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最是“舍得”

2022年06月30日19:25:02 历史 1712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但凡想要做出点成绩,干出点名堂,都需要百倍努力,倾尽全力。

在前行的道路上,他们懂得“舍得”,一边放弃,一边得到。

真正厉害的人,最是“舍得” - 天天要闻

01

舍弃小利,得到更大的利益。

左传》中记载了“泛舟之役”的故事:

鲁僖公十三年冬,晋国遇到饥荒,向相邻且有姻亲关系的秦国求助。

在是否要帮助晋国的问题上,秦国内部产生了分歧。

此前,晋惠公在秦国的帮助下登上王位后,并没有履行“将河西五城”让给秦国作为答谢的诺言,秦国人认定晋惠公背信弃义,不值得再次伸出援手。

但也有人主张一定要帮忙,比如百里奚,他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

秦穆公也认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于是秦国决定提供帮助,走水路给晋运粮,史书称之为泛舟之役。

好巧不巧,第二年冬天,秦国发生了灾荒,请求晋国卖粮。结果,晋惠公非但不借粮,还要趁机出兵攻打秦国,也留下了一个歇后语“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

面对灾荒、秦、晋两国的态度迥异,民心的向背也由此决定。

很快,秦国度过了饥荒,恢复国力后,便出兵攻打晋国。虽然军队数量很少,但个个勇猛无比,晋国的军队和百姓因此前受惠于秦国,也无心恋战,很快,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最终割地求和。

由这个历史故事不难看出,秦国泛舟于役,看似舍弃一个“趁虚而入”灭掉晋国的机会,却因为粜粮于晋,赢得了晋国百姓的好感,而晋国自以为抓住了战机,却失去了德行,反倒激起了众怒,最后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

真正厉害的人,就如同百里奚和秦穆公一样,目光看得长远,舍得眼前的小利,为的是赢得呈几何倍数的利益。

如果是在职场中,他们往往都是那些舍得让自己“吃亏”的人,干最多的活,受最多的气,也由此获得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专业水平和人脉关系与日俱增。

真正厉害的人,最是“舍得” - 天天要闻

02

舍弃舒适,得到更大的发展。

人们惊诧于体型庞大的大象,甘心情愿地被训象人牵着鼻子走,那样一根细小的绳子,甚至都不需要大象费劲,就能轻易挣脱开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象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绳子束缚。经过无数次的挣扎,它没有一次能够挣脱,以至于形成了习惯,哪怕随着身体越来越强壮,且再也不会“反抗”了。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人习得性无助后,便步入了“舒适区”。

比如,明明很讨厌自己当下的工作环境,总觉得同事素质不高,领导苛刻,待遇不高,还时常被“潜规则”,每天都处在煎熬中,却没有勇气辞职。只因为这份工作朝九晚五,工资待遇能保证自己“饿不死”。

至于梦想,早已经束之高阁、落满灰尘了。至于施展才华和抱负,更像是一种嘲讽,是很久以前的玩笑话而已。

只是,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对自己的浑浑噩噩感到不耻。

真正厉害的人,会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宽人生的厚度和广度,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勇敢的人,他们辞去别人眼中看起来十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爬滚打,一点点架构基础,一点点赢得收获。

曾经也有一段漫长的时光,他们走进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前途似乎奄奄一息,毫无转机。但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下来,终于实现了逆风翻盘。

而根源,就在于,他们在选择让自己去“折腾”时,早已经下定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

真正厉害的人,最是“舍得” - 天天要闻

03

舍弃偏见,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很难挣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人们受困于当下,不满足于现状,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我认知不足,仅仅凭借着一些口口相传的经验,以及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经验来应对日渐复杂的世界。

偏见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阻碍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跨不过去,便只能在原地打转,陷入困兽犹斗的窘境。

如同孔子所说的:“夏虫不可以语冰。”面对那些心存偏见的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偏见中,继续沉沦。

真正厉害的人,却不会如此“固执己见”,他们总能穷尽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人生的出口。

比如,晚清重臣曾国藩,起初在朝廷上最喜欢直言进谏,据理力争,以此彰显自己“忠心可鉴”。然而,这样的直白和尖锐,并不是当朝皇帝想要的,他被冷落了,赋闲在家。

一位好友给他开出了药方,读黄老之书。于是,曾国藩潜心研究《道德经》《庄子》等黄老学说,明白了自己被排挤的真正原因。由此,他开始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当成自己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意思就是:在向前冲锋的道路上,努力先把自己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同时要做个柔韧坚强、和光同尘的人。

当曾国藩舍弃了偏见,便开启了后半生的传奇。

人生路上,真正厉害的人,总能壮士断腕,总能刮骨疗毒,由内而外,让自己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改变,才能迎来新生,迎来更大的发展。

真正厉害的人,最是“舍得” - 天天要闻

04

结束语:

这一生,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只是,前进的路上,鲜花与荆棘同在,需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流血负伤。

面对这样的窘境,有人默默退却,有人负重前行,不同的取舍,便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起点太低;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只要自己舍得去拼、去闯,便会有一片崭新的天地。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