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编辑不易,若君喜欢打个赏!
新中国成立时,青海一共只有十四辆汽车 1981年 何宗跃摄
青海绒毯厂生产车间
西宁解放三十年来,市区扩大了十几倍,人口增加到近50万,变成了西北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1981年 王精业摄
青海省草原上,到处传颂着社员马成雄一家靠党的政策,靠辛勤劳动富裕起来的佳话。家中大衣柜、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一应俱全。
1981年 樊如钧摄
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公社索手加大队,在县科委协助下,已经有16户用上了沼气灶。
1981年 王春生摄
乐都县高庙公社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起了一座农村影剧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1981年 王精业摄
乐都县高庙公社中心文化站举办漫画展览。
青海绒毛加工厂 1981年 王精业摄
工人在检验整理即将出厂的毛线
青海绒毛加工厂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挖掘现有生产潜力、充实和改进生产薄弱环节,1980年新上了毛条和绒线两个车间,去年产值达801万元,比前年翻了近一番,超额完成国家利润计划215%。
中件车间团支部副书记施前(中)正与二名支委商量团的活动 1981年 王精业摄
大件车间镗工组组长李建平(中)正在教新进厂的徒工看图操作
青海重型机床厂注意发挥青年团的作用,不断对团员、青年进行道德文明教育。全厂1000多名青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团干部和团员。
1981年 王精业摄
青海无线电二厂由军工转产民用品,1980年变亏损为盈利24万元。今年已签订了生产120万只扬声器的合同。
1981年 王精业摄
藏族老艺人正在对塔尔寺各殿堂进行粉绘维修。
1981年 王精业摄
海晏县托勒公社寄宿学校,是青海省人民政府根据牧业生产流动性强的情况拨款兴建的,是全省18所重点寄宿学校之一,学生入学巩固率达到98%以上。
1981年 樊如钧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自筹资金,吸收有一定医疗技术的民间藏医,因陋就简,办起了一所藏医院。从去年7月份开诊以来,一直门庭若市,深受少数民族群众欢迎。
王精业摄
9月29日,电力部四局在龙羊峡召开了庆祝龙羊峡工程抗洪抢险胜利大会。青海省省长张国声率领省党政军慰问团前往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