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进的路上充满了危险和挫折,先辈们用自己的英勇和无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然而这世上有奋不顾身,就有贪生怕死。1947年党在内蒙古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在此期间遭遇土匪袭击,负责安保工作的骑兵连居然临阵脱逃,导致我方伤亡惨重。
那么整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呢?
01冀察热辽第一次代表大会
1947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但地区局势仍然不稳定,国军悍然撕毁了和平条约,对共产党的队伍虎视眈眈。为了更好地应对国民党的武装威胁,党需要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做出统一部署。所以就组织召开了冀察热辽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将相关人员集结起来,这其中就包括多位师以上的干部。
规模如此之大的会议,安保问题自然是极为重要的。会议召开期间,有一个排的警卫负责保护代表们的安全。不过这次会议持续了40多天,中间还爆发了滦东战役,为了及时给前线送子弹,很多警卫都被派了出去。
考虑到代表们的安全问题,军区派出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在赤峰方向,随时监视国军的动向,防止他们有所动作。并安排了一个骑兵连,护送代表们回家。会议圆满结束后,代表们纷纷动身,准备返回驻地,着手落实下一步的工作。
02柴胡栏子遇袭
经过几天的赶路,一行百人到达了柴胡栏子村。这个村子地处偏僻,村民也就30多户,当时天色已晚,代表们就决定在此落脚休息。村民得知是我党人士后,非常热情,各家都拿出吃食准备招待代表们。
代表团的负责人苏林燕不忍拒绝,只好让代表们留在柴胡栏子村,而随行军队则被安排到隔壁的彩凤营子村。这主要是害怕军队出现在村庄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隔天警卫员李中权在巡逻中碰见了一批人,因对方穿着和当地村民一样,他就没多想,暴露了自己是共产党人的身份。然而没想到这却引来了一阵枪击,李中权连呼不好,居然碰到了敌人,在短暂的交火中,李中权退回村中,而对方则返回去通风报信。
在本地老乡的讲述中,李中权得知那批人是国民党支持的土匪,他们强抢豪夺,无恶不作。负责人苏林燕随即安排警卫人员在村中设伏,应对可能到来的土匪。而那些土匪自然也不想放过狙击我方,很快就下山发起了进攻。
他们行事非常小心,每次只派一小队人前来进攻,打探村中武装力量的多寡。苏林燕深知现在的兵力根本抵挡不住土匪的攻势,就派人去彩凤营子村请军队过来支援,然而叫了两次,都没有援兵过来。
03损失惨重
敌强我弱,在对方猛烈的枪火下,苏林燕不幸中弹身亡。李中权接过了指挥棒,他明白现在大家处于极其不利的形势,如果一直防守,很有可能被土匪全歼。为了拼出一条生路,李中权带着剩下的人,前往敌人相对薄弱的东路,向外突围厮杀出去。现场景象十分惨烈,巨大的枪声,叫喊声,血染大地。
而李中权在突围中后背中弹,他靠着最后一点气力跑到了彩凤营子村,寻找支援。到那里才知道,骑兵连听到柴胡栏子村枪声响起后,就跑了。绝望的李中权根本来不及愤怒,他置之死地而后生返回了柴胡栏子村,准备和土匪同归于尽。此时正赶上我军的另一队骑兵过来支援,面对训练有素的我方军队,土匪无力抵抗,落荒而逃。
战后我方损失惨重,22名战士丧生,5名师以上的干部不幸遇难,毛主席在得知消息后大怒,他下令围剿剩下的土匪,并以军法枪毙了临阵脱逃,不支援李中权的骑兵连指导员,以儆效尤。
而李中权虽肺部遭受重创,好在最后保住了性命,活了下来。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慨,正是一个个李中权们不畏牺牲,坚守职责,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新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向先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