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2022年07月04日19:54:16 历史 1160

1999年,已经69岁的张彩霞不知道第几次来到青岛的一户农户家里,她总是拿着一个照相机对一个正在田地了劳作的40多岁汉子偷偷地拍照,而汉子对她则是视而不见。

张彩霞犹豫了许久走上前喊了一声:“儿子”,汉子见她过来扛着锄头走了,她盯着汉子离去的背影满是皱纹的眼角已经噙满了泪水。

张彩霞回到农户家里,一位老太太见她这般愁苦的模样便说:“我已经劝过他了,可是他这个孩子性子倔,他只认两个养母,不愿认你这个亲娘。”

张彩霞握住老太太的手说:“没事,他不愿意认我,我不怪他,是我亏欠他,这几百块钱你拿着,翻新一下房子。”她将钱塞进老太太的手里,最后再看一眼远处那个因为她不愿意进家门的汉子,抹着眼泪离开了这里。

这个汉子为什么不愿意认张彩霞这个亲生母亲?张彩霞和这个已经40多岁的儿子为什么会分别如此之久?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相隔两地

这个故事还要从解放战争后期说起,1949年5月,国民党在三大战役失败后只能退守长江天险,当时国民党的败势已经无法挽回,蒋介石下令让国民党内部的中高层带着家属全部撤到台湾。

施宫存是国民党一艘战舰的大副,他也收到撤退台湾的命令。他的第一个孩子才刚刚出生三个月,他要带着家属坐船去台湾,他怕自己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受不了颠沛流离的苦。

施宫存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在妻子张彩霞怀里的孩子,这个孩子最近得了湿疹,自己因为太忙只有妻子和保姆刘翠兰照顾孩子,他对孩子十分的愧疚,轻手轻脚的将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疼爱的端详起来。

妻子张彩霞心里早有预感,她看着抱着孩子的丈夫说:“宫存,上级是不是催促我们赶快走啊?我们要走还是要等着孩子的病好了才能走,不然我舍不得孩子跟着我们遭罪。”施宫存看着满脸忧愁的张彩霞说:“我也是没有办法,上峰下达紧急命令,让我们今晚就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就坐船去台湾。你不要多想,孩子我会一路上细心照顾的,快去和刘妈收拾东西吧。”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张彩霞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她和保姆刘翠兰将家里的东西收拾好之后,与丈夫坐在床前一晚上都没有睡。第二天一大早,丈夫已经将行李都放在船上,可是张彩霞抱着孩子不愿意上船。

张彩霞望着轮船说:“我们这一走多久才能回来啊?”施宫存安慰妻子道:“不会有多久的,最多一年半载就能回来。”保姆刘翠兰看出张彩霞的疑虑,便说:“要不把孩子交给我照顾吧,这幺小的孩子还在生病肯定受不了轮船的颠簸,我肯定会照顾好孩子的,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们回来接孩子的。”

轮船一声声汽笛声在催促着两人,施宫存一狠心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塞给刘翠兰说道:“那就拜托刘妈了,我和彩霞现在必须走了,孩子还没有名字,就他施金成吧,照顾还孩子,告诉他以后肯定会回来接他。”

施宫存说完便拉着妻子上了轮船,在轮船上施宫存总是会去开会,张彩霞孤零零地站在甲板上望着大陆,挂念着自己那才三个月大的孩子。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艰难生活

轮船到了台湾之后,施宫存被分配到去基隆港驻守,并担任舰艇学校老师。两人刚来台湾的生活还算不错,家里只有两个人,薪水每月还有不少剩余,两人经常晚上坐在港口的沙滩上,那边就是大陆,有他们心心念念的大陆,还有他们牵挂不下的儿子。

张彩霞一开始还盼望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到大陆,去接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现在已经一岁多了吧,可是他还没有见到自己的爹娘。想到这里张彩霞不止一次泪流满面,好在丈夫施宫存一直在她身边安慰着她。

尽管挂念着大陆的儿子,但小两口还是得生活下去几年后,施宫存和妻子又陆续生育了三个女儿。这时候只靠着施宫存一个人的薪水支撑家里已经是杯水车薪,张彩霞便和其他太太一起去海港周边的荒地开荒种菜,补贴家用。

可是生活总是会出现意外,在1962年,施宫存在一次教学演习中被炮弹飞出的弹片炸到了眼睛,好在抢救之下,施宫存保住了性命,但自己的右眼是永远瞎了。施宫存只能提前在海军中退役,领了不少的退休金和伤残费。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施宫存回到那个只有四十平方的小房子里,这三个女儿的出生让妻子张彩霞不会像以前那样天天以泪洗面,小两口不忍心让三个女儿一直挤在这幺小的房子里,两人用了几乎所有的退休金和伤残费在台湾城里买了一个大一点的房子。

当一家人住进大一点的房子之后,张彩霞时常会牵挂远在大陆的儿子,他住的地方好不好,生活过得怎么样,还会经常和三个女儿说她们有个“哥哥”还在大陆,以后自己要是没有机会回去,她们一定要回去寻找自己的“哥哥”。

为了继续维持家里的生计和供三个女儿上学的开销,施宫存利用自己以前是负责舰艇上的通讯,经常接触电子声音设备,就开始自学修理收音机和电视。施宫存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还是靠着自己将三个女儿养大成人。后来在女儿们的资助下,开了一个渔具杂货店,两个老人终于不用那么忙,可以安享晚年。

三个女儿也是非常的争气,大女儿考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在美国生活,二女儿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加拿大,小女儿则留在父母身边,在台湾结婚生子。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有了希望

施宫存和张彩霞两个老人退休之后,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大陆的消息,挂念着自己的长子,不知道自己儿子现在是生是死。总是在期盼着什么时候两岸会有联系,可以回到家乡去寻找自己的儿子。这时老两口这辈子最后也是心结最深的心愿了。

时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居住的大女儿突然给张彩霞打了一个跨洋电话:“妈,我记得你小时候说过,我有一个哥哥在大陆青岛吧?他叫什么呢?”张彩霞十分疑惑地问道:“是啊,你问这个干什么啊?”

大女儿继续说道:“我有一个同事他是青岛人,他马上要回国了,我跟他说过这些事情,他愿意回去帮忙问一下。”张彩霞的内心是非常的激动,台湾当局是严令与大陆联系,这次终于有办法可以联系到大陆,她将地址和名字告诉了大女儿。

张彩霞对这件事情其实是不太抱有太大的希望的,毕竟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四十年的时间里变化的东西太多了。如果自己的儿子还活着的话,那也已经四十多岁了,就算是老夫妻俩回到大陆,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可是没有过多久,张彩霞又接到了大女儿的电话,电话里大女儿十分兴奋地说:“妈,找到了,同学说他和家里的大伯联系上了,大伯还写了一封信给你,我会从我这边寄给你的。”张彩霞没有想到真的找到了家人,她开始想念着自己的儿子,在她的心里有感应,她的儿子还活着,她从来没有这一刻这么想回到大陆,去寻找自己的儿子。

在一个多月之后,张彩霞和丈夫施宫存一起看从大陆辗转过来的信,信里家人表达了对张彩霞和施宫存的关心与思念,也希望两人能尽快回到大陆,回到家乡看看,同时还寄来了一张大伯一家的合照。

两个老人看着信和照片一直唏嘘不已,施宫存一直念叨着:“自己这辈子最放不下的还是当初留在大陆的儿子。”张彩霞听着自己老伴的念叨,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两个老人就这样坐在院子里相互依偎,思念着故乡。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回到故乡

施宫存夫妇一直关心着两岸的关系,1988年,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可以通商通航。施宫存夫妇开始着手准备回大陆寻找自己的儿子,施宫存跑了三个月,托了无数的关系和花了不少的钱之后,终于在台湾办好了手续,订好了回大陆的机票。

就在两人准备去大陆的时候,施宫存的身体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施宫存在右眼瞎了之后,便不能大量喝酒。但他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大陆,便在托关系的酒局上陪着官员大量喝酒,导致旧病复发。张彩霞看着眼角充满血丝的施宫存想让他先住院休息,回大陆可以推迟。

但是施宫存不愿意,他说:自己的身体早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他最后的愿望就是回到大陆找到儿子见上一面,这样就算是死了也是满足了。张彩霞没有办法,只是叮嘱施宫存按时吃特效药。

就在出发前的第三天,施宫存躺在床上再也没有醒来,医生检查遗体之后说:“是死于大脑血管破裂,大概率是因为大量喝酒导致。”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个女儿都赶了回来办理父亲的丧事。

在施宫存的灵堂上,大女儿看着已经以泪洗面三天的张彩霞说:“妈,要不要把去大陆的机票推迟,将父亲的那一张退掉啊?”张彩霞摇摇头坚定地说:“不用了,你爸这辈子最后的遗愿就是回到大陆找儿子,我一定会带你爸回去的。”

在回大陆的飞机上,张彩霞抱着施宫存的遗像,旁边的座位放着他的骨灰,还有一双施宫存当年从大陆来台湾时穿的皮鞋。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不愿认母

张彩霞拿着骨灰下飞机,大伯一家都来机场迎接她和施宫存。张彩霞回到自己的老家之后,看到了已经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哥哥躺在床上拉着她的手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当初你一点消息都没有,家里人都以为你失踪了,爸妈去世之前还在一直念叨着你。”

张彩霞哭着对着父母的牌位重重地拜了拜,坐在父母遗像前哭成个泪人。大伯知道她是回来找儿子的,便上来安慰说:“找孩子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去问了,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消息的。节哀顺变,只要回来就好。”

张彩霞在青岛买了一个双人坟墓,将施宫存的骨灰葬了进去,让自己的丈夫落叶归根,自己也打算死后葬在这里。

可是过了几个月,张彩霞都没有儿子的消息。她的心里一直抱有希望,可是有时她也会忍不住去想,当时的世道那么乱,自己的儿子才三个月大,还生着病,一个保姆怎么能将孩子养活。每天晚上张彩霞都会自己偷偷抹眼泪,这样下去张彩霞的身体越来越差,张彩霞打算回台湾养病的时候,这时传来一个消息。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大伯托人打听到,青岛市60公里外的小村子,有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子可能是张彩霞要找的人。张彩霞抱着最后的希望准备许多礼品,就动身前往那个小村庄。

当张彩霞看到这庄稼汉子之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眼前的四十多岁的汉子与自己的丈夫施宫存长得太像了,无论是从脸还是身影都会让张彩霞想到自己去世的丈夫施宫存。她一把就将这个汉子抱住,喃喃地说:“金成,是我啊,是妈妈啊,妈妈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还能找到你,是妈妈对不起你……”

可是这个汉子将张彩霞推开,这时一个老太太也哭着出来说:“没想到金成能找到自己的亲妈,我养了他四十多年,早就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看……”而这汉子看都不看自己亲生母亲一眼,拿起锄头就对老太太说:“妈,我下地干活去了。”

老太太满脸歉意地说:“这孩子从小性子就倔,那会我和刘翠兰一起在一大户人家当保姆,刘翠兰对这个孩子非常好,我当初还以为是她自己的孩子,可是没过多久刘翠兰就生了一场大病没有挺过去,在她走的时候将这个孩子托付给我。我当时的孩子得了天花死了,我就一直把他当亲生孩子看待,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带他回来种田。他也大了,有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小时候也吃过不少苦,你不要怪他。”

1988年,老妇带国民党老兵丈夫骨灰回大陆寻子,40岁儿子不认亲娘 - 天天要闻

张彩霞听完老太太的话之后,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冷漠,是自己太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了。她在家里一直等儿子回来,可是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回来,张彩霞知道是在故意躲着她,她给老太太留了500块钱便走了。

第二天,张彩霞又来到老太太家里想见自己的儿子,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说:“昨天晚上我已经劝过他了,可是他不愿意认你,他说他这辈子娘多,有三个娘,但他只认两个奶娘。他为了躲你,一大早就出去给别人盖房子去了。”

张彩霞将老太太扶上椅子说:“没事,我不怪他,我是亏欠他太多了,孩子这么大了会有自己的看法,我只要这辈子还能见着他就满足了。”后来张彩霞陆陆续续地去看望自己的儿子,尽管自己的儿子不会叫自己一声“娘”但她还是出钱给儿子家的房子翻新了,买了三台电视机分别给老太太家,儿子家和孙子家。

虽然张彩霞儿子还是不会叫他一声“妈”,但是对她的态度慢慢有所好转。之后张彩霞一直住在青岛,直到自己去世,都没有听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喊自己一声“妈”。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很多都是痛苦,但亲情永远不会被分离。母爱一直都是这样,不断地付出但不会要求回报,虽然张彩霞到死都没有听见自己的亲生儿子喊一声“妈”,可是张彩霞在四十年之后再见到自己儿子的那一刻时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母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七成人死后,都会落到一个中国男人手里?或许这就是命! - 天天要闻

日本七成人死后,都会落到一个中国男人手里?或许这就是命!

果然,日本人到死都无法摆脱中国人。俗话说得好,生老病死乃人间常态,死后一定会去的地方,那就是火葬场了。可是你知道吗,在日本东京,一个中国人竟然承包了6家火葬场,要知道整个东京也只不过才只有9家火葬场。这真是直接把日本的殡葬业给一下子垄断了啊
曹操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 天天要闻

曹操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曹操(155年-220年)虽然通常与三国时期紧密相关,但他实际上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曹操原因如下:三国时期的界定:三国时期通常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曹操之子)篡汉自立为魏文帝开始,直到280年西晋灭吴为止的历史阶段。这段时间内
价值高达85亿欧元!德国军工企业获得史上最大订单 - 天天要闻

价值高达85亿欧元!德国军工企业获得史上最大订单

受地缘政治形势持续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防预算增加影响,德国最大军工集团莱茵金属公司近日获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订单。  该公司当地时间20日宣布,已与德国联邦国防军就价值高达85亿欧元的火炮弹药框架合同达成一致。  据媒体披露,订单主要涉及数百万发射程达40公里、口径为155毫米的炮弹。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
冀东地区的辽金时代——今日犹在的“萧太后” - 天天要闻

冀东地区的辽金时代——今日犹在的“萧太后”

说起杨家将,就必定想起杨家将的劲敌萧太后,狡诈多谋阴狠毒辣。传统戏剧中有许多涉及她的内容,比如京剧《四郎探母》,已经招为驸马的杨四郎偷偷跑回去看看老母,事发后她也不放过,甚至想处死姑爷。有辽一代,皇后都姓萧 ,但一旦提起萧太后,基本都是指向
三国演义中,魏延与关平联手,能杀死曹营之中的猛将许褚吗? - 天天要闻

三国演义中,魏延与关平联手,能杀死曹营之中的猛将许褚吗?

演义中,魏延是蜀汉仅次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第六武将,关平是蜀汉第二代武将之中的第一人,此二人如果联手,能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一般武将不是他们的对手,如张郃、张辽等武将都不是其对手。如果面对曹营之中的第一猛将许褚,魏延和关平两人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逝世,曾塑造周恩来总理艺术形象 - 天天要闻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逝世,曾塑造周恩来总理艺术形象

新京报讯 6月22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布讣告。 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退休干部王铁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1日22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王铁成同志是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王铁成同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