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边堡之马郡单堡
作者:张松
明代抚顺境内有四大边堡,除了东洲堡、会元堡、散羊峪堡之外,还有位于现救兵镇马郡村的马郡单堡。
马郡单又名马郡丹、马根单等,这个地名为音译,有人说是蒙语,有人说是满语,至今也无定论。马郡单堡遗址在2002年列为抚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郡单背靠东洲河,群山环抱,交通险要,是沿东洲河谷通往抚顺的必经之地。山间一片平岗,明军建堡于此,是东洲堡和清河堡之间一道阻挡女真人进犯的重要屏障,自是兵家必争之地。
马郡单堡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和著名的鸦鹘关同期,也是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主持修建的。
马郡单堡原来只有北城,后来增建南城,或许是原城规模较小需要扩充的缘故。目前北城轮廓比较明显,略呈方形,东西284米,南北245米,周长1058米。
目前北墙尚存,轮廓清晰可辨。城墙遗迹断断续续,部分青砖砌筑,部分石块堆砌,北城东北角有建筑遗迹,据说是当年的角楼或马面。
马郡单堡的南墙有一段保存较好,长一百多米,高四米余,是辽东各城堡中唯一保存至今的一段城墙。如今被封在某村民院内做院墙。
这段南墙是北城的南墙也是南城的北墙,一墙两用,有南门将两城连为一体,实际还是一座城。
南城,当地人又称南关城,城池呈方形,周长827米,比北城略小一些,其南墙直抵山根,如今遗迹已经难以寻觅,只能大致估量一下位置。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四日,努尔哈赤亲率四旗攻打抚顺城,另派四旗偷袭东洲堡和马郡单堡。马郡单堡守备李大成奋起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城破被俘,和160多名军士一起被掳往赫图阿拉。在坚守了150年后,马郡单堡终于丧失了它的防御功能,从而渐渐破败。
平静了两百多年后,古老的马郡单堡烽烟再起。日俄战争时期,俄国在马郡单设立兵站,储备大量弹药和粮草,还专门修筑了一条从抚顺城到这里的临时铁路来保障后勤,摆出一副要与日军长期作战的态势。
然而,来势汹汹的日军很快就攻取了抚顺救兵镇五牛村附近高地。见势不妙的俄军急忙焚毁兵站,仓皇向北逃窜。日军则经此直抵浑河南岸,进而将盘踞在河北高尔山阵地上的俄军击溃,直至取得奉天会战兴京方面的最后胜利。
今天的马郡村路边还摆放着一些明代石刻和石质建筑构件,有石狮子、上马石等,雕刻精美,应是当年城破后遗落的文物。村里随处可见散落的青砖和石块所垒砌的矮墙,昔日的边堡城墙材料被村民用来分隔菜园和院落。
马郡村内有一棵高高的老槐树,看上去很有年头了。它是历史的见证,永远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