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札:陈胜不是农民,但他出色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

2022年09月05日12:34:03 历史 1608

爱读书的人是珍品。

在中国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是最早的农民起义。因此,我们下意识地都认为陈胜是农民。然而, 许多事情是经不起较真的,一较真就破绽百出。我认为陈胜不是农民,他应该是没落的贵族。

仔细分析,陈胜是农民的判断应该来自于《史记•陈涉世家》一文的开头。文中这样记述:“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就是农民出身吗?这个还真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对待古人的事情。

我认为陈胜是贵族,是没落贵族。理由有三:

读书记札:陈胜不是农民,但他出色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 - 天天要闻


一、陈胜有名有字,无疑是贵族。


《史记•陈涉世家》开篇就说“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在周秦时期,名和字都是贵族的标志。《礼记·冠义》中记载:“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仪礼·士冠礼》中也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在名字文化形成初期,人们普通认为父母起的名字是可以通神的,所以起名字是非常慎重的事情。长大以后,贵族子弟都会在名之外取个“字”让人称呼,而且还有相关的礼节,这就是“冠而字之”。“冠”就是加冠,是成年礼,由长辈给成年了的孩子把头发挽起来并戴上帽子,标志这个孩子己长大成人。行冠礼的同时,取“字”,拥有自己的“字”是进入社会的标志,一般只有贵族才会拥有“字”,“字”比“名”更多一层象征身份的“气息”。

比如,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叔梁纥,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孔子的父亲,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曾任鲁国陬邑大夫,是“鲁国三虎将”。

即使没落贵族,也会起名起字。项羽,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张良名良,字子房,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的国相。

陈胜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无疑是贵族。他应该是没落了的贵族,所以才“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贵族和农民,在周秦时期差别很大,农民的社会地位很低,常常被贵族称为“野人”或“小人”。《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三年,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野人”说白了就是不懂礼仪的农民。沦落到了流亡地步的落魄贵族仍然是那么高傲,甚至“欲鞭之”。

《论语》里,樊迟曾向孔子请教农耕知识,孔子说:“吾不如老农。”请教种菜,孔子说:“吾不如老圃。” 樊迟走后,孔子大骂:“小人哉,樊须也!”可见周秦时期,贵族和农民差别相当大。

农民既不懂得这套为青年人束发加冠取字的仪式,也没钱办这样事。因此周秦时期,有名无字或者无名无字的人太多了。苏秦张仪萧何樊哙等都有名无字。

与陈胜同时代的刘邦应该是个无名无字的人。刘邦出身农民,最多是小地主,家里以种地为生,本是村里的小混混,大名叫刘季,刘季是什么,就是刘老三吧,这算什么名字?刘邦是他显贵以后才取的名字。


二、陈胜的言行举止表明他不是标准的农民,应该是贵族。

读书记札:陈胜不是农民,但他出色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 - 天天要闻


首先申明,笔者是农家子弟,非常珍视自己的农民出身。这里对陈胜的分析,没有丝毫对农民的歧视,只想从语言习惯、性格特点来分析农民的特质。

在耕地的间歇,陈胜和朋友们说:“苟富贵,勿相忘。”这愿望不会是一般农民的愿望。农民常想的是“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坑头。”吃饱穿暖就得了,至于富贵,那是虚无漂渺的东西,想也白想,既然白想,那就不想,农民就是这样实在。可见陈胜即使当了农民,也是个不安分的农民。

当朋友们不理解时,他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身处屋檐之下安于现状的小麻雀怎能理解鸿雁长飞的高远志向?这就更不是农民的语言了。农民有话直说,不喜欢曲里拐弯,不喜欢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作这样高深的比喻。这样细酸的人,农民很鄙视,因此一块耕地的人笑他。从这笑声里,我们分明看到了陈胜融不进农民这个群体。


三、陈胜的眼界和胸怀超出了普通农民。

读书记札:陈胜不是农民,但他出色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 - 天天要闻


按照《陈涉世家》的记载,参军伊始,陈胜就是这一群戍边战士的小头目,由于天时不济,阴雨连绵,大雨滂沱,按正常行军进度,他们不可能按期赶到渔阳戍边。而秦朝法令规定,不能按期服兵役的人要被处死。在这关键时刻(也许是迟早的事),陈胜分析道说:咱们现在逃跑被抓是死,起义被抓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国可乎?”推翻暴秦,好不好?这是怎样的胆略和气魄?农民的特点是老实本分、安分守己、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现在还没死到临头,为什么要走起义这条路呢?陈胜真不是普通农民。

如果说农民中的豪杰之士也能有这样的胆识,那么陈胜对时世的分析和认识,反映出他不是只知道眼前小事的农民,而是胸怀天下、大济苍生的贵族。

读书记札:陈胜不是农民,但他出色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 - 天天要闻


陈胜分析天下形势,讲的都是内幕:秦二世胡亥是始皇帝的小儿子,而不是长子,按照秦国的继承制度,胡亥不应当继承皇位,合法继位人是公子扶苏。据可靠消息称,公子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秦皇而不被喜欢,皇上就找了个理由让他外出带兵。不久前,有消息称,公子扶苏在无罪的情况下竟然被秦二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这样的密秘农民如何知晓?但陈胜知晓。农民也不关心这些密秘,但是陈胜关心。

陈胜于是进一步分析:天下人都知道公子扶苏贤明仁爱,却不知道他己冤死。假如咱们号称是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英豪一起推翻秦二世的统治,一定会得到成千上万人的响应。这样的分析实在是精准把握到了时代的脉搏。

陈胜分明就是为推翻秦王朝而诞生的时代精英。虽然我们没有更多参考资料来证明陈胜曾经的思想和行动,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猜想,在参加谪戍之众前,陈胜早已关注上秦王朝时局发展,他虽然没有“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此"的言论,但他対天下时局了如指掌,胸中丘壑不亚于后世蜇伏隆中的诸葛亮。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读书记札:陈胜不是农民,但他出色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 - 天天要闻


正因为他对时局有清醒认识,在起义动员讲话时,他大声喊出了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听他们的呢?振聋发聩的呐喊,唤醒了无数苦难民众团结倒秦。在他的鼓动下,这群手无寸铁的迁徙之徒,揭竿为旗,斩木为兵,“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陈涉不仅熟悉军队管理办法,而且善长攻城野战,他率领起义大军闯关夺碍,所向披靡,当打到陈县时,起义军的战车已发展到六七百乘,战马达到千余匹,兵士超过万人,一支披坚执锐的大军迅速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此时你觉得这是农民所为吗?陈胜还是农民吗?陈胜应该是熟读兵书战法、久久蜇伏民间的在渊潜龙。

《史记》是一部信史,从前至后仔细研读《陈涉世家》,作为被观察对象的陈胜,除过“为人佣耕”外,身上几乎看不到星星点点的农民痕迹,却时时处处显示着他贵族出身的身影。没落贵族陈胜,的确是秦朝末年罕见的英才,他“戍卒叫,函谷举”的功绩将被后人永远记住,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许许多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赖清德:战争没赢家,乐意跟大陆交流合作 - 天天要闻

赖清德:战争没赢家,乐意跟大陆交流合作

风向变了?赖清德发表520演讲,涉及两岸说法发生大变化,高呼“避战要交流”。据联合早报报道,近日,赖清德在就职满一周年之际,在台北召开记者会。当日本媒体问及两岸关系的问题时,赖清德回应:岛内社会与人为善,并表示他也是坚定地追求和平,“因为和平无价,战争没有赢家”。赖清德进一步表示,将实施所谓的“和平四...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 天天要闻

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在巨型雕像内死亡,年近70岁

据环球网援引“今日俄罗斯”(RT)、英国《镜报》等媒体22日报道,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表示,在伏尔加格勒的标志性巨型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头部内发现了一具男性遗体。据了解,死者为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校长尼古拉·切斯诺科夫。“祖国母亲在召唤”巨型雕像(图源:环球网)当天晚些时候,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在其网站上...
2025年缅甸内战局势5个月来的简评 - 天天要闻

2025年缅甸内战局势5个月来的简评

转眼2025年已经过了5个月,缅甸的激烈内战打了两年半,目前又陷入新的僵局,也就是几十年来那种不死不活的状态。所谓“激烈内战”是指2023年1027行动,这一仗确实差点彻底改变了缅甸局势,也就是变天,最后因为多种因素,缅政府的基本盘又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