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2022年07月01日12:25:10 历史 1170

新中国能有今天的盛世,可以说绝对离不开这两个人的功绩。

有了毛主席,穷苦的人民百姓终于站了起来,人民当家做主,新中国也迎来了和平稳定的时代。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而邓小平则是带领人民彻底富了起来,改革开放以及一国两制的政策,让中国迅速崛起,正是有了这个决定,如今的中国才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排在世界前列。

但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却连自己的愿望都实现不了,那他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

为何连如此位高权重的领导人,都无法实现呢?

邓小平一直希望,香港回归后,能去这片土地上走一走,1990年1月8日的上午在北京会见了访问的李嘉诚,会见时邓小平表达了虽然自己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了。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但是希望能活到1997年亲眼看看香港回归,能去香港自己国家的土地上走一走,李嘉诚也表示希望邓小平能到香港看一看。

但非常遗憾,在1997年的二月邓小平在北京逝世。

没有看到香港回归的一天,为了了却丈夫的遗憾,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女士代表丈夫来到了香港,参加了香港回归的盛世,庆典上全场表达了对卓琳女士的欢迎。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面对寄托了邓小平遗憾的卓琳女士人们充满了尊敬和追念,望邓小平先生在九泉之下能够开心,完成了邓小平先生的遗憾。

邓小平想要去回归后香港走一走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光荣的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军事家,也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原名邓先圣。

1909年5岁进入私塾念书,起学名邓希贤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1910年读小学,1915年来到了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1918年读中学,1919年考到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院。

1921年来到法国进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开始学习。

1921年至1922年间在工厂做工。

1922年的夏天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3年开始职业革命家生涯去往旅欧共青团工作。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1924年参写旅欧共青团《赤光》刊物,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当选旅欧共青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委员。

1925年的春天,参加组织旅法华人的声援国内五卅反帝运动集会。

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

1927年回国,前往西安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改名邓小平。

参加武汉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后,随中央机关一起迁到上海。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任命中共中央秘书长,作为中央代表于1929年前往广西领导起义,起义期间化名邓斌,两年间发动了龙州起义与百色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成立革命根据地担任政治委员。

经历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后又任命红一军政治宣传部长,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创建抗日根据地,深入敌后。不畏艰苦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政治的全面工作。

在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在解放战争中参与领导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发动鲁西南战役,穿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历经宛东战役襄樊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消灭55万国民党,解放南京、浙江、上海等省。

1949年开国大典邓小平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领导西南政权建设发展,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

在邓小平的职业生涯中,为了党和人民,他多次复出工作,退休后还进行过著名的南巡谈话,不得清闲。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在当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邓小平说:"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忙碌的十年。

那邓小平同志为了新中国,都曾做过哪些努力呢?

为国操心的邓公,承认落后才能蓬勃发展

在1977年,我国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带着一脸的愤恨来到了中南海

在见到邓小平之后,他将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吐了出来:“邓公啊,我可要委屈死了,这日本人太欺负人了”。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看到叶志强满脸不甘的样子,邓小平同志也猜出了缘由,就在不久前,叶志强作为中国冶金专业代表,受邀前往日本参观。

然而就是这一次经历,却受到了“奇耻大辱”。

来到日本之后,日本代表热情地邀请叶志强等人吃饭,可当服务员端上易拉罐啤酒之后,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面对这个新奇的东西,叶志强连怎么打开都不会,最后还是看着邻桌的人打开易拉罐后,才知道开启方式:“邓公啊,你可不知道我当时有多难受,你说这日本人竟然能将钢铁做的和纸一样薄,而且还喷上了图案。”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在当时的年代,我国不仅在冶炼钢铁方面落后于西方,在油漆彩绘喷涂方面更是落后30年左右,而叶志强受到的“屈辱”还不止这些。

在叶志强来到日本之后,我国驻日本大使馆派出的,是我国当时最好的汽车,但就在行驶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的轿车如论如何都追不上日本车,结果司机只能猛踩油门,最终导致车辆抛锚,中方代表不得已坐上了日本轿车。

在当时我国基本都是热轧钢板,不仅又厚又重,还非常容易生锈,可日本使用的却是冷轧钢板,不仅质地轻盈,还增加了安全性。

听到这样的事,邓小平同志心里也同样震惊,也正是这一次报告,开启了邓小平南下外交的道路。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在这一年之中,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而在来到日本之后,还花光了我国年总税收的三分之一,这又是为什么呢?

花费近半数国库,城建宝钢的辉煌

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在这期间他不仅乘坐了日本新干线列车,还参观了日本君津钢铁厂。

看着日本精湛的钢铁制造厂,邓小平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那你看能否按照这个样子,帮我们建造一座钢铁厂呢”。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就这样在1978年我国花费300亿引进了日本的先进冶金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宝钢集团。

要知道当时我国年总GDP也才3645亿,而全年税收也才800亿左右,这几乎花费了半个国库的资金。

但历史证明,伟人的决策是对的,如今宝钢每年,能产出2000万吨钢材,稳居世界领先位置,仅2006年一年收益,就达到了226634亿美元,并在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等领域都有技术性的发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在去世前连遗愿都没有完成,除了国家的稳定发展,邓小平最关心的就是领土的完整,为了收回香港和澳门,邓小平一直在不断地奔走和努力。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香港回归之后,可以走在这片土地上,看看这里的人民和生活。

可就在香港回归的前夕,在1997年初,邓小平同志还是没能抵挡得住病魔的侵蚀,最终离开了人世,在他去世之后,全世界都得到了这个消息,无数的国人不停的擦拭着眼泪,全国各地的报纸上都刊登了“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的文章。

法国总统在得到消息后,也表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伟人,需要被我们所有人纪念”。

其实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一直希望去香港看一看,在1984年12月19日这天,我国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而就在这时,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道:“希望那个时候我还在,如果我能活到那个时候,我一定要去香港看一看”。

可当时在香港回归之前,这片土地还属于英国管辖,为了能亲眼看看这片土地,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时候,特意来到文锦渡口岸,在一座低矮的边防楼里,远远的眺望了香港,看着这片即将回归的国土,邓小平久久不能释怀。

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但此时他的内心,却并不平静,这片中国的土地,因为历史的原因,在别人手里已经近百年了,看到香港就好像看到了这百年来,中国的艰辛历程。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图为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在皇岗口岸深情眺望香港

香港为什么割让英国

自19世纪以来,英国不断在全世界执行殖民地扩张。

直到扩张到中国沿海一带,英国想要开发一个能进行商贸自己的殖民地,英国在中国沿海找了一段时间选择了香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定海失陷,英国兵分两路偷袭虎门东西两侧的沙角炮台和穿鼻炮台,中国顽强抵抗,但炮台还是失守,伤亡惨重。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1841年清朝被英国打败了,清朝大臣琦善英国海军义津谈判签订了《穿鼻草约》香港的本港港口割让英国,但琦善没有在草约上签字盖章。

在这之后英国又不断侵略一年多,1842年8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稳定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使香港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之后的1860年英国与法国的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打败清朝政府签下了《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了现今香港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并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租地传教。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1897年传教士被杀,英国借机占领山东威海,英国借口要加强香港的防卫事务,又逼迫清政府签下了《拓展香港街址专条》。使香港从清政府手中租借出去,租期长达99年

香港回归,举国欢庆

香港回归是在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香港割让之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交还香港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件,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2年的九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来解决回收香港主权问题。

邓小平明确表示,中国在这个关于主权的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并且要明确的规定,1997年中国将回收香港。

双方在谈判中达成了共识,并以外交商谈形式途径解决香港回收问题。

在这之后中英双方又经历多次会谈,在1983年9月22日进行第四轮会谈,10月19日进行第五轮会谈,12月进行第七次会谈,经过多次会谈后香港回归也取得进展步入新的阶段。

英国外相贺维在1984年4月来到北京访问,之后去往香港,贺维在香港公开发表声明,宣布英国在1997年之后将放弃香港的主权。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贺维说道:“英国想要接着拥有管制香港的想法是不会实现的”。

在这期间香港的立法局、行政局议员不断访问英国,其中立法局中的非官守义员罗保还提出了“罗保动议”,罗保是英籍葡萄牙人,1923年出生在澳门,罗保父亲是澳门40到50年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罗保在香港经商,有着数十家企业。

香港政府公益金、教育委员会、租务法庭、房屋委员会都有任职,1978年罗保出任行政局议员和立法局首席议员。

1984年罗保通过立法局提出罗保动议,动议表示任何有关香港前途的建议,在达成协议之前都要来到立法局辩证论实。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罗保动议使香港各界争议不断。直到1984年6月,中英双方的谈判到了最后阶段,谈判的一个月之后,英国外相贺维再次来到北京访问。

访问结束后贺维于8月1日到达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宣布称中英双方已达成协议并赞同香港主权草纲的主要内容。之后英国的查理.伊文思驻华大使与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于1984年

卓琳代替出席,实现伟人夙愿

9月26日在北京提交了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在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联合声明正式签订生效,香港也开始了回归中国行使主权的过渡。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可是一心想着香港的伟人,却再也没登上过这片土地。

在1997年2月24日早上9点,在所有领导人送别邓小平遗体之后,将遗体送往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进行了火化。

随后邓小平同志的妻子卓琳,遵守了邓小平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到了大海中。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在1997年7月1日这天,在邓小平同志去世将近4个月后,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而在这一天,卓琳也接到邀请,带着邓小平同志的遗愿,出席了回归盛典,当卓琳出场之后,在座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因为她的出现,不仅仅是代表着她个人,还有邓小平这位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遗愿。

对于中国来说,邓小平的决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中国的富强以及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道路。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邓小平认为新中国想要走上强大的道路,那就不能居功自傲,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落后,才能奋起直追,对他来说落后并不可怕,只有不承认落后,不正视差距,才会真正的落后下去,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让新中国不断地强大发展。

未能踏足香港是邓小平最大遗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却心愿 - 天天要闻

时至今日,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看到如此的盛世,也是这位老人正想看到的吧.......同样,今天我们格外的想念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