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十七子状况:大多穷苦潦倒,一个办实业,一个拒绝日本

2019年07月12日14:51:34 历史 845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他曾经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然而后来窃取国民革命成果,意图复辟称帝使得他臭名昭著。最后忧愤成疾,不治而亡。

袁世凯一生共有1妻9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那么袁世凯死后,他的17个儿子都怎么样了呢?有办实业的,有当帮派老大的,也有才华横溢的!

袁世凯死后十七子状况:大多穷苦潦倒,一个办实业,一个拒绝日本 - 天天要闻

长子袁克定

袁克定这个人相信了解历史的都大概知道一些,就是他伪造顺天时报,让袁世凯误以为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于是坚定称帝,后来被袁世凯说他是“欺父误国”。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主持分家产,他当然分到了一大笔财产,不过他的钱很快就耗光了。抗战时期,袁克定的家境日渐败落,他原来还想找关系,求蒋介石返还被没收的袁氏在河南的家产,但被拒绝,袁克定只好以典当为生。

华北沦陷后,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还想笼络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政权,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对北洋旧部施加些影响。不过呢,他拒绝了,虽然加入伪政权他能够财源滚滚,不过不愿意当汉奸。后来更是登报称因病不见宾客。

晚年的袁克定生活十分窘迫,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张伯驹的女儿张彩云记录了袁克定的生活状况:

“承泽园里的袁克定 干瘦、矮小,穿一身长袍、戴一小瓜皮帽,拄着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很厉害,一个脾气有点怪的老头。” “袁克定从不抽烟,和客人见面也很客气、和善,总是微微欠身点头致意,对我们孩子也一样。”

总之,也不知道是因为对于鼓吹袁世凯称帝很内疚还是怎么回事,晚年的后来的袁克定显得十分的低调。

次子袁克文

袁世凯死后十七子状况:大多穷苦潦倒,一个办实业,一个拒绝日本 - 天天要闻

袁克文早期的行为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富二代,而且还是个风流才子。他精通诗文书法,喜欢唱戏听曲,而且还是一位收藏家。他与张学良、张伯驹、溥侗一起,被人称之为“民国四大公子”。

袁克文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上放荡不羁,妻妾成群,惹怒了袁世凯。他自己就逃到了上海,加入青帮,而且在上海、天津等开香堂广收门徒。于是就有了“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袁克文,号寒云)”的称号。

袁世凯死后,他继承了十几万银元,不过因为他的挥金如土,很快就花完了,后来靠卖字文为生。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十一年,潮汕大风成灾,死亡十几万人。袁克文将自己心爱的字帖等卖了拿去赈灾。

再后来的袁克文一直是穷困潦倒,42岁时死在天津,家里连丧事都办不起,还是他在堂口收的那些徒子徒孙给他办的。

三子袁克良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事实,网上有人把太原的一位劳模老爷子认成是袁世凯的第三子,不过那位老爷子只是恰好同名而已,并不是袁世凯的儿子。(袁世凯1916年就去世了,三儿子如果真的活到现在,少说也一百多岁了)

袁克良与他同胞哥哥袁克文不同,他更喜欢“驰马弄剑而不近文史”。据说袁世凯一直不喜欢袁克良,称他是“土匪”。不过袁克良的水平确实有限,他管侦缉队的时候,蔡锷从他眼皮子底下溜了,不然后来的护国战争也不会那么顺利了。

袁世凯死后,袁克良搬到锡拉胡同,两年后患精神分裂症。后其家庭搬至天津大营门,袁克良长期瘫痪在床, 1948年去世。

四子袁克端

袁克端也是个文化人,他毕业于天津新华书院,字写得相当有水平,古硬质朴,自成风格。

不过他也是实实在在的富二代做派,从小吃喝挥霍。他给张作霖当大元帅府参议的时候,连班都不上。

袁世凯死后,袁克端从“皇四子”变成平民百姓,对他打击有点大,精神变得有点不正常。后来的生活也主要是靠典当遗产为生,而且,他们两口子都是烟鬼,那点家底很快就挥霍一空。所以后来日子过得很是窘迫。

五子袁克权

袁克权也是一位大才子,还留下了诗集。不过呢,他不像袁克定那样热衷权力,也不像袁克文那样风流潇洒。反而是性情敦厚,沉默内向,一生以文墨自娱,清高孤僻,真有点古代文人的样子。

据说袁世凯很喜欢这个儿子,而且选的皇储也是他。(传言)

袁世凯死后,袁克权的日子也不太好过,靠典当遗产为生,不同的是,他有点隐士的感觉,时不时地跟严修、方地山、张伯驹、孙寒涯等名士来个诗酒联欢。

六子袁克桓

袁世凯死后十七子状况:大多穷苦潦倒,一个办实业,一个拒绝日本 - 天天要闻

袁克桓应该是袁世凯死后,一群儿子里面混得最好地一个了。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天津新学书院。不过呢,他母亲给他留了个遗训,就是不准从政。于是他去了英国留学,辍学回家后,就开始做实业。

他曾任启新洋灰公司的总经理,还参与创办了江南水泥厂(南京)、华新南辰溪水泥厂、北京琉璃水泥厂等企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经考虑他做天津市的副市长,据说是他自己不愿意。

七子袁克齐,生平不详

八子袁克珍

袁克珍死得比较早,只知道曾协助过老六办企业

九子袁克玖

袁克玖是民国总统黎元洪的女婿,可惜结婚一年,妻子就生病送进了北京精神病疗养院。他曾经在美国呆了十年,协助过老六办企业。对了,袁克玖很喜欢历史。

1945年,袁克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后来又娶了一位,一生无二无女,1973年病故。

十子袁克坚

袁世凯死后十七子状况:大多穷苦潦倒,一个办实业,一个拒绝日本 - 天天要闻

袁世凯死的时候,他只有12岁。后来到了结婚年纪时,定娃娃亲的徐世昌不愿意,悔婚了。

16岁时,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5年学成回国。时年21岁。后来在31岁时冀察政务委员会任英文秘书。再后来辞职赋闲,一直到1960年病故。

十一子袁克安

袁克安受西方思想影响很重,还娶了个美国媳妇叫张美生。袁克安曾做过开滦矿务局的秘书长,到台湾后做到了“民航总局局长”,他还在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有位置。

十二子袁克度

据说袁克度是一个洋化很厉害的人,有个英文名字叫“汤姆·袁”。他在美国留学读化学专业,所以有个绝技,可以仿造法国高级香水,甚至能以假乱真。不过很奇怪,卖了一点就不做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没多久,袁克度离世。

十三子袁克相

袁克相毕业于燕京大学,书法水平很高。建国后在天津第41中学教英语。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不断批斗,游街,毒打中离世。

十四子袁克捷

袁克捷外号袁大头,因为他跟袁世凯长得很像。袁世凯死后,他变得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1957年反右派时被监管过。最后病(饿?)死在了“大锅饭时期”。

十五子袁克和

袁世凯死后十七子状况:大多穷苦潦倒,一个办实业,一个拒绝日本 - 天天要闻

袁世凯死的时候,袁克和两岁。不过,他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一辈子也没怎么工作,只有在五十年代教了一年书。1964年因食道癌病故。

十六子袁克藩早夭

十七子袁克有

袁克有是遗腹子,也是袁世凯的幼子。袁世凯去世后并没有分到遗产。后来,冯玉祥抄没了安阳袁林、袁宅、袁府,袁克有的日子过得更加贫苦。

袁克有还有吸鸦片的习惯,甚至还让妻子也染上了毒瘾,日子过得更加凄苦。再后来,他到了天津,与十五子袁克和经常在一起,并靠着自己的一点雕刻手艺为生。

1953年,袁克有因胃出血在天津去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泰王的二儿子又剃头发,弟弟跟他不一样,虔诚跪拜提帮功的画像 - 天天要闻

泰王的二儿子又剃头发,弟弟跟他不一样,虔诚跪拜提帮功的画像

泰王可真是个香饽饽!后妃们年轻貌美,都为了得到他的宠爱。他的孩子们也是用尽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说,泰王的二儿子又剃发出家了!泰国王室有一项传统习俗,就是国王或者王储得剃发短暂修行一段时间。当年的普密蓬;在加冕过后剃发出家了一阵子。那
老巷挤400人,政府楼堂停建,市长落泪改政策 - 天天要闻

老巷挤400人,政府楼堂停建,市长落泪改政策

1961年广州有个副市长叫梁湘,去城里的小巷检查工作。回来就让政府停建新大楼,把钱省下来给穷人盖房子。当时没人明白为啥突然变卦,后来才知道梁湘在起义路的小巷里看见了啥。那天梁湘走进一条窄巷,看见破旧大屋里挤了60多户人家,400多人。
玉林新发现一位抗战老兵,今年已百岁! - 天天要闻

玉林新发现一位抗战老兵,今年已百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我市志愿者经调查核实,于5月7日确认一位新发现的抗战老兵——百岁高龄的王光诚老人的身份。王光诚老人的事迹,为我市抗战历史增添珍贵的一页。
原曲龙王庙不让进,谎称里面跑水才来开门,献殿是最大亮点 - 天天要闻

原曲龙王庙不让进,谎称里面跑水才来开门,献殿是最大亮点

原曲大庙又叫“龙王庙”,位于原曲村西券门内。由于此行是从东边的234国道开车进入的,原曲村是古村落,里面的路很窄,还是石板路,车开不进去。问路时遇到了热心大姐,带着笔者一路参观,最后到原曲大庙,只见大门紧锁,她又借口庙内自来水跑水,让文物看
图集︱“中国排面”威武亮相 - 天天要闻

图集︱“中国排面”威武亮相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在庆典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02名队员亮相莫斯科红场。
肖峰读《从塞北到西域》︱拉铁摩尔的骆驼 - 天天要闻

肖峰读《从塞北到西域》︱拉铁摩尔的骆驼

[美]欧文·拉铁摩尔著,王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4年5月出版,414页,108.00元历史学家理查德·布利特在其著《骆驼与轮子》思考了一个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何骆驼几乎完全取代了有轮车,成为运输的标准方式?回答这个看似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