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6日的清晨,一伙军警闯入了东郊名巷的苏联大使馆。当时,李大钊先生正在大使馆之内,躲避张作霖的拘捕,可惜他的行踪还是暴露了。
得知抓住李大钊,张作霖欣喜若狂,这些年来,张作霖一直将李大钊视为自己的死敌。如今,李大钊落在张作霖的手里,张作霖第一个反应就要把李大钊杀掉。
可刚冒出这个念头,他又犹豫起来。因为李大钊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如果杀掉李大钊,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口诛笔伐,他未必能够承受得了这样一个后果。
李大钊
革命先驱
关于李大钊的这次被捕,根源甚至要追溯到1924年。
那一年,李大钊的学生张国焘被湖南军警逮捕入狱,几个月之后,在李大钊的营救的之下,张国焘被释放出来。出狱之后,张国焘对众人说:自己在狱中咬紧牙关,从未屈服。
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张国焘在党内的地位,他依旧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可。
当时,谁都没想到,他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直到1938年,张国焘第二次叛变之后,大家才得知,1924年他入狱的时候,早就已经出卖了自己的老师李大钊的身份。
所以,当时北洋政府就已经发出了通缉令,不过,当时李大钊正好乔装改扮,前往苏联开会,所以逃过一劫。然而,从那之后,军阀就已经记住了李大钊这个名字。
张作霖
一个纯粹的革命者,和军阀势必不能共存,而张作霖对李大钊尤其恨之入骨。因此,张作霖入关之后,李大钊就非常的担忧。
虽然,当时全中国已经乱成一片,北洋政府也不得人心,但张作霖身上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他的奉系政府和日本势力有勾结,一旦让张作霖掌控全国,那么局势将更加的不可控。
所以,李大钊动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去阻止张作霖,他还联络冯玉祥,打算对张作霖展开军事行动,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张作霖得知李大钊所做的一切,便下了决心,认为自己必须要除掉李大钊,否则,自己这个位置就坐不安稳。
1926年,军阀制造了三一八惨案,无数革命者在这次惨案中遭到屠杀,李大钊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很明显,他已经被针对了。
李大钊
他的学生们劝说他离开北京,到外地去躲避一阵子。但李大钊坚决不走,因为北京这边工作繁重,如果自己一走,那就如了张作霖的愿。
李大钊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却不能弃革命事业于不顾。
这个时候,大家想到一个办法,李大钊可以到位于东郊民巷的苏联大使馆,请求庇护。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是非常敬重李大钊的,一定能够给李大钊一个安全的环境。
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万无一失,因为东郊民巷早在清朝末年就因为一纸不平等条约,成了外国人的地盘,中国军队反而无权进入东郊民巷搜查。
虽然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此时此刻,这不平等条约上的内容却恰好让李大钊有了一个容身之所。
即便张作霖知道了李大钊的藏身之地,他也不敢轻易地出手,他一旦擅自踏入东郊民巷的地盘,就等于挑衅列强,他没有这个胆子。
就这样,李大钊带着妻子儿女,还有他的学生们搬进了苏联大使馆,继续工作。而北京城内,张作霖派出自己的爪牙,疯狂地寻找李大钊的踪迹。
落入敌手
有一天,张作霖手下的警察局长吴郁文在东郊民巷附近,抓住了一个正在散发传单的学生,这正是和李大钊共同躲藏在东郊民巷的人之一。
在严刑逼供之下,这个学生没能挺住,对吴郁文招认了李大钊的藏身地点,而且还提供了一份苏联大使馆内的学生名单。
吴郁文
吴郁文大喜过望,他立刻拿着这份名单,去向张作霖邀功请赏。张作霖也乐坏了,知道下落,就可以抓人了。
可一看到这个地点,张作霖却犹豫起来,东交民巷里的那些国家,没有一个好惹的。
但很快,张作霖想出一个主意,苏联当时在世界上的外交环境也十分紧张,英国、法国、荷兰对于苏联都非常的仇视,何不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呢?
张作霖立刻联系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大使,和他们进行谈判,张作霖开出条件,希望他们能够联手废除掉苏联大使馆在东交民巷内享有的特权。
这对英国和法国来说,也正是求之不得的,他们早就想给苏联找点麻烦了。
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在未经苏联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召开会议,宣布取消苏联在东郊民巷之内的一切权利。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张作霖知道,自己抓捕李大钊的机会终于来了。
1927年4月5日深夜,张作霖让吴郁文等几个心腹带着上百名军警,包围苏联大使馆,追查李大钊的下落。
与此同时,李大钊的好友杨度正在北京参加一场婚礼。婚礼上,他看见了北洋政府的前外交部长汪大燮,从汪大燮口中,他得知张作霖派出了大批兵马进入了东郊民巷。
杨度大惊失色,他还不知道张作霖已经将苏联在东郊民巷内的特权废掉,他慌忙询问汪大燮,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汪大燮则告诉他:“今天张大帅已经派我和另外几个人,去跟各国驻北京的使馆打过招呼了,声明我们将要进入东交民巷搜查俄国兵营。理由是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共产党人在进行破坏活动,影响京师的治安。希望各国公使馆谅解并协助。”
张作霖打算对李大钊动手!
意识到这件事情之后,杨度立刻联络了北京城内所有能联络到的共产党员,也通知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名流,请他们想尽办法阻止张作霖的行动,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4月6日的清晨,大批军警冲入了苏联大使馆,将李大钊一家人逮捕。
这个消息很快震惊全国,李大钊多年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事业到处奔走,在人们心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这一被抓,众人纷纷斥责张作霖的无耻行为,要求张作霖放人。
震惊全国
这种情况是张作霖始料未及的,他原本想的计划十分简单粗暴,只要抓住李大钊,随后就可以立刻杀人灭口,然而,现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却让他迟迟不能动手。
为李大钊求情的人太多,影响力也太大,一旦杀死李大钊,必然引起更大的风波。
张作霖有些自我怀疑了,眼下的局面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如果他不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那事态将永远无法平息,张作霖坐在办公室里,愁眉苦脸。
张作霖
最开始,他想要把舆论压下去。可是他越是镇压,大家的反抗就愈发的激烈,甚至苏联那边的工人也爆发了大游行,来支持狱中的李大钊。
4月10日,北大和北师大两所大学的校长找到张作霖,亲自拿出了一封由上千名学生教授签名的请愿信,信中要求将李大钊的案子移交法庭,进行公正的判决,同时希望张作霖能够释放李大钊的家人,以及和李大钊一同被捕的学生。
看到这封请愿信,张作霖更加头疼了,一旦移交法庭进行裁决的话,就意味着张作霖要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不好暗箱操作,张作霖非常害怕引起众怒。
现在,对于李大钊,张作霖杀也不是,放也不是。
当时,全国上下,上百家报刊都刊载了李大钊被捕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刊物的态度都是指责张作霖,同情李大钊。舆论如此猛烈,张作霖不能不害怕。
甚至于他的内心已经产生了动摇,想要找个理由把李大钊释放,或者关几年,让李大钊吃点苦头再放人。而杀掉李大钊这个念头,在张作霖心里已经越来越不可靠了。
但没想到,4月12号,却又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那就是蒋介石所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在这次政变中,大量的共产党人士被捕,无数人惨遭屠杀,人们对于四一二政变发生的震惊,甚至盖过了李大钊被捕的事件。
四一二政变发生之后,在北京为李大钊奔走呼号的人们心情愈发沉重,蒋介石这个行为毫无疑问又推了张作霖一把,张作霖心想:蒋介石做得,张作霖为什么做不得呢?
宣判死刑
但当时,张作霖还在摇摆,他甚至想过要拉拢李大钊。毕竟,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能够为张作霖所用,那张作霖岂不是赚大了吗?
为此,张作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杨宇霆前去狱中对李大钊进行劝降。
杨宇霆和李大钊是老乡,两人有点交情。张作霖觉得,李大钊在监狱里已经被关了六七天了,受尽酷刑折磨,如今自己用荣华富贵去打动他,必然能够成功。
杨宇霆见到李大钊之后,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劝说李大钊“认清现实”、“弃暗投明”等等。但这番话在李大钊耳中,不过是无耻之言,他回复杨宇霆:
“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杨宇霆
杨宇霆听了李大钊的回复十分恼怒,回去之后,便怒气冲冲地向张作霖汇报。
张作霖知道自己是无法劝降李大钊的,可是,那又该怎么办呢?正在张作霖百般犹豫的时候,一封电报忽然发了过来,发这封电报的人正是蒋介石。
在电报中,蒋介石先是抱怨张作霖,为何抓了李大钊,却还迟迟不动手?要说对于李大钊的恨,蒋介石可完全不比张作霖少,蒋介石知道,张作霖会碍于社会各界的舆论摇摆不定。
所以,在这封电报里,蒋介石不断地对张作霖保证,只要杀了李大钊,后续的事情,蒋介石一定可以跟他合作摆平。
看到蒋介石的承诺,张作霖果然变了态度,说来说去,他内心深处还是想要把李大钊除掉,而现在,蒋介石竟然能够跟他站在同一个战线,张作霖顿时觉得心里有底了。
他想,即便最后出了事,责任也是自己和蒋介石两人共担。
很快,张作霖就叫来一众心腹,说出了自己最终的决定,他要杀掉李大钊!
被关押在牢狱之中的李大钊,其实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身为一个革命者,常年面对的就是流血牺牲,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李大钊并没有恐慌,他所担心的是在外面的同志们,还有中国未来的前途。
张作霖对他用尽酷刑,可是他没有吐露出任何关于共产党的秘密。
在《狱中自白》的最后一段,李大钊写道: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则。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直到绝境,李大钊想到的依然不是自己,他为国家和民族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那边张作霖已经磨刀霍霍。在法庭上,以张作霖为首的代表团匆忙作出了判决——死刑!
从容就义
李大钊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审判结果。
随后,为了处死李大钊,张作霖出钱从法国购买了一台绞刑架。杨度得知这个消息,不想看着李大钊送死,所以他决定联合同志们做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在行刑当天劫法场。
但李大钊从狱中的地下党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坚决阻拦。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行动九死一生,他宁愿牺牲,也不希望同志们为他冒险,他只希望在自己离开之后,依然有人接过他手中的红旗,继续走下去。
就义前的李大钊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从容地走上了刑场,和他一同被处决的还有另外19名同志。
面对这19名同志,李大钊目光坚定地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李大钊,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起,李大钊就相信,胜利迟早会属于中国人民。
他并不畏惧死亡,因为,中国的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敌人以为可以凭借残忍的手段阻止革命的进程,但他们不过是痴人说梦。总有一天,人民群众会站起来,推翻他们残暴的统治。
在李大钊行刑之前,张作霖又特意交代,不能让李大钊死得太痛快,要慢慢地折磨他。
所以,刽子手第一次把李大钊推上绞刑架的时候,故意拖延时间,把他绞昏过去,随后再将他用冷水泼醒。
虽然李大钊已经上了刑场,但张作霖还是希望能够让李大钊真正的屈服。
对于人类来说,死亡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之一,面对死亡,没有几个人会不害怕,张作霖相信,就算是李大钊也会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求饶。
可是他错了,一个革命者的意志是坚不可摧的,他这样的小人永远无法理解李大钊的心境。李大钊被绞晕过去两次,可是,他始终咬紧牙关,不曾求饶。
第二次昏迷醒来之后,李大钊已经七窍流血,可他睁开眼睛,只对刽子手说了“力求速办”四个字。
这一次,连敌人也感到害怕,刽子手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竟然不怕死?
原本,他想多折磨李大钊一会儿,可是,眼见这个人两次昏迷,而仍不低头,他却慌了,于是,他匆匆忙忙的第三次给李大钊套上绳索,将他绞死。
李大钊死了,张作霖松了一口气,他很快将这个“好消息”发电报告诉了蒋介石,两个人为此得意洋洋。他们都以为,自己在和李大钊的斗争之中成为了赢家,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人反抗。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是彻头彻尾的输家,李大钊的肉体会死亡、会毁灭,但是李大钊的精神却永远活着,会指引人们走向胜利。
多年以后,当胜利真正来临的那一天,人们依旧会记得李大钊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