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2022年09月09日16:15:17 历史 1144

大家都知道:

秀才,在古代,那便是文化人,知识分子,有一定社会地位。

比如,见官可以不跪,免除一点赋税,有资格当老师等……

所以,哪怕是个落第秀才,也是颇为不易了,不说万里挑一,至少也是百里挑一了。《陋室铭》中有句“往来无白丁”,至少秀才已经摆脱了白丁的范畴。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他是位科举猛人,牛气冲天。(19岁时中秀才,28岁时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只是时逢乱世,没有做官)

不第秀才,在施耐庵眼中,那就是差生,是被鄙视的存在。试想,百里挑一的秀才和万里挑一的进士,就好比高考考上清华和普通二本,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无论水浒中的王伦也好,吴用也好,文化知识层次也就比普通人强些,没多大的本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他们。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知识越多越反动,王伦便是其中一个。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水浒传》

受了点鸟气,他就插旗造反,当了梁山之主。

古人云:入草为寇,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孙,顶风都臭八百里。

所以不到走投无路,一般人不会做上山当强盗。

宋江宁可发配江洲,林冲宁可发配沧州,看草料厂。武松宁可给当张都监的教师,朱仝宁可给知府带小孩衙内,开始他们都不愿入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像王伦这种人,受了什么鸟气,用脚趾头也能猜到,作为读书人,他屡试不中,遭人白眼。

穷酸落魄,无处投奔时,他的心理是阴暗的,他气量心胸狭窄,但骨子里却依然保留读书人那种清高,和江湖好汉草,莽英雄融不到一起。

虽然功名不成,但对权利的欲望依然非常强烈,所以王伦是主动落草的,其目的就是出人头地,不受鸟气。

所幸,他遇到了贵人,柴进

柴进何许人也?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 天天要闻

后周传人,(他的祖上可是柴荣,宋大祖赵匡胤的大哥,赵匡胤陈桥兵变,皇袍加身,抢了柴进祖上江山,心有愧疚,所以善待柴氐后人)他可是拥有丹书铁卷的大财主。

也许柴进和《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一样,一心想匡复祖上江山。或者更为简单,只想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柴进大力资助王伦,在水泊梁山占山为王。

柴进之所以看中王伦,有三点:

1,王伦有战略眼光,选择了水泊梁山这块风水宝地。进可攻,退可守,又隐蔽。

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张松献地图,给柴进找了个风水宝地。

2,王伦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杜迁对他言听计从,俯首贴耳。副手杜迁虽然说武艺稀疏平常二百五,但比一般人强点,再加上杜迁哥们宋万朱贵等人,攒鸡毛揍箪子,也算一股不弱的势力。对付渔民,类似于三阮等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3,他是个读书人,善于策划。制定了通过水泊进山的方法、入伙的规矩等,使梁山初具雏形。又安排朱贵的酒楼为耳目。通过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绑票这些手段,来积累原始资本。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 天天要闻

在王伦的经营下,梁山达到一定的规模。借助于水泊梁山优越的地理位置,梁山聚集了大小七八百人,头领有白衣秀才王伦,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旱地忽律朱贵。每天打做着打家劫舍的勾当,犯下滔天大罪的人都躲到梁山落草为寇。官府来攻打时全部躲到水泊中,官府清剿起来特别困难。

梁山的初始规模,就大于几百人的少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

此时的王伦,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

就这样,王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垄断水泊资源,一心想保住位置,做他的土皇帝。

要说王伦没有野心,那到不是,主要是因为能力不够,没什么本事。

"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水浒传》

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习惯了发号施令,王伦便舍弃不了当老大的地位。变得自私、狭隘,被权力蒙蔽了心智,便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终于,王伦自食苦果,被林冲火并,从人生巅峰摔落,身首异处。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 天天要闻

“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给盘缠,兴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这里有一句话值得玩味,林冲质问王伦,这梁山伯便是你的?

明面上看,王伦是梁山之主,大头领,这梁山本应该就是王伦的,没毛病啊?

王伦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可惜,可林冲不是这么想的,杜迁,宋万,朱贵等也不是这么想的。

哪到底谁梁山是谁的呢?有德者居之吗?错!

林冲认为,没有柴进大力资助,就没有梁山的今天。幕后老大理所当然是柴进,梁山只是柴进的隐蔽后花园,王伦只是个能力不足,且心胸狭窄的大管家。

杜迁,宋万等粗人,虽佩服王伦是读书人,会耍笔杆子,表面恭敬,认作老大,但真正出力还要靠他们耍枪杆子,理所当然地认为,梁山也有他们的一份子。

所以王伦临死前大喊: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 天天要闻

“我的心腹在哪里?”

让人发笑。

早干嘛去了,“安排五十名手下,暗藏利刃,听我摔杯为号,然后一拥而上。”作为秀才,鸿门宴的典故王伦不会不知道。

对局势的掌控力,判断力,王伦显得幼稚像个小孩,好歹也算个读书人,不要说算无遗策,至少在险恶的江湖中,防人之心不可不察呀。

所以,丢了性命不冤啊!

书生气太重,不知人性险恶吗?非也。王伦当老大好多年,岂能不知江湖险恶,杀人也是司空见惯的。

只是林冲的突然反水,不在他意料之中,失察了,于是一失足便是千古恨。他认为,让林冲入伙,坐了第四把交椅,林冲应该感谢他。但他错了,林冲只会感谢柴进,暗恨王伦格局小,不容人。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讲的就是王伦 - 天天要闻


其实,王伦心里很清楚,柴进介绍林冲入伙,不排除有取而代之的意思。林冲不但武艺高,而且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会操练兵马,到梁山能起大作用。

但是上位容易下位难,当惯了老大又岂能甘心放弃。

于是,读书人的迂腐无能在王伦身上体现出来。

没本事,还爱面子,端足了老大的架子。为什么不能学一下黑宋江,把林冲拉上首位,纳头便拜,“小可王伦,十分仰慕林教头,愿让出山寨之主,追随左右。”

像吴用一样,甘心情愿辅佐林冲,也许是王伦最好的结局,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更不该算计林冲,弄出个“投名状”来,要知道林冲也是个阴人,狠人,一旦得罪,心里必定忌恨,嘴上不说,一有机会,便会疯狂报复。纯粹是作死的节奏啊!

性格决定命运,用德不配位来形容王伦,比较合适。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王伦守着梁山这块风水宝地,就好比陶谦守着徐州 。又好比武大郎守着潘金莲,终将为他人所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