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仙儿”

2022年07月02日01:30:33 历史 1828

做人,自律、有道德、讲原则,这都是好的。

但是别让自己成“仙儿”,得接地气。否则,你会被周围的人敬而远之,你的老板哪怕再认可你的人品,也“不敢”委以重任。

这是为什么呢?


战国时期苏秦燕国国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有一次,他和燕王聊天,谈论天下贤人。

苏秦问燕王:“在您的心里,哪些人才算贤人——能成为您心目中理想的臣子呢?”

燕王想了想,提了三个人:大孝子曾参;大义人伯夷;重信守诺的尾生。

说完后,他笑着问苏秦:“卿家认为,这几个人如何?”

苏秦摇头道:“这几个人,他们的事迹虽然惊天泣鬼,但他们却不适合入仕为官。”

燕王不解地道:“这是为何呢?”


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仙儿” - 天天要闻


苏秦为燕王一一点评这三人。


曾参,是位大孝子。

他每天心心念念的唯一事情,就是父母的健康——其他事情,他都不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怎么能专心操劳国事呢?


他万事唯父母之命是从,只信奉一个道理——天下无不事之父母。哪怕你是国君,说的话如果和他父母抵触,即便您说的是对的,曾参也按父母说的做。到时候您怎么办?


他奉行“父母在,不远行”,他连一晚上离家在外都做不到——必须陪伴父母。如果国君派他出使他国,或者夜宴应酬(夜不归宿),曾参是绝对不会干的。


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仙儿” - 天天要闻


伯夷,大义之人。

这个人有严重的道德洁癖


他的父亲临死前把君位传给弟弟叔齐,叔齐在父亲死后想把君位让给哥哥伯夷。伯夷认为,不遵父命是一种很大的耻辱,所以离家出走。

——正常人,应该先推辞,然后不管自己做国君还是辅助弟弟,兄弟俩齐心协力治理好国家,这才是正途。而他,选择一走了之——这么没有责任心,如果作为臣子,能受委屈吗,能忍辱负重吗?


伯夷认为:周武王不为文王守孝,忙着打仗,是为大不孝;武王以臣子身份讨伐殷商天子,是不忠——哪怕纣王无道,也不该以下犯上。因此,很鄙视周武王,发誓不做周朝臣子——哪怕武王封他做诸侯,他也不做。

——认死理,愚忠,这样的人,怎么在当今诸侯争霸之中左右逢源,灵活应变呢?


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仙儿” - 天天要闻

更过分的是,周朝已经取代了商朝之后,他坚持做商朝遗老遗少——他拒绝吃周朝土地上生产的粮食,而把自己活活饿死。

——这已经不是认死理的问题了,也不是道德洁癖,这是道德癌晚期。这样“一尘不染”的人,又如何面对俗务呢?入仕为官,每天都是柴米油盐的事情。


尾生,重信守诺。

他和一个女子,计划和人约在黄昏后。

结果,天降大雨,道路被毁,女子无法按时赶到约定地点和他相聚。

而他就一直等着不走,哪怕大水淹没了他的膝盖、腰间,还不走。——最终被水淹没了头,活活淹死了。

——这算美谈吗?更像笑话吧。你死了,恋人只会伤心难过;你活着,下次再约,解释清楚就好了。让这样的人参与治国,只能是墨守成规,没有任何机动性。


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仙儿” - 天天要闻


听完苏秦的点评,燕王点头称是。

此后,燕王用人,更加务实,不再追求那些名声高洁的隐士,而是注重德才兼备的入世之人。


【简评】

过犹不及,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应该的,但是追求高洁的同时,不要矫枉过正。

人吃五谷杂粮,面对世间百态。要能随时放下身段,随时“融入”到人群中。

“鹤立鸡群”只限于能力的卓尔不凡,而不是道德层面的独树一帜。

当然,“融入”他人,不是指随波逐流,而是做个“润物无声”的好人。

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仙儿” - 天天要闻

伴读中国史 第一卷 史记 列传篇
149:老板喜欢人品好的人,但不喜欢“圣人”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苏秦列传第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黄埔物语③ | 学员创建红军无线电队 - 天天要闻

黄埔物语③ | 学员创建红军无线电队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晶。当时,黄埔军校在较短时间内创办了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军事院校。据了解,黄埔军校最多时有40多个附属机构。军校有着怎样的组织架构?分别发挥什么职能?
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 - 天天要闻

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

其实造假的成分不高,虽然这样可以提高刘备的身份地位,可能代表什么呢,毕竟当时的汉王朝已经日落西山了。那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我觉得不会,下面我讲几点,大家探讨一下。第一点,中山靖王是谁,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清中期的清军——从乾隆朝对外战争看清军精锐战斗力 - 天天要闻

清中期的清军——从乾隆朝对外战争看清军精锐战斗力

首先,要明确一点,本文分析的是外战,而非内战(镇压农民军起义、镇压土司叛乱等)。因为只有对外战争,才能看出清军与当时东亚范围的一流外军之间的战斗力对比。我们拿乾隆朝最难打、最硬核的两场关键对外战争看清军的真实战斗力。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这是头条君发给我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今天发了一篇“张姓的由来”文章的缘故吧。那我就再就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张姓,曾经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是我国人口的第三大姓,仅次于李姓与王姓。
张姓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张姓的由来

姓张的朋友和家人有姓张的朋友,对张姓的由来可能会有兴趣。据说,古代张姓有三个来源:相传少吴有个儿子叫挥,他通过观察弧矢星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弓,因此被封为弓王,专管制造弓箭,并被赐姓为张。另一支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解侯,字张,他的子孙们以
魏晋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 天天要闻

魏晋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横跨了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前夕。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辉煌和进步的一面。
太平天国重要历史遗迹,因曾是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庆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重要历史遗迹,因曾是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庆

众所周知,古城安庆作为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省会”之美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作为我国唯一由国务院单独特批通过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境内至今保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不乏一些特色古建筑。今天打卡的安庆英王府,就是安庆最具代表性的...
日本摄影师镜头里30年代中国景象 - 天天要闻

日本摄影师镜头里30年代中国景象

一张照片,一段个人物,一段故事。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现老照片的魅力,让尘封在时间尘土里的老照片重新焕发光彩。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这组老照片选自《亚东印画辑》是一位日本摄影师拍的,拍摄时间大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