兼顾问。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就在这一年,董竹君在北京见到了周总理,可这次见面时,对于自己承受的种种她只字未提。

此时,国内形势相对平稳,远在美国的国瑛和国璋,在中美未建交的情况下,纷纷逃回祖国。大女儿国琼也几经辗转,最后在国家领导的帮助下,顺利回到上海。只有国琇因家庭原因,留在美国。

回国后的夏国琼在上海音乐学院当钢琴教授;夏国瑛在国家文化部和政治部的领导下建成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小女儿国璋则先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担任翻译、在北京大学任教。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十年的国内动乱,60多岁的董竹君曾含冤入狱,她在狱中不改坚强和乐观的心性,每天小跑、刷马桶、睡前闻香皂,鼓励自己要像青松那般无惧风吹雪打。

70岁时,她在狱中题诗,祝自己生日快乐。平反后,80几岁的她提笔撰写回忆录,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我认为人生必然要经过许多坎坷磨难,对它一定要随遇而安。”

1986年,在锦江饭店50周年纪念日的这一天,远在北京的董竹君看到在纪念锦江饭店成立35周年纪念册上自己原本作为摆设的职位全部没有了,这一刻董竹君心如刀割。于是年近90岁的董竹君决定讨个说法,于是开始四处奔走。当时周围的人都在劝她“你都快90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啊,何必计较这么多呢?”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没有人能够体会锦江饭店对于董竹君的重要性,对于她而言,锦江就像她的孩子一样……所以任何一个母亲都不能忍受孩子人生历史的不完整。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后来有相关媒体,将她的创业历史报道出来。报道的内容客观真实,这一点让董竹君感到非常欣慰,这场持续很久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它该有的结果。

1997年,97岁的董竹君还想着开一家幼儿园,不过计划尚未落地,在她的个人专访节目播出后,安详离世。

董竹君离世时曾给后人留下了两个遗言,第一是:在墓碑上刻上她的那句“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步伐。”

而第二个遗言相比第一个遗言就明显有些不一样了,董竹君第二遗言的内容是:在她的葬礼上播放《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

董竹君:从青楼女子到世纪传奇,创立的锦江饭店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 天天要闻

董竹君用她的一个世纪,演绎了青楼女的人生逆袭。她和夏之时这段感情更不亚于秦淮八艳的情感传奇,只是缘分的帷幕落下时,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