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2022年09月28日19:49:09 历史 1991

老将请求

1971年,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将军在南昌见到了前来视察的毛主席,他满怀敬意地向伟大领袖做汇报,不出意外,主席对这位爱将的工作再次表达了满意肯定。

趁着这个机会,韩先楚当面向毛主席提出一个要求:“主席,陈再道对我说,趁着现在身子骨还算不错,他想继续为党和国家做点工作。”

毛主席听到这句话,沉默了好一段时间,陈再道当时不过63岁,已经在韩先楚的福州军区休养了两年多,扳扳手指头,也的确符合复出工作的条件了。

“好啊,他要工作,就给你当副司令吧!”毛主席最终很爽快地答应了韩先楚的请求。

韩先楚也高兴地当场表示:“好,欢迎陈再道同志来我福州!”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实际上,此时韩先楚将军内心却是顾虑重重,虽说已经取得主席口头同意,他迟迟没有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居住汤井巷招待所的陈再道。

其实在韩先楚向毛主席当面提出这个请求之前,周恩来总理也曾向主席提起过陈再道重新任职的愿望。

当时毛主席把这个问题交给总政治部询问各大军区司令员的意见,是否愿意接纳陈再道来做副司令员,结果各位司令员纷纷表示婉拒。

正在毛主席为此感到为难的时候,韩先楚主动提出这个请求,也算是给老人家顺水推舟完成了总理的心愿。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副司令员任命,却让两位伟人都这么为难呢?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因为陈再道不仅和韩先楚一样同为开国上将,而且曾经当过武汉军区的司令员,过去两人和诸位司令员们在工作上是完全的平级关系。

对陈再道而言,包括韩先楚在内,当前的许多军区司令员过去在红军时代都是他的手下。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一次任命就是一次老领导能不能“下”的问题。

1972年6月,中央任命陈再道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命令正式下达,韩先楚不得不亲自前往汤井巷通知陈再道。

一见面,韩先楚就说:“中央已经任命你当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了,咱们俩一起搭伙计,一个锅里抡马勺,我这个人你是了解的,是半斤,是八两,希望你多帮助我。“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老将风采

说到年龄,陈再道出生于1909年,比1913年出生的韩先楚大四岁。尤为重要的是,陈再道在党内军中的资历也比韩先楚老得多。

1927年11月13日,根据中共“八七会议”指引中共湖北省委领导黄安(今红安)、麻城等县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攻打黄安县

战斗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这场起义与两个月前由毛泽东在湖南亲自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遥相呼应,因此也被称为“黄麻秋收起义”。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敌我力量差距过于悬殊,在国民党第12军绝对优势兵力反攻下,到12月5日鄂东军伤亡惨重,总指挥潘忠汝牺牲,被迫弃守县城突围。

当地中共党组织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在黄安北部木城寨举行会议,决定留下72名人员就地坚持斗争,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这就是后来的“木兰山72好汉”。

徐向前元帅对这支革命火种给予了十分高度的评价,说过:“有了这几十个同志坚持武装斗争,形势就不一样。”

这72名游击队员总共只有长短53条枪支,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斗争中,大部分队员先后牺牲,也出过动摇不定投敌的叛徒。经过残酷战争年代的大浪淘沙,这支功勋卓著的游击队伍,最后仅仅剩下5人活到了建国之时。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陈再道就是“木兰山72好汉”之一,当时加入队伍的时候他不过是个18岁的少年,加入麻城农民自卫军才刚满一年。

军长吴光浩、参谋长汪奠川等高级将领都牺牲在游击战中,年轻的陈再道迅速挑起一线战斗的大梁,成为鄂东军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排长、连长。

1931年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的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后,陈再道跟随主力向川陕边区转移参加长征,一路冲杀在第一线,立下了汗马功劳。

凭借无数经得起检验的赫赫战功和在红军大学进修学习的文化知识,1935年,年仅26岁的陈再道就当上了红四军的副军长、军长。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韩先楚则是黄安县人,1930年才加入共产党和孝感当地游击队,隶属第四方面军麾下另一支部队红25军

在革命初期,韩先楚并未受到红军高级将领们的重视,他在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斗争期间,一直到随军长征到陕北的时候,最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营长,军阶比起陈再道整整差了4级。

好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期间,韩先楚用兵神出鬼没,指挥得当,不仅以一个营调动阎锡山5个团的兵力到处团团转,还在机缘巧合之中,解救了毛泽东彭德怀的总指挥部,这才连升两级当上红78师副师长、师长但还是在陈再道的职位之下。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旅长是后来的徐海东大将,陈再道则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副旅长,旅长是后来的陈赓大将。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可以说,自黄麻起义之后整整10年间,直到抗战时,陈再道的资历都要压过韩先楚一头。

红四军在1955年的军衔大评比中又是贡献将军最多的一支队伍。在1048名开国将军中,红四军独占700多名,可想而知陈再道在这些将领中的崇高地位!

陈再道自己又会怎么看待自己成为韩先楚下属的问题呢?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老将风度

陈再道在解放战争期间至建国初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冀南纵队司令员,第二纵队司令员兼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主要战功集中在河北、山东,淮海战役以及清扫河南残余蒋匪顽敌,既是劳苦功高,也是恪尽职守,建国前当上了河南军区司令员。

而韩先楚则在日本投降后,就跟随林彪到达东北,投入了创建东北根据地的一系列重大部署,1946年2月,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随着四野大军从东北一路往南摧枯拉朽,韩先楚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发挥,职位一路水涨船高。

1949年4月,韩先楚出任12兵团副司令员,打回老家武汉。湘赣战役后,他又率部解放长沙,在毛主席老家建立湖南军区并任副司令员。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1950年4月16日,韩先楚当机立断,经过精密的运筹帷幄,抓住千载难逢的战机,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亲自坐上冲锋队的小艇,率领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兵马,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秘密起渡,渡海前往海南岛

此战令防守海南岛的国民党名将薛岳也出乎意料之外,一举奠定了解放整个海南的胜利,成功避免海南沦为今天的台湾,对共和国的海洋安全可以说起到了战略性作用。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名震南海之后,随着抗美援朝的爆发,韩先楚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东北,以志愿军副司令员、志愿军党委常委兼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书记身份带兵入朝参战。

此时韩先楚这个后起之秀已经身负“旋风司令”的威名,在战场上的指挥艺术可与彭德怀元帅、陈赓大将等名将同列。

韩先楚在朝鲜战场的耀眼成绩包括打出一支“万岁军”38军,创下以零伤亡狙击美军机械部队的龙源里三所里大捷,为二次战役和整个抗美援朝胜利打下决定性的基础,洞悉美军“磁铁战术”中的危险,及早做出战略调整。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在志愿军三位副司令员中,邓华和洪学智分管政治工作和后勤,唯独韩先楚没有具体分管的军务,因为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前线部队督战指挥并检查作战问题。解放军对这位将领的评价是:“最好的前线指挥官。”

1955年的大授衔,在评定军衔阶段,军委总部按照韩先楚的资历拟评为中将。毛主席审阅时亲笔批示:“韩有功,中晋上。”

毛主席对韩先楚有着格外的欣赏和信任,在陈再道从武汉军区司令员下放农场时,韩先楚在福建省党政军的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甚至他在毛主席下榻武汉东湖宾馆期间开枪打鸟,毛主席对此也不过一笑置之。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陈再道工作的江西农场正是在福州军区管辖之下,韩先楚和陈再道一个红安人,一个麻城人,是货真价实的老乡,又是老同事,因此专门特意要求农场方面要照顾陈再道,不给他安排的体力活。

过了一段时间,韩先楚又专门请示周恩来总理,以检查身体的名义将陈再道、李志民、王建安等多位上将一起接到福州休养,治疗疾病,在此期间,韩先楚始终对老上级保持着当初红军时代的尊重。

陈再道当然心知肚明,自己能够从繁重的农场劳动之中事实上解放出来,有空过着在福州城里逛大街的清闲生活,都是老部下以礼相待的特殊照顾。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等感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陈再道也对韩先楚表达了想要再次工作的愿望。韩先楚果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将这件事记挂在心上,先报告给周总理,没有得到结果又专门相机面告毛主席,这才得到了伟大领袖的首肯。

武汉军区这样重要的位置不可能长期空缺,陈再道去职之后,他的司令员位置便由曾思玉上将代替了。其他各大军区的司令员也非常稳定重要,无法轻易取代,副司令员已经是陈再道适合的最佳工作。

韩先楚专程上门报喜,陈再道很激动,他笑着说:“这一切都要感谢你。”韩先楚说:“还感谢我?你没有意见就好。”

面对能力、性格、人品都无可挑剔的韩先楚,陈再道将军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给老下属做副手的安排,做出了高级干部正确对待“ 降职”的榜样。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发挥余热

陈再道安心接受中央给自己安排的在韩先楚手下副司令一职,直到1973年,随着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老朋友韩先楚换到兰州任职。

调来的皮定均为开国中将军衔,陈再道与他也合作得非常配合。

陈再道在福州足足待了4年多,随后上调北京担任中央军委顾问。虽然他时刻渴望着重返一线工作岗位,但这个机会一直没有出现。

1977年,一个令陈再道欣喜万分的消息传来,中央将他任命为铁道兵司令员兼党委第二书记。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铁道兵是不是一个安营扎寨的兵种,根据中央交代的任务,他们长期需要在高原、戈壁、崇山峻岭等各种艰苦环境中搞基建任务,吃饭、住宿等都是流动性的。在工作中,无论什么样常人想象得到想象不到的困难都有可能出现。

陈再道好不容易重回一线主持任务如此艰巨的工作,仿佛当年拼命打游击的那股战斗精神一夜之间回复了青春。在5年铁道兵司令员生涯里,陈再道为手下官兵们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比如保证在外作业的士兵每周能洗上一次热水澡。

1980年,陈再道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干部年轻化的号召,主动向中央上书请求退休。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这一愿望在1982年得到了实现,他作为铁道兵最后一任司令,坚决执行中央和军委的命令,推行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的改革工作,守好最后一班岗才放心离休。

陈再道和韩先楚这对肝胆相照的好战友,后来都当上了国家级干部,陈再道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先楚则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1993年4月6日,陈再道在北京逝世,两位名将身后都葬入了湖北故乡的烈士陵园,给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71年陈再道任福州军区副司令,韩先楚问是否介意降职,陈如何回答 - 天天要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其中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问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规定》里的桩桩件件,都是极为得罪人的难事,为什么共产党就有这个底气推出这样的规定?

因为在共产党的历史上,有陈再道和韩先楚这样的名将率先做出过榜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香港四大家族的兴衰启示录:从腰缠万贯到时代转身 - 天天要闻

香港四大家族的兴衰启示录:从腰缠万贯到时代转身

龙脊之上,周期之交。一李兆基11岁时,一夜之间体会了“腰缠万贯”和“一无所有”。那夜长云遮月,出门前,父亲将家中金铺细软,塞入长腰带,缠在他腰上,以防劫匪。归家路上,果然中伏,他夺路而逃,但劫匪对幼童也穷追不舍,逼入小巷后,搜身扯走腰带。1938年的夜晚无比漫长,狼烟摇荡,金价暴涨,蒸汽和电能在远方咆哮,...
华容道上,关羽真的可以杀了曹操吗? - 天天要闻

华容道上,关羽真的可以杀了曹操吗?

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关羽完全可以杀掉曹操,只是关羽这个人太过于重感情,于是放过了曹操。实际上,我们还是被三国演义欺骗了。在那种情况下,关羽是不可能杀掉曹操的。按照诸葛亮的意思,他明白曹操还不能死,于是故意派关羽去华容道截杀曹操,目的
黄金,再创历史新高 - 天天要闻

黄金,再创历史新高

人民财讯4月11日电,现货黄金站上32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 相关阅读 国内品牌金饰价格也随之上扬。记者查询发现,4月3日以来金饰价格四连跌后又迎来三连涨。4月10日,周生生金饰价格为959元/克,较4月7日低点上涨47元/克;老庙金饰价格为957元/克,较4月7日低点上涨39元/克;周大福金饰价格为960元/克,较4月7日低点...
深扒特朗普背后的军师纳瓦罗,学术骗子如何混进白宫? - 天天要闻

深扒特朗普背后的军师纳瓦罗,学术骗子如何混进白宫?

近期,特朗普滥施关税,以“国家安全”之名行贸易讹诈之实,引发国际舆论铺天盖地的声讨,把全球搅得动荡不安。除了特朗普本人之外,在这些贸易政策的背后,有一个男人,也受到全球媒体的“口诛笔伐”。他就是特朗普高级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号称白宫的“贸易军师”、“关税狂热分子”。纳瓦罗的“黑历史”——学术骗子公...
欣闻丨毛泽东与袁吉六的师生情谊(毛主席挽纪逝者14) - 天天要闻

欣闻丨毛泽东与袁吉六的师生情谊(毛主席挽纪逝者14)

1913年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留着浓密胡须的国文教员,他手中的戒尺敲打着讲台,用浓重的湘西口音诵读古文。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不仅改写了毛泽东的人生轨迹,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令人动容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